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2个胚胎发育晚期富集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EA基因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深入研究棉花LEA基因的作用和功能,利用RT-PCR的方法,从棉花纤维均一化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2个LEA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GhLEA和GhLEAG1(登录号分别为KF906314和KF906316)。GhLEA全长948 bp,编码315个氨基酸,等电点4.4,分子质量为35 ku,GhLEAG1全长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等电点10.76,分子质量为27 ku。系统进化树表明,GhLEA属于LEA2亚家族,GhLEAG1属于LEA3亚家族,2个基因的保守基序组成有明显的差异。荧光实时定量PCR表明,GhLEA和GhLEAG1均在棉花纤维20DPA表达量最高,GhLEA在棉花根中表达量最高,而GhLEAG1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高盐和PEG处理条件下,2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明显,此外,2个基因还受到脱落酸(ABA)的诱导表达,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测2个基因均参与了棉花高盐、PEG等非生物胁迫应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LEA蛋白在棉花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SZD型山地电动酸枣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针对我国北方山地酸枣收获人工投入量大、作业效率低、破坏性收获等突出问题,研制出整机体积小、操作简单便捷、对酸枣树的伤害小的酸枣收获机,实现了酸枣收获的半自动化,有助于酸枣收获工作效率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生草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功能
《河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打造田园综合体是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目标的新型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其中果品生产是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果园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果园生草,构建集生产、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果园生草可改善果品生产生态环境,提高果品产量与质量,美化田园风光,是一项先进的果园地面管理制度。针对当前果园管理中地面管理制度落后、立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等问题,分析了果园生草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生态功能、观赏功能和经济功能,指出果园生草能提高土壤肥力,吸引害虫天敌,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减轻果园立体污染;覆盖地表,抑制扬尘,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控果园光照、温度和湿度,改善果园小气候;打造果园景观,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果农收入多样化。并提出果园生草时应注意科学选择草种、适期播种、合理利用的建议,旨为促进果品绿色生产、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园生草 田园综合体 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 三产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品种(系)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抗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小麦资源,以禾谷孢囊线虫保定群体为试虫,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41份来自CIMMYT的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分别采用室内接种法和田间病圃法测试了27份国内冬小麦品种和1份饲用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41份CIMMYT小麦品种(系)中,2个属高抗,7个属中抗,其他均属感病。所有参试的国内小麦品种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中均表现为高感。比较三种不同小麦品种抗孢囊线虫鉴定方法,室内接种鉴定比田间病圃鉴定发病严重,且简便易行,鉴定结果更可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栽培模式对不同油葵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筛选适宜冀中南地区油葵的高产栽培模式,完善油葵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矮大头667 (667)和同辉562(T562) 2个油葵品种为试材,均设露地(CK)、地膜半覆盖、地膜全覆盖3种栽培模式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葵生长参数、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模式下,T562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百粒重、单盘粒质量、结实率以及产量均高于667;苗期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667,现蕾期之后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667;生育期较667短。不同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百粒重、单盘粒数、单盘粒质量、结实率和产量均表现为地膜全覆盖>地膜半覆盖>露地;生育期均表现为地膜全覆盖模式下最短,地膜半覆盖模式与露地种植相当。地膜全覆盖栽培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油葵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还可以提高油葵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产量,其中T562表现为前期营养生长旺盛,现蕾期后营养生长迅速转化为生殖生长,且生育期短,产量显著高于667。因此,选择高产品种T562、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模式是冀中南地区获得油葵高产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南地区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大棚蔬菜种植打破了传统蔬菜受季节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多样性,但是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发展思路,为蔬菜大棚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被引量:1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17年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天津五省市疑似发生玉米灰斑病的76个市县采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显微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并对黄淮海地区、陕西、辽宁、黑龙江的37个菌株进行I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起黄淮海地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玉蜀黍尾孢的变异具有地理种群特征.同时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栽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6个主栽品种中郑单958、登海605、先玉335、浚单20等4个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抗性较差,玉米灰斑病在本区域具有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本研究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灰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支撑和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坝上错季白菜化肥农药减施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9
摘要: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夏季冷凉的气候条件及充足的光照资源为夏季露地错季蔬菜生长提供了优越生长条件,年均错季白菜栽培面积达25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张北、尚义、崇礼、沽源、康宝等县。但是目前生产上施肥以化肥为主,肥料种类单一,且为多年连作,造成了土壤养分不均衡;坝上白菜主要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药剂单一,害虫产生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速铁路三维线形参数及其对列车运动的影响
《铁道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为避免传统二维设计方式出现的设计差错,明确线路的三维曲线线形对高速列车运动的影响,以微分几何不变量曲率、挠率为参数,并结合三维曲线的Frenet标架,建立线路三维线形设计指标以及列车三维运动学模型,然后分析三维线形参数对线路走向及对列车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1)任何线路的走向及形状都可以通过曲率、挠率及Frenet标架进行表达,以此为参数建立的列车运动学模型可准确反映列车运动状态;(2)二维设计易产生设计差错,并不能准确评价列车的运动状态;(3)线形参数对列车加速度、急动度起主导作用,其中曲率决定了加速度的大小,但横、竖向加速度大小也受控于Frenet标架的侧倾;急动度由曲率变化率、挠率产生,其中曲率变化率是急动度是否超限的关键因素;(4)为避免设计差错,在高速、超高速铁路设计中应引入三维线形设计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