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种子中与抗赤霉病性相关的生化成分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用FPLC方法分析了抗小麦赤霉病程度不同的8个小麦品种种子的水溶性组分。结果表明,所有小麦品种都有1个保留时间为9min的吸收峰(P9),且抗病品种中该吸收峰的高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种子水溶液经过氧化氢温育处理后,P9明显升高,表明有大量的P9生成。因此,推测P9可能是1种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相关的生化成分,在小麦抗赤霉病的过程中起作用。


作物叶片持液量与溶液表面张力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将靶标作物水稻、甘蓝苞菜、豇豆和棉花叶片在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10 s,分别测定其叶片持液量。结果表明:疏水型的水稻和甘蓝包菜,无论溶液内表面活性剂是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只要溶液的表面张力大于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叶面的持液量就少;当溶液的表面张力适度小于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溶液内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其叶面持液量就多;而亲水型的棉花和豇豆的叶面持液量则随溶液表面张力下降而减少。


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利用氟虫腈类似物FH作为半抗原,与蛋白偶联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产生阳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C3。经过各项条件优化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氟虫腈最低检测浓度为0.074ng·ml-1,抑制中浓度为5.99ng·ml-1。抗体与定虫隆、三氟氯氰菊酯、氟乐灵、氟虫脲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67%。对添加到两种不同基质中的氟虫腈进行检测,结果变异度为1.8%~9.8%,回收率为94.7%~108.0%。


芪蓝抗毒饮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增强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观察了芪蓝抗毒饮单用及其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疫苗合用 ,对人工诱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雏鸡的死亡率、器官出血率、囊指数比、IBDV抗体效价和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芪蓝抗毒饮无论单用或与IBDV疫苗合用均有较好的预防IBD的效果和增强免疫作用 ,能明显减轻IBDV引起的法氏囊损伤 ,早给药的效果略优于晚给药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 1999~ 2 0 0 0年中国南方稻区 19个区域试验点和 5个生产试验点两优培九的结实率和产量。与汕优 63相比 ,两优培九结实率要低 4 3~ 7 5个百分点 ,但变异系数相近 ;产量水平及其变异系数则相近。在南京 (3 2°3′N ,118°48′E) 5月5~ 2 5日播种 ,两优培九在 9月 4日之前齐穗 ,结实率为 75%~ 90 % ,产量在 1kg/m2 以上 ;播种期推迟至 6月 14~ 15日 ,出穗期将延迟至 9月 17~ 2 1日 ,结实率比适宜播期的结实率低 10~ 15个百分点。开花受精期 5d日均温平均值在 13 7~ 2 8 5℃范围内 ,温度每增加 1℃ ,受精率提高 1 9%~ 10 7%。花粉育性与始花前 5d日均温平均值呈极显著的二次多项式相关。抽穗期适宜日均温 (受精率≥ 90 % )和安全日均温 (受精率≥ 75% )分别为 2 6 5℃和 2 2 9℃。结果显示 ,北纬 3 4°以南地区为两优培九适宜种植区 ,宜将开花期安排在日均温为 2 6~ 2 8℃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