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稻曲病发病规律、病菌功能基因组以及免疫反应的遗传机制

中国稻米 2024

摘要:稻曲病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且危害人畜健康安全.目前对稻曲病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抗性评价标准、抗性基因挖掘、病原菌侵染方式、致病机理以及防控预测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本文综述了稻曲病简史与发生概况、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特征、稻曲病抗性遗传规律与基因鉴定、抗性遗传机制、抗性鉴定技术以及病害发生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当前稻曲病抗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挖掘、侵染机制、稻曲病菌与水稻互作以及病情监测预报和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了相关问题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研究进展 遗传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24

摘要: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分布广泛,因其具有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健康等特点,在畜禽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益生菌的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菌 作用 畜禽生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膳食纤维在畜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24

摘要:膳食纤维在维持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改善肉类品质、增强驱虫能力、降低蛋白质排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膳食纤维的分类与特性、理化功能、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动物膳食纤维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肠道健康 畜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的岗梅生长适应特征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了解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岗梅的生长情况,选择郁闭度为0.1、0.2、0.4、0.6、0.8的杉木林地套种岗梅,以探索杉木林套种岗梅的最适宜郁闭度。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岗梅的最佳郁闭度为0.4,此时岗梅农艺性状表现最优,株高、主杆粗和根粗均最大,分别为(145.00±11.76)、(1.63±0.12)和(1.54±0.08)cm;根长次高,为(31.65±1.17)cm;根部重量和枝杆重量均最大,分别为(376.66±25.87)g和(720.00±101.03)g。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分别与枝杆重量和根部重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岗梅产量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杉木 郁闭度 岗梅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的种内识别及过寄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夜蛾黑卵蜂是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卵期寄生蜂。为明确夜蛾黑卵蜂的种内识别及过寄生现象,测定了夜蛾黑卵蜂对被同种自体(同一个体)或异体(不同个体)雌蜂寄生不同时间间隔后的寄主卵的识别能力,并研究了单头和多头雌蜂在不同寄主密度下的过寄生率。结果发现,无论自体或异体寄生识别,夜蛾黑卵蜂的过寄生率均为0。单头雌蜂在不同蜂卵比下寄生24 h后,寄主卵内寄生蜂1龄幼虫的百分比均小于100%,且每粒寄主卵内只有1头1龄幼虫。多头雌蜂在寄主数量充足条件下,当蜂卵比为1:100、2:200、4:400、6:600、8:800时,未被寄生的寄主卵的百分比分别为52.8%、67.2%、63.2%、53.6%和51.2%,含1头寄生蜂1龄幼虫的寄主卵的百分比分别为47.2%、32.8%、36.8%、46.4%和48.8%;多头雌蜂在寄主数量不足条件下,当蜂卵比为2:20、3:21、4:20、7:21、20:20时,夜蛾黑卵蜂的寄生率分别为60.0%、83.0%、95.0%、94.0%和96.0%,过寄生率分别为11.0%、38.0%、64.0%、73.0%和92.0%;单粒寄主卵内寄生蜂1龄幼虫的平均数量分别为0.4、0.6、1.1、1.3和2.1头,最大数量分别为3.0、4.0、5.0、6.0和12.0头。结果表明,夜蛾黑卵蜂具有自体和异体寄生识别能力;单头雌蜂的过寄生率与寄主数量无关;多头雌蜂在寄主数量充足的条件下,不会产生过寄生;但在寄主数量不足的条件下,随着蜂卵比升高,寄生率、过寄生率、单粒草地贪夜蛾卵内寄生蜂1龄幼虫的平均数和最大数均随之增加。蜂卵比为4:20时寄生率高,过寄生率低,内部竞争低,是较为合适的接蜂比例。

关键词: 夜蛾黑卵蜂 草地贪夜蛾 种内识别 过寄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适抗病杂交稻品种福两优1376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 2024

摘要:福两优 1376 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 133S为母本、福恢 776 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稻品种,具有适应区域广,不易倒伏,分蘖数多,谷粒饱满丰盈、颜色鲜亮,转色快,品质优,中抗稻瘟病等优点,2020 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福两优 1376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广适 抗病 福两优1376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强度对黄精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确定黄精幼苗健壮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以26号、83号、91号3个品系黄精组培苗为实验材料,以2 000 lx为对照,设计4 000、6 000、8 000、10 000、20 000 lx光照强度,检测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光照对不同品系黄精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当光照强度在6 000 lx时生长最好,根长相对较短,26号、91号的根数最多;83号地上与地下部分鲜重比先升高后降低。3个品系组培苗折干率受光照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光照强度大于8 000 lx折干率显著增加。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组培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升高降低再升高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91号品系叶绿素呈单峰变化趋势,当光照强度为6 000 lx时,叶绿素(a+b)含量最高;26号品系叶绿素含量呈“V”形变化趋势,光照强度为20 000 lx时含量最高;83号品系呈倾斜的“N”形变化趋势,也在光照强度达20 000 lx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光照强度达6 000 lx时能提高黄精种苗质量,26号品系黄精在强光环境下适应性较强。

关键词: 黄精 光照强度 生长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委副书记罗东川到水稻所调研种业工作

福建稻麦科技 2024

摘要:2024年2月20日,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调研种业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慰问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等水稻科研一线科技人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工作要求,以开年即冲刺的工作姿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稻宓香优1902直播旱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24

摘要:水稻旱种是近年为适应农业生态条件而发展出的一种新兴的节水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的明显优势。总结了宓香优1902在永春县旱种的产量、生育特性和农艺性状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宓香优1902 直播旱种 产量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典型丘陵山区不同海拔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中国农技推广 2024

摘要:探究福建省不同海拔的耕地土壤养分性状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养分性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科学施肥及农业绿肥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对8个设区市2 382个耕地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性状指标测定,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提高,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有效锰、有效铜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pH、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硼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海拔高度呈"U"形关系;有效铁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海拔高度呈倒"U"形关系;有效锌、有效钼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出无规律变化,与海拔高度无相关关系.

关键词: 福建 耕地 海拔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