科研产出
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为了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漂烫温度、漂烫速率和漂烫时间对固形物含量和色泽(△E值)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8.0数据分析软件,以固形物含量和△E值为响应值优化干装苹果罐头蒸汽漂烫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固形物含量和△E值的影响显著。当漂烫温度100℃、漂烫速率1 000 r/min、漂烫时间3 min时,干装苹果罐头的固形物含量为97.99%,△E值为11.5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灌区节水抗旱春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河西绿洲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种植的春小麦品种,对19个当地主栽品种在萌芽期、幼苗期的抗旱性以及成株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了系统测定和分析,并比较了相关节水抗旱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以萌芽期和幼苗期的抗旱性来评价,陇春30号和甘春24号的节水抗旱性较为突出;以充分灌溉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来评价,二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又较高;以节水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来评价,则以陇春30号最高。因此,陇春30号是能同时实现节水抗旱与高产的春小麦品种,适宜在甘肃河西灌区节水条件下大面积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甘肃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
《甘肃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与钾肥互作对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半干旱区油葵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措施,2015-2017年以油用向日葵(陇葵杂3号)为材料,研究3个覆膜栽培条件及4个钾肥水平条件下的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3个栽培模式分别为露地、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双垄沟播+补灌.4个钾肥水平分别为0、48、84和120kg/hm2.调查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计算钾肥吸收利用,结果表明:覆膜与钾肥互作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效率,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栽培方式对上述三者的影响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全膜双垄沟播>露地,且差异显著;与露地相比,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和全膜双垄沟播处理油葵籽粒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70. 1%和103. 9%、184. 3%和143. 7%.各施钾处理籽粒产量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不施钾,表现为K120> K84> K48> K0,施钾处理间除K120与K84外,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84kg/hm2时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最大.油葵产量与钾肥农学效率和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综上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和施钾量为84kg/hm2,是半干旱区油葵适宜种植模式,且补灌效果明显.
关键词: 油葵 覆膜栽培 施钾量 全膜双垄沟播 产量 钾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用量对膜下滴灌甜瓜产量以及氮素平衡、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灌区膜下滴灌甜瓜栽培施氮不合理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瓜产量、土壤硝态氮累积及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为河西灌区膜下滴灌甜瓜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施肥模式,设置5个施氮水平:0(N_0)、60(N_(60))、120(N_(120))、180(N_(180))、240 kg·hm~(-2)(N_(240)),在苗期、伸蔓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并结合成熟期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析不同氮素用量对甜瓜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平衡和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累积的影响。【结果】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甜瓜商品瓜产量达到较高值,果实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达到最大,甜瓜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变幅分别为39.59%—40.22%、56.61—61.44 kg·kg-1和142.98—152.76 kg·kg~(-1);不同深度土壤NO_3~--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同一处理中土层越深NO_3~--N含量越低;收获后NO_3~--N主要累积在0—40 cm土层,占试验监测土壤范围(0—100 cm)的46.74%—51.84%;施氮量与甜瓜吸氮量、硝态氮残留量和氮素表观损失量呈显著正相关,甜瓜吸收量占氮输出量的41.27%—41.36%,氮素残留量占42.62%—43.41%,表观损失占15.32%—16.02%。【结论】在河西沙漠绿洲灌区甜瓜膜下滴灌种植中,氮素施入量以180 kg·hm~(-2)为宜,有利于甜瓜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降低氮素损失,达到氮素收支动态平衡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关键词: 甜瓜 滴灌 氮素吸收 硝态氮累积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2是以中黄31为母本、山宁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358.23 kg/hm~2,较陇豆品种2号增产6.19%.2016年参加全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339.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8.82%.该品种丰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粗蛋白质412.6 g/kg、粗脂肪197.8 g/kg.多年田间试验未发现花叶病毒病、霜霉病发生,高抗大豆黑斑病.抗倒性强,抗旱性好.适宜在甘肃省河西、沿黄灌区和陇东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