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早熟大果辣椒新品种江蔬1号的选育
《长江蔬菜 》 2003
摘要:江蔬1号辣椒是利用北方羊角椒的优良自交系00956和北方早熟甜椒优良自交系01016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纵径14.35cm,肩横径4.55cm,肉厚0.29cm。抗病毒病和炭疽病。每667m2前期产量1860.6kg,总产量4010.5kg,其丰产性、抗病性和商品性均优于对照湘研1号和湘研9号。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哈豆1号
《大豆通报 》 2003
摘要:“淮哈豆 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和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突变系“龙辐 81982 5”为母本 ,突变系“龙辐 73 895 5”为父本有性杂交 ,采用混合选种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高蛋白、大粒、抗花叶病毒病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菜用大豆新品种。


复方苦参植物素水剂对十字花科蔬菜几种害虫的活性及田间防效
《华东昆虫学报 》 2003
摘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复方苦参植物素对菜蚜 (若蚜 )、菜青虫有很高的毒力 ,LC50 分别为 1.0 2mg/L和 1.37mg/L ,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较低 ,LC50 为 11.6 5mg/L。复方苦参植物素不杀斜纹夜蛾的卵 ,不影响卵的孵化率 ,但对初孵幼虫有较好的杀伤效果。斜纹夜蛾幼虫随着虫龄的增大 ,对复方苦参植物素的敏感性下降。复方苦参植物素 10 0mg/L ,斜纹夜蛾幼虫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作用分别为 96 .86 %和78.97% ,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 ,胃毒作用为辅。田间试验表明 ,复方苦参植物素 2 0 0~ 30 0倍 ,对菜青虫和菜蚜的防效在 90 %左右 ,持效期 10d。


“江苏省畜禽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03
摘要:2003年6月26日,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由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主持召开的“江苏省畜禽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验收会胜利闭幕。江苏省科技厅杨锐副厅长、江苏省农科院常有宏副


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试制和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畜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试制 5批 ,计 10 0余万头份。疫苗效力试验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总保护率为 10 0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总保护率为 95 %。疫苗于苏、鲁、皖、浙、沪、晋、闽、津等省、市养兔单位应用 ,据反馈信息表明 ,疫苗安全、有效。确认本疫苗的生产工艺成熟、可行 ,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所生产的二联苗能有效预防该两病的发生。
关键词: 兔 病毒性出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灭活疫苗 中间试制 区域试验


杂交狼尾草对獭兔饲喂效果的研究
《中国养兔 》 2003
摘要:自1981年江苏省农科院从美国引进杂交狼尾草后,该草在苏南农区被广泛栽种,用作奶牛、鱼及其他食草畜禽的青饲料。在种植杂交狼尾草养奶牛的模式中,每头牛每年平均节省精料300~500kg;在种草养鱼的模式中,杂交狼尾草的粗蛋白消化率及饵料系数分别为82.71%和23.5%,优于苏丹草,近似于豆科牧草红三叶。种植杂交狼尾草饲养肉兔,其适口性、利用率、日增重均优于象草。但上述研究,杂交狼尾草都是青刈后直接利用,而有关其深加工后饲喂效果的试验报道甚少。本试验以杂交狼尾草为主要原料,参照獭兔标准化饲养配方生产全价颗粒并进行饲喂试验,与杂交苏丹草、鲁梅克斯及


单味主药及其复方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在筛选出主药黄芪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组方原则分别拟订3种复方药,通过3批临床试验,比较了单味主药及其3种复方药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疗效、死亡鸡病理出血情况和存活鸡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由黄芪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等功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3号药疗效最好、病理出血最轻、存活鸡的增重效果最显著,且优于卵黄抗体;复方药的疗效优于单味主药;组方原则的微小变化对复方药的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