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草莓属低倍性野生资源在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低倍性野生种中蕴藏着丰富优良性状的基因资源,由于染色体倍性差异,将野生低倍性种质优良性状基因向栽培种凤梨草莓转移存在一定障碍。对采用有性杂交结合染色体加倍、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获得种间杂种的技术作了综述,并对种间杂交后代的鉴定作了简介,同时展望了我国原产草莓低倍性野生种质导入栽培品种的意义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 草莓 野生种质 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预警技术的探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3 CSCD

摘要: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亦当作自然灾害的一种进行剖析并探讨其灾变风险预警技术,提出依据不同灾变过程中所表现的警源、警兆、警情等不同风险程度的各因素统计指标,精选组成灾变预警指标体系并组建多维预警逻辑模型。通过对警源、警兆、警情中主要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定量或定性分级,分析各自对灾变的影响作用,计算灾变风险预警综合指标值,确定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预警等级。据此建立了棉铃虫灾变预警与防治辅助决策系统(MLCYJJC-CDROM)并指导控害减灾,预警准确率为89.7%,使灾变警级预警更加符合实际,指导防治更有科学依据。本文还对MLCYJJC-CDROM的系统结构、信息处理与实际应用作了解析与讨论。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 棉铃虫 灾变风险 预警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早熟禾成熟胚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大青山草地早熟禾和超级伊克利早熟禾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 ,研究激动素和生长素及其不同配比组成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发生与生长状态及其绿苗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附加 2 .0 m g/L 2 ,4 - D和 0 .2 m g/L BA,诱导频率在 30 %~ 4 3%之间。在其继代培养基中添加 1.0 mg/L 2 ,4 - D和 0 .5mg/L BA,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 ,且保持胚胎发生能力。在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附加 2 .0 mg/L BA或 CPPU ,经继代培养 3代的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保持在 30 %左右。在继代培养中 ,早代选择外表呈干燥、紧密、颗粒状愈伤组织是克服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能力显著下降这一障碍的简易有效方法。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成熟种子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枝、疏花对甘蓝型杂交油菜苏优3号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油菜苏优 3号为材料 ,研究去枝、疏花处理对千粒重及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枝、疏花后 ,主轴、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的千粒重显著增加 ,角果宽度和长度亦增加 ;去枝后单株千粒重增加 16 .6 1% ,疏花后单株千粒重增加 14.0 5 % ,均达极显著水平。去枝后单株产量下降 ,下降幅度最高为 9.77% ,达极显著水平 ;每个花序疏花 5朵 ,单株产量增加 0 .38% ,增产不显著 ,疏花 10朵以上则单株产量逐渐下降。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去枝 疏花 千粒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吡唑磷乳油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协同控制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经室内配比筛选和毒力测定 ,筛选出吡虫啉与三唑磷最佳配比C(即 2 0 %吡唑磷乳油 ) ,对水稻三化螟和稻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 171和 2 93,表现明显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 ,每 6 6 7m2 用药量 10 0ml和 12 5ml对三化螟枯心的防效达 90 %~ 96 % ,杀虫效果达 92 %~ 98% ;对稻飞虱药后 15d的防效为 95 %~ 97% ,并且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对稻飞虱的持续控制作用 ,解决三唑磷引起的稻飞虱再猖獗问题。

关键词: 吡虫啉 三唑磷 复配 三化螟 稻飞虱 联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

摘要:对21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表明:籼稻或粳稻加工品质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高的品种,其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也高。籼稻的垩白率主要受粒长和长宽比的影响,粳稻则主要受长宽比的影响,但无论是籼稻或粳稻,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的偏相关均不显著。品质改良的重点是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其关键是选择垩白性状较好、配合力较高的亲本,通过双交、复交、回交等方式增加优良亲本的比重,提高对垩白性状的选择压力等。稻米适口性的改良,应从早代开始,对所选材料进行感官品尝,并进行适口性的跟踪调查,结合其他品质性状进行综合选择。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1-2002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述

中国棉花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与沙床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棉花种子发芽试验中氧气和水分的矛盾 ,本研究对两个棉花品种运用不同类型的沙床和不同温度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30℃恒温下采用细沙发芽床发芽率显著下降 ;采用粗砂和混沙在 30℃恒温、2 5℃恒温和 2 0~ 30℃变温下发芽 ,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其平均发芽天数显著短于细沙 ;30℃恒温下使用粗砂和混沙 ,平均发芽天数最短。

关键词: 棉种 沙床 温度 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JoinMap~3.0初步构建小麦遗传连锁图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以普通小麦品种"望水白"与"Alondra"杂交并通过单粒传方法获得的含104个重组自交系(F7)的群体为作图群体,采用JoinMap~3.0软件初步构建了含有2个RAPD、109个SSR和105个AFLP多态性标记的小麦遗传整合图谱。该图谱的遗传总距离为1241.4cM,含有25个连锁群,已确认其中24个连锁群相应的染色体,除3D染色体外,其余20条染色体均构建了遗传连锁图。A、B、D3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平均长度分别为75.1cM、59.6cM和45.8cM,每个染色体平均分布的多态性标记分别为11.3、13.8和5.5个,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5.7cM,仍有25.8%的多态性标记未能构建进遗传图谱。

关键词: 小麦 遗传图谱 JoinM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除草剂品种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现代农药 2003

摘要:2001年选用国内小麦生产上常用且应用面积较大、近年来正在复配试验并有前景的除草剂品种5个,进行生测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对2叶1心期以上叶龄的小麦均较安全;对露籽(免耕麦、稻套麦露籽较多)小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噻黄隆、异丙隆和苯黄隆等3个品种对1.4叶龄期小麦也都较安全;而乙草胺、异丙草胺等2个品种对幼龄小麦,尤其是露籽小麦药害较严重。对小麦安全性的排列顺序为:异丙隆>噻黄隆>苯黄隆>异丙草胺、乙草胺。

关键词: 除草剂 小麦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