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京津冀春设施花椰菜“春雪一号”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其营养丰富,风味鲜美,外形美观,富含钙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提高免疫力,其食用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深受消费者喜欢。周年需求旺盛,京津冀地区春季供应早期以南方生产为主,后期以当地露地供应为主,而3月下旬至4月成为供应空档期。为适应市场要求,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培育成的适合春设施栽培早熟花椰菜新品种"春雪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天津市某花圃栽培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比对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单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4d菌落直径达到34.6~37.2mm,具明显的灰白色轮纹。分生孢子呈梭形,宽度为4.83~9.11μm,由5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隔膜,孢子顶端有2~3根附属丝,长度约为5.93~36.23μm,尾胞具附属丝1根,长度为2.85~16.05μm。其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clavispora的同源性达到99%。基于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该病原菌被最终鉴定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rth.)Stey.,经检索月季病害,属国内首次发现由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月季叶枯病。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但20~30℃范围内差异不显著;适宜pH5.0;最佳碳源为乳糖。
关键词: 月季 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棒状拟盘多毛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状况及其利用方式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了解天津市农作物秸秆产量和养分含量情况,促进天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以2012年天津市统计年鉴为依据,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估算了2011年天津市农作物秸秆数量及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含量,总结出适合天津市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方式。结果表明,2011年天津农作物秸秆总量429.575 7万t,其中,玉米秸秆量为323.529 4万t,居第1位;小麦秸秆量为71.618 3万t,居第2位;棉花、水稻秸秆量分别为21.682 5万,11.679 0万t,分别列第3、第4位;花生及油料秸秆量仅占秸秆总量的0.25%。2011年天津农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总量为94 592.34 t,其中,氮(N)、磷(P2O5)、钾(K2O)含量分别为38 347.59,5 989.73,50 255.02 t。2011年天津市10个农业区县农作物秸秆量、秸秆氮、磷、钾总养分量由大到小的次序均为:武清区、宝坻区、蓟县、静海县、宁河县、环城四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及滨海新区。今后可通过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与畜禽废弃物结合堆肥处理资源化利用、饲料化和食用菌基质化利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天津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治理对策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明确天津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天津地区21个菌株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测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76.19%,高抗菌株抗性频率达19.05%;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71.42%,高抗菌株频率达2.85%;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为42.86%,高抗菌株抗性频率为28.57%;对异菌脲的抗性频率为80.95%,无高抗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80.95%,高抗菌株抗性频率为19.05%,对咪鲜胺均表现敏感。42.86%的菌株对5种杀菌剂产生抗性,61.90%的菌株对4种以上药剂产生抗性。因此,6种新型杀菌剂中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及咯菌腈对抗性菌株的抑菌活性较高,可供生产上选择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绿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摘要:试验以蓝莓品种奥尼尔、V5、北陆为试材,探讨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生根剂种类浓度等几个重要因素对蓝莓绿枝繁育生根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天津地区最佳的扦插时期为温度适宜的春秋两季,以体积比为2∶1∶1的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物配以适量有机肥为扦插基质,在低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下,可以得到较高的绿枝扦插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以天津为例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分析了天津市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指出农民延长受教育年限,可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微孔膜包装青毛豆的保鲜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青毛豆采后物流中的损失,提供青毛豆的保鲜新方法。本文以青毛豆为原料,研究了在0、4、9℃贮藏条件下,结合微孔膜包装对青毛豆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微孔膜包装的青毛豆贮藏时间显著不同,随着温度的降低,青毛豆的腐烂率和失重率逐渐减少,贮藏质量明显提高,青毛豆保鲜时间显著延长。低温条件下,豆粒会保持较低的膜透性与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缓慢,叶绿素含量升高。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青毛豆微孔膜包装内O2最低为17%,CO2为1.15%~4.53%,在此条件下的青毛豆未出现明显失水和气体伤害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