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城镇化背景下福建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转型及其生态足迹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城镇化在改变城乡人口结构的同时,对居民食物消费及生态足迹和环境承载力也有重要影响。利用福建省1995—2017年人口及食物消费数据,应用统计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城镇化进程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转型趋势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有重要影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福建省城乡居民对植物淀粉类食物需求量减少,但对动物蛋白类食物需求量增加,并由此造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量及其生态足迹呈现非线性的倒"U"形变化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时,居民食物消费量将趋于稳定,由此所带来的食物消费生态环境压力也将减缓;另外,老龄化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食物消费生态足迹也有显著负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草食畜牧业,以期缓解福建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关键词: 城镇化 食物消费结构 生态足迹 环境承载力 半参数回归


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液体肥W208YF施用对铁观音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茶园土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W208YF(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菌液浓度为4.00×10~6 cfu·mL~(-1),使用量100 L·hm~(-2))和等量清水对照(CK)2个处理,重复4次,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W208YF处理的茶叶产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较CK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10.60%和8.10%,而茶叶咖啡碱含量则显著下降,降幅为24.30%;同时,W208YF的茶园土壤肥力(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指数及β多样性)均明显优于CK。【结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W208YF能够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基于陆路交通格局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漳州市为例
《商业经济 》 2019
摘要:休闲农业游客具有中小尺度空间行为特征,陆路交通工具是其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陆路交通格局对休闲农业的布局、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作用。漳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与陆路交通网络体系的耦合性降低,出现时空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双向优化进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漳州市休闲农业点位及交通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使用区位熵、交通网络密度及最短路径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漳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测定,综合空间计量结果对陆路交通格局进行分析,并以陆路交通便利程度分层为基础,根据相应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区位条件提出漳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 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 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年限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林地土壤相比,开垦为果园后的土壤中>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2 mm和0.25~2 mm粒级分别占40.1%~64.9%和30.6%~46.4%;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C/N值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或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级团聚体。亚热带地区林地开垦为果园可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开垦为果园后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各粒级的分布无显著影响。虽然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可显著提高各粒径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C/N降低,建议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花叶金线莲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采用缓慢生长保存法对花叶金线莲进行离体保存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4±3)℃,光照强度前3个月1 500~2 000lx、3个月后500~1 000lx,光照时间10h·d~(-1)的培养条件下,花叶金线莲单芽在改良MS+蔗糖20g·L~(-1)+甘露醇20g·L~(-1)培养基中保存12个月,存活率达85.0%,保存后能恢复正常生长;缓慢生长保存法可为金线莲种质保存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对巨峰葡萄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处理对葡萄物候期、植株生长量、叶片质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方法]以5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材料,于始花期开始每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结果]葡萄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可提早果实成熟期,促进果皮着色,加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老化,增大叶片厚度及新梢粗度,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用显著.不同处理间以处理4(氨基酸≥100 g·L-1,黄腐酸≥100 g·L-1,微量元素B+Fe+Zn+Mn≥20 g·L-1)效果最佳:可使巨峰葡萄成熟上市时期提早12 d,叶片厚度、新梢粗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植株光合作用.该处理一年生结果枝和营养枝成熟度分别达到90%和76%,对营养积累及翌年成花具有积极意义.[结论]喷施后巨峰葡萄果皮紫黑色,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8.1%,固酸比值54.66,每667 m2产值2万余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关键词: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巨峰葡萄 生长 果实品质 影响


山羊IGF-1基因的骨骼肌表达特性及其SNPs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能够加快肉羊生长性状选育的遗传进展,并提高选种的准确性.为了解山羊(Capra hircus)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骨骼肌表达特征、SNPs分布及其与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IGF-1在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的咬肌、颈斜方肌、头颈半棘肌、臂三头肌、腕桡侧伸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股四头肌和臀股二头肌共9个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检测了IGF-1基因在福清山羊(n=124)、努比亚黑山羊(n=152)、简阳大耳羊(n=121)和戴云山羊(n=20)中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IGF-1基因在2个品种9个骨骼肌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水平存在骨骼肌组织和品种的差异;该基因在福清山羊9个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努比亚黑山羊,该基因在咬肌、股四头肌的表达量在2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该基因在臂三头肌、颈斜方肌和背最长肌的表达量在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IGF-1基因外显子序列高度保守,在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中均未发现突变位点.4个品种的3个SNPs位点多呈中度多态分布,PIC为0.18~0.38;3个SNPs位点多态性分布对山羊生长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种特异性,对简阳大耳羊和努比亚黑山羊的部分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影响,而对福清山羊生长性状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揭示了IGF-1基因在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骨骼肌中的表达差异性,为进一步探索山羊的生长发育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IGF-1基因的3个SNPs位点对山羊部分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山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标记.
关键词: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 SNPs 生长性状 福清山羊 努比亚黑山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