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延缓叶片衰老ZmIPT2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功能验证

玉米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玉米自交系郑58中克隆Zm IPT2基因并构建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萌动胚方法将其转入玉米自交系K10中,对转基因后代进行分子检测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Zm IPT2基因c DNA全长969 bp,成功构建其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5300-ubi-Zm IPT2。农杆菌侵染萌动胚法共转化K10种子5 163粒,获得T0代PCR阳性幼苗48株,其中13株结实收获种子;获得的3个T2代株系PCR阳性率符合3∶1的分离比,且RT-PCR检测呈阳性;2个T2代转基因株系的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绿叶面积和叶面积持绿期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百粒重和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结果初步证明,Zm IPT2基因在玉米中的过表达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ZmIPT2基因 遗传转化 叶片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的大兴安岭西麓春小麦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17

摘要:采用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结合物候学、目视解译、非监督分类ISODATA法和监督分类最大似然法,以及面向对象分类法,对大兴安岭西麓农场的春小麦识别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ISODATA法和面向对象分类法的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53.33%、54.65%和71.26%;三种方法的春小麦用户精度分别为60.00%、61.29%和83.33%。在大兴安岭西麓苗期的春小麦识别中,面向对象分类法优于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为该区域春小麦识别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大兴安岭西麓 春小麦 作物识别 遥感分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赤峰市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大的一类植物病原线虫,寄主植物有3 000多种,可侵染几乎所有的蔬菜作物,其中,茄科(Solan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等蔬菜受害最重~([1])。常见的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多酚(TP)是一种从绿茶和红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防止DNA受损、调节细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及抗癌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系统地对TP的组成成分、抗氧化作用、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酶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MAPK-Nrf2-ARE)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茶多酚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酶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合成土壤保水剂的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17

摘要:以马铃薯渣为原料、水作溶剂合成羧甲基马铃薯渣,羧甲基马铃薯渣接枝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K2S2O8-Na 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作用下合成土壤保水剂,研究了产品的吸液性能、保水性及重复吸水能力,并利用元素分析、XRD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保水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是单体与羧甲基马铃薯渣质量比为6∶1,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6∶1,丙烯酸中和度为70%,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6%,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3%,产品吸水量为1 550 g/g;最佳产品在烘箱干燥15 h,保水率保持在68%,离心1 h,保水率在74%。

关键词: 马铃薯渣 保水剂 保水能力 吸液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标记对甜菜抗褐斑病品种的聚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进一步鉴定分析抗褐斑病性较好的国内外甜菜品种,为日后筛选、繁育优良抗病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与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筛选出的12对SRAP引物组合对25份国内外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通过SRAP-PCR扩增,共产生扩增带104条,6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比为64.4%。遗传距离平均为0.4670,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6269。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褐斑病级数为2的品种有9个,褐斑病级数小于2的品种有3个。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20处,可将25份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又分为2个亚类。聚类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TY305’(国内)、‘TY309’(国内)、‘w5-1’(国内)抗褐斑病性较好,SRAP分子标记用于划分甜菜抗褐斑病性的品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甜菜 国内外品种 褐斑病 SRAP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一代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GTS40-3-2是国际上应用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本文以6份GTS40-3-2衍生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品系为亲本,配制4个杂交组合,利用抗性分级法和相对株高法鉴定杂交亲本及其F_(2:3)子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分析其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230 g a.i.hm~(–2)草甘膦喷施处理时,转基因亲本及其F_(2:3)子代的苗期生长受草甘膦抑制不显著,而当喷施浓度提高至3690 g a.i.hm~(–2)和4920 g a.i.hm~(–2)时则抑制作用显著。供试的6个杂交亲本中以ZLHJ06-1568、ZLHJ10-713和ZLHJ06-69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而4个F_(2:3)组合中以ZLHJ10-713×ZLHJ06-698后代在草甘膦喷施后株高受抑制最小,对草甘膦耐受性最强。不同组合后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普遍优于其双亲,呈现出杂种优势。各组合后代与亲本之间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均呈正相关,但由于亲本间互作效应的不同,导致后代抗性水平产生差异。本研究表明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在大豆中的表达水平与其遗传背景相关联,为利用转基因大豆新种质培育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过程中目标基因的定向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抗草甘膦特性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菌糠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北方农业学报 2017

摘要:平菇菌糠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钙、磷及微量元素等,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菌糠资源,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从平菇菌糠的营养成分和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平菇菌糠的综合再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平菇 菌糠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科尔沁羊草割草场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天然草场改良中的效果,本研究设置对照(CK)、腐殖酸(F)、糖蜜发酵(T)、海藻酸(H)和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混合施入(A)5种处理,研究其对科尔沁羊草(Leymus chinensis)割草场草地生产力、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天然草地的改良有一定促进作用。T处理地上生物量较CK显著增加了27.18%(P<0.05);复合微生物肥料增加了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T处理显著增加了群落高度和盖度(P<0.05),各处理间群落密度无显著差异;T、H和A处理增加了群落中羊草的重要值,其中T处理显著增加了20.46%(P<0.05);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都没有显著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的几种复合微生物肥料以糖蜜发酵(T)改良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割草场 生产力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霉菌毒素的预防对策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