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中国种业 2019

摘要: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农业发展 -以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河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大省,但并非小麦强省.节水、优质、绿色、高效已经成为河北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农产品安全、地下水超采、一控两减等瓶颈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展多项科技攻关,取得多项科技成果,促进了河北省优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DAD法检测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

中国饲料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实验旨在建立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1-DNJ)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方法.以0.05 mol/L HCl为提取溶剂,芴甲氧羰酰氯(FMOC-Cl)为衍生剂,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1-DNJ-FMOC络合物,采用C18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最大吸收波长为265 nm处对目标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DNJ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15m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3%~92.1%,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7%~6.5%(n=5).

关键词: 桑叶 1-脱氧野尻霉素 HPLC-DAD 检测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盲蝽在葡萄上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果农之友 2019

摘要: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别名青盲蝽、小臭虫、破天疯、天狗蝇等。1危害特点发生早,个体小,代数多,成虫喜阴湿,有趋光性,飞翔能力较强,若虫行动敏捷,白天隐蔽,晚上危害。避雨栽培的葡萄,喷药时,它可能逃避到避雨棚上面,给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2危害特征葡萄绿盲蝽成虫(图1)和若虫均以刺吸葡萄的汁液为生,绿盲蝽的成虫和若虫均会刺吸葡萄的嫩芽、嫩叶、花蕾、果实等,葡萄新梢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分析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关键词: 霜霉病 抗性鉴定 半定量RT-PCR 病程相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Septoria piricola Desm)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从该省11个地市分离的133株菌株的毒力,通过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μg·mL~(-1);供试133株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_(50)范围在0.032 2~1.882 2μg·mL~(-1)之间,平均EC_(50)为(0.488 8±0.003 9)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81.95%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EC_(50)平均值为(0.319 3±0.001 8)μg·mL~(-1)作为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及聚类结果均显示,不同县市内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_(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7~7.5;各县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不同,苯醚甲环唑EC_(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207 4~0.961 2 g·mL~(-1)之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6倍;梨树褐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与其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苯醚甲环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可以复配使用。表明河北省梨树褐斑病菌群体中尽管存在着敏感性较低的亚群体,但可通过药剂复配进行防控。

关键词: 河北省 梨树褐斑病菌 苯醚甲环唑 增效组合 敏感性基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适宜河北低平原区油葵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的株行距配置,以当前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中早熟品种新葵20和晚熟品种SD567为试验材料,在适宜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的宽窄行(70cm+50cm)种植的前提条件下,设置24、26、28、30、32、35cm等6个株距,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同一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及产量多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在不同株距配置条件下油葵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面积及产量都是以宽窄行(70cm+50cm)、株距30cm的处理为最高。说明油葵在宽窄行(70cm+50cm)、株距30cm的行株距配置条件下,水肥效应和光合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能够获得最大产量,适宜于河北低平原区当前的油葵生产。

关键词: 株距 油葵 干物质 叶面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渐进法实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协同改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棉花的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且均由多基因控制,单次杂交很难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改良。我们采用多类型亲本逐次杂交,渐进协同改良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策略(简称为"渐进法"),实现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协同改良。采用渐进法,先后培育出冀棉616、冀863、冀棉315、冀棉803等一系列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

关键词: 棉花 渐进法 品质育种 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络调研的我国小米消费现状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我国居民食用小米历史悠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小米的消费发生了改变。基于此,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平台,针对我国居民对小米的认知程度、消费产品种类、消费习惯和消费渠道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对小米的营养价值认可度较高,且食用人群广泛;以家庭消费为主,消费量一般为40 kg/a;消费产品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食用方式多为日常早餐与晚餐的粥品,食用频次为2 d/次。并提出对策建议:加大小米产品研发力度,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精准开发小米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小米品牌建设。

关键词: 网络调研 小米 消费 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特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摘要:探讨玉米广适性品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农艺和生理特征,为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2015年和2016年,将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与玉米新品种'衡玉321',在干旱和正常灌溉2个水分处理下种植于河北省农科院节水试验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测定株高、穗位、抽雄期、吐丝期、籽粒产量和产量要素等农艺学性状,以及抽雄前叶绿素含量(SPADv)、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g)、灌浆后期叶片衰老等级评分(LSS)、抽雄前叶面积指数(LAIv)、灌浆期叶面积指数(LAIg)等生理性状,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性状差异。玉米品种穗粗、秃尖长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品种间存在差异。与干旱处理相比,正常灌溉处理下,'衡玉321'、'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5 056.5 kg/hm~2、3987.5 kg/hm~2和5 934 kg/hm~2,穗行数增加3.5、2.3、2.3,百粒重增加4.7 g、5.2 g、6.8 g,株高增加46.7 cm、44.1 cm、66.7 cm。'衡玉321'在正常灌溉处理和干旱处理下的LRS、SPADg分别是5.97、3.85和5.81、3.27。广适性品种'衡玉321'株型紧凑,抽穗后叶片衰老速度慢;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明显卷曲,但叶绿素含量较高,叶功能好;产量、千粒重和株高的水分敏感性低,而穗数和穗粒数的水分敏感性较高,灌浆中期的叶绿素含量和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对水分不敏感,水旱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产。

关键词: 玉米 广适性 ‘衡玉321’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