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黄瓜幼苗耐低温性与叶片光合、Rubisco酶活力关系的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本试验以耐低温黄瓜品种津优35号和不耐低温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研究了黄瓜幼苗耐低温性与叶片光合、Rubisco酶活力的关系,旨为越冬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结果表明,耐低温品种在低温逆境条件下生长势较强,叶绿素分解少,光合速率和Rubisco酶活力较高,这些指标都可作为黄瓜低温耐受性评价指标。

关键词: 黄瓜 耐低温 光合 Rubisco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0%氟环唑WG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现代农药 2015

摘要:为评价氟环唑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性,并建立其使用规范,对氟环唑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氟环唑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氟环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麦秆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6~26.9 d、6.3~24.0 d;在麦粒、麦秆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2~0.818mg/kg、0.002~2.400 mg/kg、0.002~0.411 mg/kg。采收间隔期为30 d时,氟环唑在麦粒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MRL值(0.05 mg/kg),符合标准要求。

关键词: 氟环唑 小麦 土壤 气相色谱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施氮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区施氮135kg/hm2(T1)、270kg/hm2(T2)、405kg/hm2(T3)玉米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CK)提高24.28%、44.39%和46.7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T1、T2、T3每千克N增产量分别为10.33、9.44、6.63kg;养分平衡结果显示,CK、T1氮素亏缺,T2稍有盈余,T3大量盈余;氮肥利用效率T2最高为19.9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342.7kg/hm2。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质量分数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大而升高,T1、T2、T3与CK相比分别增加82.9%、181.8%及320.5%,且各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cm以下各处理硝态氮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硝态氮质量分数均表现随使用量越大值越高。0~8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T1、T2、T3与CK相比分别增加65.6%、161.1%、285.7%;回归分析表明,硝态氮累积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滨海盐碱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量,以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玉米 氮肥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环唑和嘧菌酯在玉米田中的残留及消解行为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8.7%丙环唑·嘧菌酯悬乳剂在玉米田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进行了研究。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按照1.5倍推荐剂量(a.i)294 g·hm~(-2)施药,丙环唑和嘧菌酯在玉米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3~4.7 d和4.2~7.4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1~9.0 d和5.5~10.2 d。在玉米收获期时,丙环唑和嘧菌酯在玉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及日本《肯定列表》所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关键词: 丙环唑 嘧菌酯 玉米 残留 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自发气调包装膜对鲜食大豆保鲜效果的比较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于鲜食大豆采后贮藏保鲜的自发气调保鲜包装材料,研究微孔膜和不同厚度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在冷藏(0.0±0.2)℃期间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微孔膜相比,PE膜包装对鲜食大豆具有更好的自发气调保鲜效果,O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16%~17.5%,CO2体积分数平衡值为4.3%~5.8%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延缓腐烂进程,降低质量损失率,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保持鲜食大豆的水分和色泽。采用0.03 mm和0.05 mm PE膜包装的鲜食大豆无腐烂保鲜期达50 d,鲜食大豆腐烂率比微孔膜包装降低11%。综合来看,0.03 mm PE膜包装鲜食大豆的保鲜效果最好,适合于鲜食大豆贮藏流通过程中的保鲜。

关键词: 鲜食大豆 自发气调包装 包装材料 贮藏保鲜

两种AM真菌对草莓产量和根系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供试材料为以色列引进的草莓品种S3,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接种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 forme,简写成G.v)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写成G.m))对草莓果实产量及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AM真菌均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草莓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G.m的促增效果比G.v促增效果显著。两个菌种混合使用比一个菌种促增效果更显著,其中,G.m和G.v菌土各16g的混合处理对草莓根系和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强,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了61.86%,根系干鲜重分别增加72.95%、93.08%,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29.64%、44.4%,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草莓 单株产量 单果重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元回归的鲜食葡萄保鲜技术效果评估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落粒率、腐烂率和失重率作为鲜食葡萄损耗的评价指标,系统分析了鲜食葡萄保鲜技术效果的形成过程,应用多元回归方法综合评估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6种保鲜技术以及冰温环境对鲜食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气调、保鲜膜、SO2气态处理、CT-2保鲜剂、简化包保鲜剂、1-MCP气态处理以及冰温均能有效抑制果实损耗,其中气调、冰温环境和2种保鲜剂对鲜食葡萄的3个损耗指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气调、保鲜剂和保鲜膜对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影响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其中保鲜膜的作用效果十分微弱;保鲜剂对果实质量损耗的浓度效应十分明显,浓度过大会损伤果实组织、增加损耗,而与SO2气态处理的联合使用会增强对果实损耗的降低作用;1-MCP主要在果实腐烂率的控制方面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 鲜食葡萄 保鲜效果 评估 多元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级优质米常规粳稻新品种津稻179的选育与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津稻179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级优质米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株型理想、灌浆速度快、稳产性佳、熟色熟相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稻米品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5.1%,精米率76.2%,整精米率75.8%,粒长5.2 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6%,垩白度0.4%,直链淀粉含量18.0%,胶稠度80 mm,达到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于2012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 粳稻 一级优质米 津稻17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种杀菌剂对杨树锈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森林病虫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10种杀菌剂抑制杨树锈病病原菌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夏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药剂筛选的结果表明:对抑制夏孢子萌发毒力强的4种药剂是85%三氯异氰尿酸SP、40%嘧菌酯SC、1.8%辛菌胺醋酸盐AS和40%福美胂WP,其LC50依次为0.396,0.953,2.557,4.299 mg/kg;在田间杨树锈病发病后,使用40%氟硅唑EC 6000倍液、43%戊唑醇SC 4000倍液、45%咪鲜胺EW 1500倍液、40%苯醚甲环唑SC 3000倍液、40%嘧菌酯SC 2500倍液喷雾处理,间隔10 d,用药2次,第2次药后12 d防效92%~96%,可以高效控制该病为害。

关键词: 杨树锈病 松杨栅锈菌 杀菌剂 筛选 夏孢子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污水处理复配絮凝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应用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研究生物絮凝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采用2株高效絮凝菌,复配发酵制成生物絮凝剂,获得絮凝菌株发酵优化条件:最佳碳源和氮源为蔗糖和尿素,碳氮比为5:1,初始p H值为6.0,28℃培养48 h后的絮凝率可达87.4%。将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沉淀池工段,对CODcr和BOD5去除率分别为26.9%和17.6%,对SS去除率为79.4%,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微生物絮凝剂 复配 絮凝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