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春大豆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学分类鉴定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19
摘要:为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春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采用形态学分类法鉴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大豆炭疽病的病原.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大豆炭疽病危害症状、病原菌的菌落特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与大豆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一致;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供试大豆炭疽病菌菌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人工接种后病害症状与田间病害症状基本一致,再采集分离获得病原菌,其与接种的大豆炭疽病菌形态特征一致;说明大豆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是导致宁夏引黄灌区春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


一株海洋细菌BA-3的鉴定及其对建兰尖孢镰刀菌茎腐病的防治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对建兰茎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以海洋鱼类为分离来源,室内测定不同海洋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筛选抑菌率最高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所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抑菌谱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从海洋鱼类中分离获得43株海洋细菌,初筛出10株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抑菌带宽0.60~1.60 cm,其中菌株BA-3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87.69%;经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株BA-3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抑菌谱广,对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室内防效为79.05%,大棚防效74.71%~77.09%,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细菌 解淀粉芽胞杆菌 建兰茎腐病 尖孢镰刀菌 防治


‘羊脂白’莲雾在诏安的特征与性状表现
《东南园艺 》 2019
摘要:2008年,福建诏安大铺山现代农场从广东汕头引进'羊脂白'莲雾大树,2009年经低温冻害,多数植株死亡,2010-2011年,将冻害后仍成活的'羊脂白'枝条高接于5年生'黑金刚'上,并扩大繁殖。经多年观察,'羊脂白'莲雾在福建省漳州诏安表现良好,早结丰产且产量稳定;成花性能好,产期调节易;抗逆性强,耐寒性好;果实呈现圆润的梨形,果面是通透的羊脂白,蜡质有光泽;果实空腔小或无,海绵质少,无籽,汁多,肉质爽脆清甜,平均单果重136.2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8%,是一个独特的莲雾优良品种。


陈年白茶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白茶随着贮藏年份增加,其香气也会发生变化。采用优化后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储存年份和不同等级白牡丹的香气成分。经优化后得出的最佳检测条件为:在70℃水浴下萃取60 min,气相升温程序在40℃保持2 min,以4℃/min的速度升温到170℃保持1 min,后以20℃/min升温到270℃,保持2 min。在气相色谱分流比2∶1下对7种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白牡丹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得到白牡丹茶的主要香气物质;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白牡丹茶的香气区别,结果发现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茶叶香气中的大部分香气成分会减少甚至消失,但仍有小部分香气成分会增加。
关键词: 香气成分 白茶 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份


茶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随着茶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产业分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迫切需要通过茶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茶园流转提供价值评估参考依据,推进茶园经营的规模化和茶产业服务规模化.[方法]参考林地质量评价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气象、土壤、地形地貌、茶树质量、茶园结构与安全5个方面设计了茶园质量27个评价指标,利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专业理论和专家意见,制定二级指标评分参考标准,最终获得茶园质量总分公式.[结果](1)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21 1、0.380 0、0.060 7、0.221 1、0.117 1;(2)指标隶属关系分析表明一级指标与茶园质量、二级指标与其一级指标间均有较高的隶属度.[结论]本研究的茶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在茶园流转时聘请专家参照二级指标评分标准带入公式计算茶园质量的总分,为评估茶园价值提供参考.


福建冬作马铃薯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药剂防除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类型和杂草防除技术。【方法】系统调查了福建省冬作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噁草酮、丁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砜嘧磺隆等7种除草剂对费乌瑞它的除草效果。【结果】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有20种以上的杂草类型,其中繁缕、牛繁缕、藜、小藜、柳叶刺廖、酸模叶廖、马唐、马齿笕、龙葵、小飞蓬为马铃薯田间主要常见杂草类型,占杂草总数量的80%以上。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苗前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丁草胺水剂、50%乙草胺乳油、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83.7%、68.4%和65.4%;苗后除草剂防治较好的有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90.9%。【结论】福建省冬作马铃薯杂草类型多样,筛选出的苗前除草剂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苗后除草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可作为冬作马铃薯田的除草剂推广使用。


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菌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对巴氏蘑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原基、采收期和开伞期)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本实验室已获得的巴氏蘑菇JA菌株的不育单孢菌株JA-15036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研究原基与采收期及开伞期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功能和Pathway富集分析。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跨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和膜组分,它们协同调控为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内环境。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原基期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蛋白和DNA复制,表明原基期细胞代谢旺盛,其中核糖体蛋白基因上调为后期蛋白质合成提供重要场所;采收期和开伞期子实体时期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等途径,为巴氏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提供营养与能量。


三系杂交稻内6优7075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 2019
摘要:内6优707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和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用福恢7075与内香6A配组选育成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内6优7075于2018年在福建省建宁县制种的情况,总结内6优7075作中稻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营养与香气成分的比较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5种百香果果汁品种间营养和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5个品种百香果果汁的营养及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利用SPSS 19.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5种百香果果汁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P <0. 0 5),其中‘芭乐味黄金果’总糖(16. 00%)、可溶性固形物(18. 43%)及氨基酸含量(928.80 mg/100 g)最高,总酸含量‘芭乐味黄金果’(1.82%)、‘实生株系紫果’(1.79%)和‘满天星’(1.80%)均较低。本实验鉴定出5种百香果果汁中共含有68种香气成分,其中24种物质为5个品种共有;香气物质种类最多的为‘紫香’(58种),其他依次为‘实生株系紫果’(56种)、‘台农’(55种)、‘芭乐味黄金果’(47种)和‘满天星’(39种);香气物质中酯类、醇类、酮类、萜烯类、烷类、醚类和杂环类占香气物质种类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83.1%、3.6%、4.8%、3.7%、2.3%、1.7%、0.8%;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的有丁酸乙酯(295.48~2 025.83μg/100 g)、己酸乙酯(573.75~2 345.34μg/100 g)、丁酸己酯(166.08~962.66μg/100 g)、甲基丁酸己酯(33.61~818.09μg/100 g)、己酸己酯(332.19~1 216.03μg/100 g)和己酸-3-戊酯(635.25~900.74μg/100 g);由PCA结果确定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己酯和β-紫罗兰酮为百香果致香的关键成分;‘芭乐味黄金果’中丁酸乙酯(2 025.83μg/100 g)、己酸乙酯(2 345.34μg/100 g)及C10以下的酯类物质总量(5 985.49μg/100 g)、总酯类物质含量(8 925.01μg/100 g)、香气物质总量(10 740.42μg/100 g)都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PCA结果显示‘芭乐味黄金果’综合品质最佳,适宜作为选育鲜食百香果良种的材料。
关键词: 百香果 营养成分 香气 主成分分析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高效液相色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