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在甘肃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大田条件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常规耕作(CT)、全膜覆土穴播(PM)、玉米秸秆带状覆盖(SM)3种种植模式为主区,'中麦175'(ZM175)、'兰天26号'(LT26)、'天选50号'(TX50)3个旱地冬小麦品种为副区,分析不同覆盖模式和小麦品种组合处理下旱地麦田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覆盖不同程度降低了灌浆期0~25 cm土壤温度,并增加拔节期和收获期0~120 mm土壤含水量.PM土壤温度比CT降低1.3℃,土壤含水量提高5.20%,籽粒产量增加9.36%,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的显著增加.SM土壤温度比CT低1.5℃,土壤含水量提高9.75%,籽粒产量略高于CT,但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依次为LT26>ZM175>TX50.覆盖(PM和SM)对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降落数值、湿面筋质量分数、糊化粘度、面团稳定时间、粉质评价值有显著影响.比较CT,PM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粉质评价值分别增加4.13%、16.13%和8.33%;SM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质量分数分别降低2.52%和6.07%,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分别提高1.93%、3.86%、2.46%.研究也表明,所有品质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在降水量500mm左右的甘肃半干旱雨养农业区,PM有利于强筋型品种加工品质的优化,SM趋于使弱筋型品种筋力更弱,但由于覆盖模式对加工品质的影响相对有限,合理的品种选择是实现该区域旱地冬小麦优质化生产的关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葡萄新品种‘紫丰’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丰’是以‘红宝石无核’为母本‘,黑爱莫’为父本,田间杂交后通过胚挽救技术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该品种早果,丰产性好,平均单穗质量435 g,平均单粒质量4.4 g,果粒为鸡心形,果皮紫黑色,易着色,皮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50%,可溶性糖含量13.60%,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0.003 8%。果肉细脆,品质上等。在甘肃兰州地区露地4月下旬发芽,6月初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植株生长势较强,成花容易,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易于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调控因子HY5及HYH在蔗糖诱导花青素积累中作用
《甘肃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光调控因子HY5、HYH在蔗糖胁迫下花青素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蔗糖胁迫环境下诱导的花青素(Anthocyanin)的积累依赖于光,糖胁迫诱导花青素的积累过程必须在光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在暗处,即使施加高浓度的糖胁迫,也不能明显的诱导花青素的产生,且在暗处短期内不会因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花青素的积累量。在这个过程中光调控因子HY5、HYH起了重要作用。与野生型拟南芥Col-0、WS相比,缺失突变体在糖胁迫环境下花青素积累明显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组装式新型日光温室热湿环境及生产性能分析
《林业科技通讯 》 2019
摘要:组装式日光温室近年来在甘肃省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对甘肃省靖远县建造的组装式涤棉墙体日光温室(WSⅠ)温湿度环境性能观测分析,结果表明,WSⅠ具有升温速度快,降温速度也快的特点,1月份平均升温幅度较土墙(CK)温室高5.58℃,但是最低温度为6.13℃,较土墙温室(CK)低1.84℃;WSⅠ温室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均低于10℃,但是随外界气温回暖,3月份WSⅠ温度条件好于CK温室;建议在1月份最好安排叶菜生产,2月份以后,随天气回暖和各组装温室条件的改善情况,进行早春茬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的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树莓复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酿酒科技 》 2019
摘要:本研究以苹果和树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苹果树莓混合果汁酶法浸提工艺和混合果酒发酵工艺的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树莓适宜混合原料比为100∶30,采用果胶酶处理取汁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酶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0.13%、酶解时间为2 h,其中,果胶酶酶解温度对出汁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以酿酒酵母32168发酵苹果树莓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8℃、糖添加量4%、接种量5%,其中,发酵温度和糖添加量对酒精发酵力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此条件下苹果树莓复合果酒酒精度达到11.2%vo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形对苹果园近地面微环境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苹果园管理提供参考,以甘肃省不同地形(川地、半山坡、山顶)条件下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4—9月)近地面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土温、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果园0~25 cm土层土温的季节性变化来看,随着季节的变化,果园表层(0~25 cm)土壤温度逐渐增高,在7月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不同地形果园中,川地果园增温较早,其次是半山坡果园,山顶果园增温较慢,这说明果园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从土壤剖面水分含量来看,川地果园和半山坡果园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变异较大,山顶果园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变异较小,山顶果园0~2、2~5、5~1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与降雨量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果树根系使得土壤剖面水分含量趋向匀质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薯-豆套作模式下作物对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的响应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后系统内作物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特性与种间竞争补偿的相互关系,阐明间套作系统种间竞争力弱化和恢复补偿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为实现间套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套作马铃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无显著变化,而套作大豆变化显著。出苗60 d内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是同期单作的43.74%,出苗后80~100 d,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于中熟和早熟提高的幅度分别为35.54%~59.22%和65.56%~70.81%,大豆收获时,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共生期,套作大豆N、P、K积累量较同期单作降低的幅度分别为31.43%~41.44%、21.17%~25.36%和23.23%~35.6%,晚熟品种与中熟、早熟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共生期结束后,套作大豆养分吸收量较单作显著增加,收获时,晚熟品种N、P、K养分积累量接近单作,两者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该群体中,马铃薯是核心作物,共生期处于竞争优势(A_(PS)>0、CR_(PS)>0),而大豆处于竞争弱势(A_(PS)<0、CR_(PS)<0),选择晚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可弱化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还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后恢复补偿能力的发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溶质及矿化度对土壤溶液盐离子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西北旱区水源短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微咸水资源对于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粉砂质黏壤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采用蒸馏水(CK)和不同矿化度(1, 3, 5, 10 g/L)的NaCl、Na2SO4两种类型的盐溶液对土壤饱和浸泡8~12 h后离心,收集不同转速下的释水溶液,研究不同吸力(pF分别为1.0,1.49,2.01,2.71,3.49,4.09)条件下土壤释水溶液盐分离子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释水溶液电导率、HCO3-、Cl-、SO42-、Ca2+、Mg2+、Na+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相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在土壤释水过程中对不同盐分离子的影响不同.同为1g/L的NaCl和Na2SO4,NaCl中的Cl-置换土壤中HCO3-的能力要强于Na2SO4中的SO42-.在土壤水吸力(pF)小于2.01时,高矿化度(>3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能力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水吸力(pF)大于2.01时,加入溶液中的Cl-和SO42-均具有抑制土壤中HCO3-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Cl-具有抑制土壤中SO42-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SO42-具有抑制土壤溶液中Cl-的解离,低矿化度(1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土壤溶液中Mg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从微咸水利用于盐渍化土壤改良的角度来看,对于苏打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和SO42-的盐水灌溉;对于硫酸盐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的盐水灌溉;对于氯化物型盐土,可尝试用含SO42-的盐水灌溉.
关键词: 土壤 溶液 盐离子 水吸力 咸水灌溉 溶质类型 矿化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药培养与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获得携带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基因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的品质育种技术水平,利用引进的矮败材料与和尚头、甘春20号、临麦34号等10个不同品种(系)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了花药培养,获得了115份花培株系;利用PCR对花培后代株系及杂交亲本进行了优质贮藏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3个HMW-GS为 Bx7、 Bx14、 Dx5,3个LMW-GS为 Glu-A3ac、 Glu-A3d、 Glu-B3b。结果表明,在115份花培材料中, Bx7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4.78%,其余依次为 Glu-A3ac、 Dx5、 Bx14、 Glu-A3d和 Glu-B3b;获得了44份聚合4个亚基以上的材料;结合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了3份综合性状优异的小麦新品系AB158、AB167和AB332。本研究将花培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其结果可为提升小麦品质育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台县露地哈密瓜引种试验
《长江蔬菜 》 2019
摘要:从新疆引进9个哈密瓜品种在高台县露地栽培,调查其田间长势、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坐果率,并结合室内品质与产量考察等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西州蜜17号、西州蜜21号、欣红蜜5号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高台县露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