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优质稻野香优699在南平地区种植表现及生态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20

摘要:野香优699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野香优699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具有品质优、抗病性强、群体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等特点.阐述了野香优699的品种特征特性,总结了野香优699在南平地区种植的田间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高产栽培措施.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野香优699 特征特性 生态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壳生物炭对镉污染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不同镉污染水平下生物炭对土壤镉钝化和环境效应,利用盆栽试验模拟研究3个土壤镉水平(0、2.5和5.0 mg/kg)和5个生物炭添加量(0、5、10、20和40 g/kg)下菜园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的变化.菜园土壤pH随着花生壳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与62%土壤细菌显著相关.不同镉污染菜园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以20 g/kg和40 g/kg花生壳生物炭施用量时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Saccharibacteria、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和Sphingomona等部分高丰度细菌与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或者脲酶显著相关.40 g/kg花生壳生物炭和5.0 mglkg重金属镉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对菜园土壤细菌产生双重的抑制作用.添加花生壳生物炭的处理,土壤中高丰度细菌受重金属镉的影响不显著.花生壳生物炭施用量改变菜园土壤的pH值和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从而影响菜园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在重金属镉浓度< 5.0 mg/kg条件下下,20 g/kg花生壳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轻重金属镉的毒害作用和促使细菌群落的恢复生长和提高土壤酶活性.

关键词: 花生壳生物炭 重金属镉 细菌群落结构 菜园土壤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土壤中决明属牧草高效根瘤菌的分离及筛选

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豆科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牧草的结瘤能力和固氮效率,促进决明属牧草在酸性土壤中的应用及推广,本研究以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和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为试验材料,通过分离、纯化、nodA基因鉴定等方法,从酸性土壤里决明属牧草的根瘤中分离到10株候选根瘤菌株系.16S rDNA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这10株根瘤菌均属于慢生型根瘤菌.回接试验表明,上述10株根瘤菌均能与圆叶决明共生,形成根瘤.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其固氮酶活性为0.08~4.65μmol·g-1·h-1,植株干重、SPAD值和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9.17% ~372.14%,399.27% ~789.05%,235.00% ~1043.33%.其中,4株根瘤菌T XR2,TXN1,WYSR1,JYN6对圆叶决明氮营养贡献最大,并且TXN1与宿主共生形成的根瘤数目最多,而JYN6的固氮酶活性最高.说明本研究分离鉴定到4株决明高效根瘤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决明属牧草 酸性土壤 根瘤菌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籼粳交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花药培养在不同培养基成分构成的条件下,诱导率和成苗率等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以及其他培养条件,提高云引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效率,为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的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云引作为母本,与常规籼稻品种粤晶丝苗进行杂交,F1代幼穗经过消毒后接种。根据不同基础培养基,碳源以及2,4-D质量设置了12种诱导培养基,经过比较出愈率、绿苗率、得苗率和花药培养力,进而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NB培养基的最高培养力仅为0.52%,而M8培养基的培养力0.90%~1.92%;以蔗糖为碳源的M8培养基早期出愈率可达到11.32%,添加1.0 mg·L-1 2,4-D和2.0 mg·L-1 2,4-D花药培养力相当,分别为1.89%和1.92%;而0.2 cm大小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时绿苗率最高,达到18.3%。【结论】云引籼粳交材料的最佳花药培养条件为:M8基础培养基,添加50 g·L-1蔗糖作为碳源和1.0~2.0 mg·L-1 2,4-D,当花药愈伤组织长至0.2 cm时转移至分化培养基分化。

关键词: 花药培养 籼粳交 云引 稻瘟病抗性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自由生活革螨调查报告(ⅩⅢ)(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武夷科学 2020

摘要: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鉴定了革螨11科22属43种.其中包含中国新纪录1种:密卡螨科(Melicharidae)比克利肛厉螨[Proctolaelaps bickleyi(Bram,1956)].省区新记录5种:云南省新记录,厉螨科(Laelapidae)椰甲下盾螨(Hypoaspis rhinocerotis Oudemans,1925);西藏自治区新纪录,厉螨科(Laelapidae)尖狭阳厉螨[Androlaelaps aculeifer(Canestrini,1884)],美绥螨科(Ameroseiidae)海南美绥螨(Ameroseius hainanensis Ma,Lin&Fu,2019),和虫穴螨科(Zerconidae)斯托克虫穴螨(Zercon storkani Halaskova,1970);广东省新记录,厉螨科(Laelapidae)细毛广厉螨(Cosmolaelaps leptochaetes Ma&Lin,2009).

关键词: 蜱螨亚纲 自由生活革螨 资源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谷人工老化后种胚异构天冬氨酸动态监测与总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科学通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白质中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自发形成的异构天冬氨酸残基是组织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共价损伤.在前人的研究中, PIMT1介导的种子寿命提高,很可能是由于修复了种胚中因老化处理而过量累积的含异构天冬氨酸(isoaspartyl, isoAsp)蛋白,维持了种胚的活性.然而,异构天冬氨酸蛋白甲基转移酶(protein L-isoaspartyl methyltransferase, PIMT)对于水稻种子活力的作用机制,仍然不甚明确.本研究利用RNAi干扰技术获得了稳定的OsPIMT1的低表达株系.种子经人工老化后,结果表明OsPIMT1的低表达影响种子发芽活力.随后对种胚中含异构天冬氨酸的蛋白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在未吸胀和吸胀过后的种子中,种胚中的OsPIMT1的表达都能降低isoAsp的累积.而RNAi株系中OsPIMT1的低表达导致isoAsp的过度积累,进而影响种子活力.同时利用老化5 d后的水稻种胚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RNAi干扰种子老化过程中异构天冬氨酸过度积累对于种胚蛋白的影响,鉴定到与种子老化相关的氧化胁迫相关蛋白、糖酵解以及热激蛋白分子伴侣等蛋白.为进一步研究OsPIMT1表达对于种子老化后细胞各代谢途径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异构天冬氨酸蛋白甲基转移酶 双向电泳 种子活力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份红萍种质资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及饲用价值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红萍种质资源在广西桂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评价其饲用价值,为红萍的养分管理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露天土壤水培养条件下,检测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 Lam)、卡州萍(A.caroliniana Willd)、覆瓦状萍[A.imbricate(Roxb.) Nakais]、羽叶萍(A.pinnata R. Brown)、杂交萍(Hybrid Azolla)、回交萍2(Backcrossed Azolla. MH2)和回交萍3(Backcrossed Azolla. MH3)等7份红萍种质资源的养分含量和营养指标,分析其碳(C)、氮(N)、磷(P)和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覆瓦状萍的鲜生物量和繁殖系数最高,分别为1.69 kg/m2和0.77 kg/d/小区;细绿萍、卡州萍、覆瓦状萍、杂交萍、回交萍2和回交萍3的N、P和K三要素总分达一级有机肥标准,羽叶萍的N、P和K三要素总分达二级有机肥标准;7份红萍种质的N/P(3.80~5.46)均较低,说明N是红萍生长的限制因子;各种质的饲用价值排序为杂交萍>卡州萍>细绿萍>回交萍3>回交萍2>覆瓦状萍>羽叶萍。【结论】在广西桂林地区露天土壤水培养条件下,N是红萍生长的限制因子;7份红萍种质资源作为绿肥均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其中覆瓦状萍的鲜生物量和繁殖系数最高,生长适应性最强,杂交萍的饲用价值最高,该2份种质资源更适宜在桂北地区的稻—萍—鱼/鸭农业生态模式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养分含量 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乡村两种典型桃园管理模式能值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福建宁德市山区水蜜桃产业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生态保护与高效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寻求高效、生态的桃园绿色发展路径,深入理解生草管理模式对桃园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村为研究尺度,科学评价典型桃园的生态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古田县赖墩村(桃园生草)、福安市虎头村(桃园清耕),应用能值法综合比较2017—2018年两种栽培模式的桃园生态系统能值总投入、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能值反馈率。【结果】2017—2018年赖墩村和虎头村桃园的能值总投入分别为1.16×10~(16)、2.36×10~(16) sej·hm~(-2),能值自给率为0.166、0.102,能值投资率为5.030、8.823,净能值产出率为1.199、 1.113,环境负载率为0.425、 0.410,可持续发展指数2.822、 2.716,能值反馈率为0.072、0.026。虎头村桃园同步投入大量劳动力、有机肥和化肥保持较低的环境负载率。赖墩村桃园通过生草与就近施用沼液,提高能值反馈率,化肥能值投入减少57.2%,万元产值的能值消耗节约46.32%。【结论】桃园生草配施沼液是值得拓展与集成推广的高效低耗的绿色生产模式。

关键词: 果园 生草 能值 生态经济系统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秀珍菇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秀珍菇起源于印度,经驯化后由中国台湾引入内地,其口感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抗肿瘤活性物质.近些年产业规模日益增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秀珍菇栽培技术、遗传育种、品质、药理功能、采后保鲜及废弃菌渣再利用等方面综述秀珍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今后秀珍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秀珍菇 遗传育种 栽培技术 采后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开发利用数字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为科研服务

兰台内外 2020

摘要:分析了数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当前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加大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3个途径和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的服务举措,可为数字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开发利用 数字档案 科研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