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七叶一枝花种苗移栽抗病性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为提高七叶一枝花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对茎腐病和叶斑病的抗病能力,在七叶一枝花移栽前采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和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1:1)的混合液、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5个处理对种苗进行浸泡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七叶一枝花茎腐病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种苗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和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浸泡处理后移栽抗茎腐病效果较好,防效均达到100%;各药剂处理对叶斑病的防效为43.3% ~53.9%,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处理后七叶一枝花种苗移栽植株生长状况较好,且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综合考虑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种苗后进行移栽的方法较适宜在七叶一枝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茎腐病 叶斑病 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叶一枝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野生环境和人工栽培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为揭示野生七叶一枝花和移栽七叶一枝花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探究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的优势.[方法]本研究提取七叶一枝花土壤宏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两种栽培模式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水平上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显著性差异,并通过LDA EffectSize组间群落差异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门和属.[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土壤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包括21个门、33个纲、52个目、89个科和160个属.七叶一枝花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Chao、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示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门水平和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纲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绿菌纲Chlorobia,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目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绿菌目Chlorobiales和粘球菌目Myxococcales,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属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Rudaea,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种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Mucilaginibacter ximonensis、uncultured Nannocystineae bacterium、uncultured-Singulisphaera sp.、uncultured Solibacteraceae bacterium和uncultured Xanthomonadaceae bacterium,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低于非根际.[结论]本研究表明七叶一枝花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索七叶一枝花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根际 土壤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杀菌剂对3种果树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东南园艺 2020

摘要:为筛选出对柑橘、葡萄和百香果炭疽病有效的防治药剂应用于生产,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4种药剂对上述3种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柑橘、葡萄和百香果的炭疽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值均小于2.0μg·ml-1;其中,45%咪鲜胺对柑橘和葡萄炭疽病菌与60%唑醚·代森联对百香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5和0.11与0.08μg·ml-1;由此可知,供试4种杀菌剂可优先用于田间药效试验.

关键词: 炭疽病菌 杀菌剂 咪鲜胺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人工饲养王锦蛇消化道蛔虫病的临床报道

野生动物学报 2020

摘要:蛇蛔虫病是困扰我国蛇类种群保育的一类重要寄生虫病.在临床疾病报道方面,蛔虫病在宿主体内感染寄生可以造成动物严重的消化系统炎症、功能性机械损伤等,且在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容易继发细菌性感染.该病例报道了1例福建省某蛇类养殖场中王锦蛇感染蛇蛔虫导致胃肠阻塞的案例,记述了发病相关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研究,结合病因就蛔虫病在蛇类人工繁育中的防治提出相关建议,为圈养蛇类的蛔虫病防控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寄生虫 剖检 病理学 胃肠阻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基因组学揭示鳗鲡养殖环境微生物抗性基因的赋存特征

福建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为揭示鳗鲡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采集鳗鲡养殖环境样品(底泥和养殖水),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功能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鳗鲡养殖环境中的A RG s种类和丰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鳗鲡养殖底泥和养殖水中的优势菌群结构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底泥的优势群体门类为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和Bacteroidetes;养殖水中的优势菌群门类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Verrucomicrobia.比对抗性基因数据库,在底泥中共存在10类38种ARGs,在养殖水中共注释得到9类29种ARGs,其中高丰度的抗性类型为四环素类、磺胺类和杆菌肽类抗生素.研究结果可为抗生素在鳗鲡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显示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检测环境A RG s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鳗鲡 养殖环境 抗生素抗性基因 微生物群落结构 宏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糯杂交稻紫两优737在仙游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20

摘要: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的紫糯恢复系福恢737与紫糯不育系紫392S配组育成的晚籼迟熟紫糯杂交稻品种,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在仙游县钟山镇作中稻示范种植1.33 hm2,平均产量为9184.35 kg/hm2.介绍了紫两优737在仙游县作中稻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紫糯杂交稻 紫两优737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栀子鲜花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0

摘要: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检测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栀子鲜花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开发利用栀子鲜花精油提供科学依据.从栀子鲜花精油中分离鉴定出150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的相对总含量为99.56%,主要含萜烯类、酯类、醇类、酮类、芳香族类等成分.其中以萜烯类成分的数量最多,达48种,相对含量最高,达38.89%;相对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有罗勒烯、芳樟醇、惕各酸叶醇酯、惕各酸己酯、2甲基1丁基惕各酸酯,相对含量分别为19.68%、17.70%、10.12%、7.27%、6.01%.栀子鲜花精油香气充足、香味优雅独特,含有醇类、醛类、萜烯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焦虑等功效.

关键词: 栀子花 精油 挥发性成分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松茸育种研究进展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

摘要:[目的]总结当前姬松茸育种研究成果,为优良姬松茸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物理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组织和单孢分离等方面综述了姬松茸育种的研究进展.[结果]物理诱变易获得高产、营养丰富、次级代谢产物含量高和重金属含量低的改良种,是常用的姬松茸育种方法.化学诱变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多糖产量,但化学诱变剂多属于有毒物质,在育种中应用较少.姬松茸种质资源匮乏,限制了传统杂交育种及组织和单孢分离的应用.[结论]目前姬松茸育种工作存在育种技术单一、工作量大等问题,建议加快构建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加强定向改良育种的应用和多种育种技术的融合,建立优质种质资源库,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和流通,多方面推动优良菌种的选育.

关键词: 姬松茸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乳酸菌发酵荔枝汁-大豆蛋白的氨基酸代谢特征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究8种乳酸菌发酵荔枝汁-大豆蛋白的氨基酸代谢差异,分析不同乳酸菌的氨基酸代谢特征.本研究以荔枝汁-大豆蛋白为培养基,选择8种乳酸菌在37℃温度下培养18h,测定发酵前后乳酸菌发酵液活菌数及氨基酸含量.结果 表明,发酵前后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发酵后氨基酸总量从582.79 mg/100 g下降至427.97 mg/100 g.不同乳酸菌发酵后的氨基酸总量差异明显,副干酪乳杆菌FJAT-13741(365.95 mg/100 g)<嗜热链球菌FJAT-43774(369.36mg/100 g)<发酵乳杆菌FJAT-13771 (411.03 mg/100 g)<植物乳杆菌FJAT-13737(417.54 mg/100 g)<短乳杆菌FJAT-43776(438.14 mg/100 g)<鼠李糖乳杆菌FJAT-13807 (462.38 mg/100 g)<嗜酸乳杆菌FJAT-13772(477.65 mg/100 g)<德氏乳杆菌FJAT-43773 (481.52 mg/100 g).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种乳酸菌的氨基酸代谢特征分为3组,高含量组合1种氨基酸、中含量组合5种氨基酸、低含量组合11种氨基酸;根据氨基酸含量,8种乳酸菌可分为三类,高含量组合3种乳酸菌,中含量组合3种乳酸菌,低含量组合2种乳酸菌.进一步构建了乳酸菌的氨基酸代谢特征指数(AAMCI),表示功能性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其中比值最高的为德氏乳杆菌FJAT-43773(54.32%),最低的为嗜热链球菌FJAT-43774(47.82%).研究结果将为荔枝乳酸菌饮品研制菌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乳酸菌 荔枝汁-大豆蛋白 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特征指数(AAMC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所叶新福所长带队赴莆田推进共建龙眼产业研究院

东南园艺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