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杏鲍菇液体菌种制备条件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缩短杏鲍菇的制种和生产周期,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杏鲍菇液体菌种摇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60 g/L、葡萄糖2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VB10.01 g/L、蛋白胨3 g/L;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为12%、接种龄为培养4 d的菌种、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摇瓶转速为150 r/min、p H为6.0。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制备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美丽村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美丽村庄建设是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天津在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及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天津美丽村庄建设总体情况及亮点类型,剖析当前美丽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天津美丽村庄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丽村庄 村庄基础设施 村庄环境 天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提葡萄V_C含量的可见/近红外检测模型

食品与机械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红提葡萄VC含量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模型,并评价其应用价值,应用不同的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在不同特征波长区间内建立定标模型,讨论建模效果,并通过预测集样品验证最优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在全光谱范围内,应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结合一阶导数、5点平滑、加权多元离散校正(WMSC)处理得到的定标模型效果最优,交互验证标准差SECV为0.054 3,定标决定系数R2cv为0.920 2,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931 8,预测标准差SEP为0.050 0,残差平方和PRESS为0.188 0,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为3.640 0。故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红提葡萄果实VC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模型稳定且精度较高。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红提葡萄 VC 检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唐稻区国审粳稻品种情况及其系谱分析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

摘要:为推动京津唐稻区水稻育种进步,分析了2005-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的适宜京津唐稻区种植粳稻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情况及其品种系谱。结果表明,审定的26个品种包括19个常规粳稻、7个杂交粳稻,涉及45个亲本。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是京津唐稻区的主要育种方法。以喜峰衍生常规粳稻品种10个,以农林8号衍生常规粳稻品种5个。审定的杂交粳稻品种全部为BT细胞质三系杂交粳稻,所用6个不育系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屉锦A;7个恢复系中,以湘晴为骨干亲本衍生3个,以C57为骨干亲本衍生4个。

关键词: 国审 粳稻 系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漂烫处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对新鲜甜瓜进行漂烫处理,处理水的温度分别为常温(23.7℃)、50℃和65℃,浸泡时间1 min。甜瓜漂烫后沥干,放置在常温(23.7℃)条件下,每隔5天测定甜瓜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漂烫处理能很好的延缓甜瓜果实衰老,其中50℃漂烫的甜瓜品质最好。

关键词: 甜瓜 漂烫处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兽药企业的专利保护策略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自1987年颁布《兽药管理条例》以来,我国兽药企业的综合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生产日趋规范,但产能过剩,自主创新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1 685家兽药企业通过兽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验收,其中化药企业1 612家,生物制品73家,剂型重复严重,年生产总值达332亿元,销售额305亿元。1987-2010年,农业部三类以上新兽药628种,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水稻品种审定和应用概况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天津是典型的粳稻适宜种植区域,小站稻是享誉世界的优质稻品牌。自1986年实施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天津市共审定水稻品种97个,其中常规粳稻86个,杂交粳稻11个,为促进天津水稻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分析了1986—2013年期间天津市水稻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和种植区域布局等情况,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天津水稻育种和产业发展思路。

关键词: 水稻 审定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华北旱作潮土有机碳的平衡特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平衡特征对于更好的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培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旱作潮土为研究对象揭示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平衡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利用的培肥模式。【方法】以旱作潮土34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平衡,并通过相关分析分析土壤有机碳与施肥年限和作物产量的关系。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有机肥配施氮肥(NM)和秸秆配施氮肥(NS)处理。【结果】经过34年的不同培肥措施,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处理(NM、NS),施用化肥(N、NP、NPK)处理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分别平均增加52.9%,29.0%和11.1%;不同施肥模式下有机碳的盈余量差异显著,施肥的各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均有盈余,其中NM处理盈余量为C 6.61 t/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次是NS处理(C4.68 t/hm~2),不施肥处理盈余量最低,仅为C 0.21 t/hm~2,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旱作潮土有机碳的固定量与有机碳的投入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86**);碳投入的平均转化效率为8.5%,要维持土壤有机碳的平衡,每年有机碳投入量为0.04 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小麦(r=0.37**)和玉米(r=0.42**)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施肥处理(包括CK处理)土壤有机碳总体呈增加趋势,该地区旱作潮土有机碳仍具有一定的固碳潜力,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旱作潮土有机碳的最佳培肥措施,可以使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性增加,其次是氮磷钾肥配合施肥处理。

关键词: 旱作潮土 长期施肥 碳投入 土壤有机碳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结合ε聚赖氨酸对贮藏期间蓝莓生理品质的变化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对经ε-聚赖氨酸处理的蓝莓在冰温贮藏期间的生理品质的变化,探讨冰温结合ε-聚赖氨酸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实验选取浓度为100、300、500μL/gε-聚赖氨酸处理蓝莓,在70d贮藏期中每10d测一次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直接冰温贮藏蓝莓相比,冰温结合ε-聚赖氨酸的处理对延缓蓝莓的腐烂、抑制VC和花色苷的减少、保护蓝莓果霜均有明显效果,并且抑制了蓝莓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对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也有很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经300μL/gε-聚赖氨酸处理的效果最优。说明冰温结合ε-聚赖氨酸处理贮藏的效果优于直接冰温贮藏。

关键词: 蓝莓 冰温贮藏 ε-聚赖氨酸 生理品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迟眼蕈蚊对2种常用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及抗性回复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采用药液滴定法检测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对辛硫磷和吡虫啉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田间种群对辛硫磷、吡虫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辛硫磷的抗性水平明显高于吡虫啉;经脱毒饲养,韭菜迟眼蕈蚊对辛硫磷和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辛硫磷相对更为敏感。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杀虫剂 选择压力 抗药性 抗性回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