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外源脂肪酶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外源脂肪酶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6.26±0.02)g的花鲈6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正对照组(G+组)饲喂高蛋白质低脂肪(41.76%粗蛋白质和8.34%粗脂肪)的正常饲料,对照组(G0组)饲喂低蛋白质高脂肪(37.64%粗蛋白质和11.15%粗脂肪)饲料,试验组(G100、G200、G400和G800组)分别饲喂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脂肪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与G+组相比,G0组花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摄食量和肝体比均升高(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下降(P>0.05),脂肪酸C16∶1-n9和C18∶3-n3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2)与G0组相比,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降低;其中G800组终末体重、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5),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脏体比和脂体比降低(P>0.05),中肠脂肪酶和肝脏蛋白酶活性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下降(P>0.05);G20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饲料脂肪可以节约部分蛋白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等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脏体比和脂体比。在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花鲈生长性能有所降低,对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粗脂肪和部分脂肪酸表观消化率下降,但脏体比和脂体比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 花鲈 低蛋白质高脂肪饲料 外源脂肪酶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型黄瓜新品种‘力丰’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力丰’黄瓜是以耐热自交系‘冠农–863’为母本,抗病自交系‘揭阳乌皮青–3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华南型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性及丰产性好。瓜圆筒形,瓜长25 cm,单瓜质量400 g左右,品质良,风味佳,耐贮运。耐热,抗枯萎病,一般产量60.0 t·hm~(-2),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及东南亚地区种植。

关键词: 黄瓜 华南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产酶特性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琼脂平板透明圈法和专一性短肽底物Suc-Ala-Ala-Pro-Phe-pNA对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 5个菌株在培养液、虫体诱导下的几丁质酶和凝乳弹性蛋白酶(Pr1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在不同诱导源中均能产生几丁质酶和Pr1酶。DNS和透明圈比值法测得的各菌株间几丁质酶活性差异趋势一致,高致病力菌株IFCF01的几丁质酶产酶水平显著高于4个低致病力菌株。以虫体诱导的菌株IFCF01几丁质酶活性最高达0.7815 IU/mL,显著高于培养液诱导的0.3740 IU/mL。玫烟色棒束孢Pr1酶活性随接种时间逐渐增高,且高致病力菌株产酶量显著高于低致病力菌株。以虫体培养的菌株IFCF01 Pr1酶活性最高值达2.34μg/mL/min,显著高于IFCF-D58的最高值0.88μg/mL/min。虫体诱导对几丁质酶和Pr1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推测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表皮含有刺激玫烟色棒束孢大量产酶的成分有关。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小菜蛾 几丁质酶 凝乳弹性蛋白酶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三个柑橘品种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广东省3个柑橘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黄龙病菌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第一年,3个品种春梢期的黄龙病菌平均含量分别为3.52×10~5、4.76×10~5、1.03×10~5拷贝/g,显著低于相应夏梢期(5.50×10~5、9.48×10~5、2.50×10~5拷贝/g)和秋梢期(5.32×10~5、9.84×10~5、2.59×10~5拷贝/g);夏梢期与秋梢期含量又显著低于相应冬梢期(21.60×10~5、17.65×10~5、6.86×10~5拷贝/g)及果实成熟期(14.57×10~5、16.45×10~5、7.96×10~5拷贝/g);砂糖橘全年黄龙病菌含量与贡柑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柠檬;第二年的数据与第一年类似,但砂糖橘和贡柑在多个生育期的含菌量比上年均显著升高,而柠檬所有生育期菌量均无显著变化。结果显示:柑橘病树内的黄龙病菌含量在春梢期最低,夏梢、秋梢期次之,冬梢期及果实成熟期最高;‘柠檬’相对耐病,体现为含菌量相对较低、增速较慢。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病原菌含量 动态变化规律 不同柑橘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菌-荔枝多酚对小鼠抗腹泻效果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复合菌-荔枝多酚对小鼠抗腹泻效果、生长性能及抗氧化的影响,选用96只体重为18~22 g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嗜酸乳杆菌组(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丁酸梭菌组(Clostridium butyricum)、荔枝多酚组、复合菌组(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Clostridium butyricum)、复合菌-荔枝多酚组,实验周期为14 d。于实验第1~14 d分别进行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定期测所有小鼠体重和采食量,实验第10 d利用蓖麻油灌胃法制备小鼠腹泻模型观察腹泻指标,实验第14 d,对各组小鼠血清的SOD和GSH-Px及CAT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造模当天,模型组的体重变化最明显,腹泻最严重,复合菌-荔枝多酚组抑制小鼠的腹泻效果最好;抗氧化指标显示,复合菌组和荔枝多酚组SOD、GSH-Px及CAT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复合菌-荔枝多酚组GSH-Px及CA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本研究表明,对小鼠蓖麻油腹泻模型,复合菌-荔枝多酚表现出明显的抗腹泻和抗氧化效果。

关键词: 复合菌-荔枝多酚 抗腹泻效果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蛹油脂的提取技术及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概况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关蚕蛹油脂的提取技术及营养与保健功能研究已广泛开展。应用较多的蚕蛹油脂的分离提取方法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浸提法;新建立的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萃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技术使蚕蛹油脂的得率和纯度明显提高;酶法提取则具有成本低、环保、高效等特点。蚕蛹油脂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成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和对疾病预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辅助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记忆、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脂肪肝和抗血栓等多种保健功效,因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上述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并简要探讨蚕蛹油脂加工利用方面亟待解决与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蚕蛹油脂 提取技术 营养功能 保健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助剂对甲维盐微乳剂在水稻叶片上附着性能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合适的助剂有利于提高农药在水稻叶片上的持留量,解决现有杀虫剂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本文以水稻为试材,测定2.3%甲维盐微乳剂分别与4种农药助剂混用后,其药液表面张力、铺展面积、叶片最大持留量的理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4种助剂均能降低药液表面张力,提高叶片持留量,提高铺展面积。当助剂浓度达到150 mg/L后,铺展面积不再增加;200 mg/L后,药液表面张力达到最低;300 mg/L后,叶面持留量达到最大。其中乳化剂1#表现最优,其次是乳化剂2#,然后是JFC,OP-10。因此,在稻田喷雾中,可利用增加助剂含量来达到降低用药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关键词: 甲维盐 表面张力 持留量 干燥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3.2%,料液比1∶32.2,提取温度49.5℃,提取时间40.3 min,总黄酮提取率3.05 mg/g,僵蚕最佳僵化时间为5 d。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超声提取僵蚕总黄酮。

关键词: 僵蚕 总黄酮 超声提取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高丛蓝莓浊汁酶解前后挥发性成分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蓝莓浊汁酶解前后的各种香气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7种香气成分,蓝莓原浊汁中检出36种,酶解汁中检出52种。经酶解处理后,香气成分总量增加了28.34%,2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其含量较高的有正己醛、壬醛和松油醇,并释放出16种新的潜在香气物质,其含量较高的有正己醇、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乙酯;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有所减少。

关键词: 蓝莓 酶解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药低聚糖体外调节乳酸菌生长的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药低聚糖取代葡萄糖为碳源,添加到乳酸菌基础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山药低聚糖对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取代含量的提高,培养液中活菌数和OD600值随之增加,而p H值随之降低。以山药低聚糖完全取代葡萄糖,培养结束时,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最大生长量分别提高了3%和5%;OD600值分别提高了13%和17%;p H值分别下降6%和7%。同时,山药低聚糖可提高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速率,促使这些乳酸菌的生长提前进入稳定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山药低聚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无明显促生长作用,说明山药低聚糖对乳酸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具有选择性。

关键词: 山药 低聚糖 乳酸菌 调节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