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主要入侵植物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福建省入侵植物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地理与社会环境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共记录入侵植物82种,其中,优势科为菊科,小蓬草、藿香蓟和空心莲子草出现频次最高.沿海区域的入侵植物物种数量多于内陆区域,福州和厦门为福建省外来入侵植物的两大热点地区.入侵植物在不同海拔均有分布,但入侵植物的种类随着海拔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地理探测器分析显示,自然环境因子中降水和社会经济因子中路网密度、人口密度是入侵植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因子的空间交互作用会正向影响入侵植物的空间分布,这反映出入侵植物空间分布影响要素的复杂性.综上,将地理探测器应用到入侵植物研究领域是可行的,筛选出的环境指示因子可用于监测福建省入侵植物的适生区,从而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空间交互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仙NtCCHC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建立的多效唑诱导中国水仙的SSH文库,克隆中国水仙NtCCHC锌指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原核表达,为深入研究NtCCHC锌指基因在中国水仙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多效唑处理后的中国水仙叶片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根据已知的CCHC锌指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基因克隆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结果]克隆一段810bp的cDNA编码区序列,编码269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多个物种的CCHC基因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命名为NtCCHC.该基因能成功在pGEX-4T-3原核表达载体上实现诱导表达,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NtCCHC与中国莲遗传距离最近.[结论]克隆了中国水仙NtCCHC基因序列,并成功诱导表达.

关键词: 中国水仙 锌指蛋白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糖醛酸工艺优化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目的]优化黑木耳糖醛酸提取工艺,提高黑木耳资源的开发、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较热水、超声波、微波、光波、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方法的黑木耳糖醛酸提取率,得到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黑木耳粒径、果胶酶添加量、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等对黑木耳糖醛酸提取率的影响,得到关键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和pH值为自变量,利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糖醛酸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微波、光波等3种物理破壁方法和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3种生物酶法中分别以超声波法和果胶酶法最佳;单因素提取黑木耳糖醛酸的最佳条件分别为:黑木耳粒径58μm、果胶酶0.25%、液料比100mL·g-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pH值5.50、超声功率540 W、超声时间30 min;确定响应面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0mL·g-1、pH5.60、超声功率540 W、提取温度49℃.本研究在超声波协同果胶酶提取黑木耳糖醛酸的最佳条件下,糖醛酸提取率达7.95‰,比传统热水法提高了201%.[结论]通过超声波与果胶酶协同提取超微粉碎的黑木耳粉的糖醛酸工艺,确定响应面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0mL·g-1、pH5.60、超声功率540 W、提取温度49℃.

关键词: 黑木耳 糖醛酸 超声波 果胶酶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法比较分析铁皮石斛原球茎和花的挥发性成分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了解烘干的铁皮石斛原球茎和花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技术测定了65℃烘干后提取的原球茎和花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 表明:原球茎和花分别鉴定出58、59种成分,包括醛类、有机酸类、醇类、酮类、酯类、烷烃类、烯烃类等,共有成分24种.原球茎和花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均以有机酸类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2.43%和22.39%.原球茎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正十六酸(14.72%)、己醛(8.67%)、十五烷酸(6.95%)、2-戊基-呋喃(4.70%)、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4.57)、庚烷醛(4.24%)、芳樟醇(3.57%)、2-甲基二十烷(3.22%)、桑柏醇(3.03%)和植醇(2.67%),占挥发油总量的56.34%.花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正十六酸(10.85%),2,3-脱氢-1,8-桉叶素(7.20%)、十五烷酸(6.30)、β-异佛尔酮(4.73)、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39%)、四乙二醇(2.98%)、己醛(2.93%)、十四烷酸(2.92%)、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2.88%)和α-异佛尔酮(2.35%),占挥发油总量的46.53%.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原球茎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番鸭不同组织Cu/Zn-SOD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目的]首次对半番鸭不同组织Cu/Zn-SOD基因表达、酶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半番鸭不同组织抗氧化特性,为深入研究半番鸭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能力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了半番鸭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胃和胸肌中的Cu/Zn-SOD mRNA相对表达量、酶活力和MDA含量.[结果]Cu/Zn-SOD mRNA在胸肌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总体趋势为胸肌>肝脏>肺>心脏>脾脏>肾脏/肌胃.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肝脏和肾脏Cu/Zn-SOD酶活力显著高于胸肌和肌胃.半番鸭胸肌MDA含量显著高于肝脏、肌胃和肾脏,提示胸肌可能更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u/Zn-SOD活力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抗氧化酶活力与mRNA表达水平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半番鸭Cu/Zn-SOD基因表达和酶活力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组织Cu/Zn-SOD活力差异可能与Cu/Zn-SOD自身的生理功能以及组织代谢水平有关.

关键词: Cu/Zn-SOD mRNA表达 酶活力 半番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姬李’PsMYB18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在采后‘秋姬李’果皮积累花色苷过程中高表达的MYB抑制因子PsMYB18基因,研究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与功能。【方法】以‘秋姬李’为试材,采用qRT-PCR分析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秋姬李’果皮中PsMYB18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克隆PsMYB18基因,并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试验分析PsMYB18的功能。【结果】q RT-PCR分析表明20℃和光照处理可促进‘秋姬李’果皮PsMYB18基因表达。PsMYB1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的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PsMYB18与其他植物的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亲缘关系较近。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具有保守的R2R3结构域和抑制基序C1和C2。烟草瞬时表达试验表明,PsMYB18可抑制正调控因子PsMYB10.1和PsbHLH3的花色苷合成诱导功能。【结论】‘秋姬李’PsMYB18为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关键词: ‘秋姬李’ PsMYB18 花色苷合成抑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德保矮马异物性肠梗阻的诊疗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一例患有急腹症的德保矮马进行诊治,试验采用基本临床诊断方法,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初步诊断该马所患疾病为异物性肠梗阻,并伴有轻度的脱水和贫血症状,遂采取禁食、止痛、补液、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措施。在解除肠道异物(塑料网袋)后马匹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后续治疗马匹恢复健康顺利出院。说明应当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马匹出现因食入异物而导致肠梗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急腹症 德保矮马 异物性肠梗阻 塑料网袋 病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龙眼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中国成立70 a(年)以来,我国龙眼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采后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领跑国际同类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资源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级龙眼种质资源圃,杂交育种培育出有不同香气、留树保鲜期长、成熟期配套、优质丰产等优异性状的适宜轻简化栽培的系列新品种;利用新育成的不同熟期龙眼品种,结合催花技术和生态差异选择,在我国实现龙眼鲜果的周年供应;研发出了龙眼安全保鲜物流新技术;先后构建了龙眼的基因组草图和精细参考基因组图谱,促进龙眼基础研究进入了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时代.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龙眼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创新.

关键词: 龙眼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6个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多个双孢蘑菇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转录组分析,为进一步验证双孢蘑菇发育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双孢蘑菇主栽品种As2796及其亲本02、8213,其回交子代W192,以及国外野生菌株ARP159、国内野生菌株AgLH830共6个具有重要代表性的菌株子实体原基期、幼菇期、采摘期、开伞期等4个不同发育阶段共24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与双孢蘑菇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发掘新基因与共同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进行各数据库的基因功能注释.[结果]结果共鉴定到10 660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677个,其中237个得到功能注释.与原基期相比,6个菌株在幼菇期、采摘期和开伞期分别有49、82、73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3个是相同的基因.[结论]发现了一批在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筛选出不同菌株不同阶段的共有差异基因,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中重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注释与探讨.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子实体发育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柑橘果皮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5类(宽皮橘类、甜橙类、柚类、柠檬类和金柑类)柑橘共5个品种的果皮提取液为原料,评价各品种的抗氧化能力。实验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柑橘果皮的抗氧化能力,用IC50值来评价柑橘的抗氧化性,并综合分析了各品种柑橘果皮的抗氧化能力强弱。结果表明,供试柑橘的果皮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不同样品柑橘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不同,综合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为:太田椪柑>金弹>北京柠檬>纽荷尔脐橙>坪山柚,即在5类柑橘品种中,宽皮橘类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金柑类次之,柠檬类和甜橙类较弱,柚类最弱。

关键词: 柑橘 果皮 提取液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