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基因型蚕豆原花青素含量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8个不同基因型蚕豆品种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蚕豆种皮原花青素含量范围在0.122%~5.444%,平均为2.784%,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蚕豆种皮颜色由浅变深,其原花青素含量呈近似线性增长,但种皮颜色相同的蚕豆品种之间原花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蚕豆种皮颜色可作为鉴别原花青素含量的重要指示性状。


不同营养液对大西洋种薯生产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求生产大西洋种薯的最佳营养液配方。[方法]在塑料育苗盆中无土栽培脱毒试管苗,设置3种不同处理的营养液配方(A1、A2、A3),用一次性施足营养液方法生产脱毒微型薯,羊板粪处理(A4)为对照。收获期对不同处理的种薯粒数、种薯大中小分级,以及种薯重量进行观测。[结果]处理A2(营养液加KNO3、KH2PO4、CaCl2(、NH4)2SO4、MgSO4.7H2O、EDTA-Na、FeSO4各1034、348、1501、70、4903、7.252、7.85 mg/L)的种薯生产总粒数为128粒,大、中薯率分别为36.6%、33.6%,比A4约高5个百分点,比A3处理高约40个百分点。A2处理的种薯长势与薯型最好,根和匍匐茎数量比A4处理高。[结论]A2处理的营养液配方较为合理,为脱毒苗大面积生产大西洋微型种薯提供了基本营养液配方。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N、P、K肥对旱地春油菜品种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N、P、K肥用量对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肥料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F=14.87),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拟合系数r=0.982)。N、P、K肥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肥>K肥>P肥。N、P、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肥×磷肥>氮肥×钾肥>磷肥×钾肥。产量与N、P、K肥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2 024.66+343.15X1-19.74X12;Y2=2849.97+165.53X2-6.62X22;Y3=3708.01-207.23X3+18.56X32。Y1的最大值为3 534.22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30.35kg/hm2;Y2的最大值为3884.41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7.50 kg/hm2。Y1的最佳值为3534.16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29.60 kg/hm2;Y2的最佳值为3884.22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4.95kg/hm2。[结论]N、P、K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均较显著。


西宁地区油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 2009
摘要:青海省西宁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少,秋季冷凉早、降温快,具备发展日光温室油桃促早栽培的光热自然资源优势。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进行果树设施栽培试验研究,2003年在西宁市、湟中、大通、平安县


太空诱变后循化线辣椒M_1代生理指标的变化
《长江蔬菜 》 2009
摘要: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循化线辣椒种子M1代的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对循化线辣椒M1代的生理方面影响较大,M1代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比对照要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绿素a/b的值有所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小于对照;M1代果实VC含量的平均值小于对照,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果实VC含量的变异系数要大于对照,太空诱变拓宽了循化线辣椒M1代果实VC含量的变异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