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对玉米干酒糟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发酵条件研究
《饲料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玉米干酒糟(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前后玉米DDGS氨基酸含量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usis,CCA)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氨基酸与发酵参数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发酵前与发酵后玉米DDGS中Lys、Ser、Gly和Val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猪日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Lys受接种量影响较大,且呈正相关关系;并确定试验最优发酵参数:p H=9,接种量3 ml,温度为25℃,发酵时间48 h,为进一步研究发酵玉米DDGS的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温室监控系统中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扩展的设施温室监控设备,深入研究无线网络构成,从而优化网络结构、降低组网难度、提高组网效率;采用MSP430F149为核心的处理器;采用CC2530射频芯片实现无线传输;提供多种协议接口方便传感器的扩展,给出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传感器的选型和指标参数;由设计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作为WSN中的全功能设备同时充当路由节点,搭建了MESH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经测试,通过硬件设计及网络结构搭建,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组网快捷、数据传输可靠性高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无线传感器节点在设施温室监控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菇渣、草炭、蛭石混合基质化处理产物对番茄苗期发育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菇渣、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化处理产物对番茄苗期发育特性的影响,将菇渣经基质化处理后,与草炭、蛭石原料复配进行番茄基质育苗试验,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33%,50%,67%,于播种后25,45,65 d对番茄幼苗成活率及发育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复配基质处理T1、T2和T5番茄幼苗的成活率均为100%,高于CK 3.3%,处理T3和T4的番茄幼苗成活率分别低于CK 23.4%和33.4%。对45 d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根系的发育指标进行比较,T3和T4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CK,也显著低于T1、T2和T5。但随着番茄幼苗发育至65 d,T3、T4根长指标显著高于CK,株高和茎粗指标与CK基本无显著差异,T1、T2和T5茎粗和根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株高指标高于CK。研究表明,T1处理(菇渣∶草炭∶蛭石=1∶1∶1)培育幼苗的各项发育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的幼苗,随着复配基质中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增高,对番茄幼苗发育初期根系的发育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在番茄幼苗发育后期,增加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可以显著促进番茄幼苗根系的发育,提高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抗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3种病害的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进行聚合抗3种病害的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用含有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BG152和含有抗稻瘟病Pi-1基因的R118分别与含抗条纹叶枯病Stvb-i基因的花育409进行有性杂交,共获得聚合双抗抗病基因的F0种子分别为180,105粒;鉴别真杂种后彼此再杂交,获得复交F0种子1 398粒。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出聚合抗3种病基因的杂合型单株52株,从中选择田间无病害的进行花药培养,经H0自然加倍,获得双倍体花培植株378株。经PCR检测,筛选出聚合3种抗病基因的花培H1株系14个;对其H2植株进行重复PCR与抗病鉴定,获得聚合3种抗病基因的花培材料所含的抗病基因能稳定遗传,抗病性鉴定有10份均表现为抗(R),且高效表达抗病。最后对水稻花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库方式对冰温贮藏蓝莓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蓝莓货架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出库方式对冰温贮藏后的蓝莓货架期间的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将冰温贮藏40d后的蓝莓,分别采取4℃放置24h和4℃放置12h后转入10℃放置12h这两种出库方式驯化蓝莓。随后在蓝莓货架期间每2d测一次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直接出库的蓝莓相比,逐步升温的出库处理对延缓蓝莓的腐烂、抑制VC和花色苷的减少、保护蓝莓果霜均有明显效果,并且抑制了蓝莓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对过氧化氢酶CAT和脂氧合酶LOX活力也有很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经4℃放置12h后转入10℃放置12h处理的效果最优。说明相对于直接出库组,经逐步升温的出库方式处理的蓝莓在货架期间的品质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麦区引种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5气象条件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初步探明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5在东北春麦区的品种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分析2009—2011连续3年天津武清地区津强5整个物候期的气象特征,总结津强5的生育特点,预测东北春麦区满洲里、通辽、赤峰和锦州4地津强5的引种可能性。利用欧几里德距离公式,计算上述4地与天津武清点在津强5适种期期间的气候距离系数,明确4地的引种相对可能性。结果发现,津强5出苗需要178.1℃以上的活动积温,温度积累593.1℃完成抽穗,温度积累913.2℃、光照积累282.9 h才能够正常成熟;津强5能够在满洲里、通辽、赤峰和锦州4个地区完成整个生长周期,距离系数分析表明锦州地区引种的相对可能性最高,通辽和赤峰次之,满洲里的相对可能性最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冬枣中多种元素的含量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采用微波消解冬枣样品,建立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同时测定冬枣中钠(Na)、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镍(Ni)、钼(Mo)、铅(Pb)、镉(Cd)、铬(Cr)、砷(As)、硒(Se)等15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9~0.62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41%~5.78%。通过苹果标准物质(GBW10019)的验证,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适合于冬枣中15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冬枣 微量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鲜剂不同组合对袋内SO_2积累及葡萄保鲜质量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剂型及包装形式、不同扎眼工艺、放置高分子吸水纸垫及其组合,形成6种保鲜处理方式,在-1~0℃条件下对无核白葡萄进行贮藏,研究贮藏期间不同保鲜剂组合对袋内SO2积累量及无核白葡萄保鲜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剂型保鲜剂及其组合对果肉SO2残留量、果柄耐拉力、果实汁液p 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率、漂白率、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5 kg包装的无核白葡萄,放入CT2号保鲜剂5小包+免扎眼保鲜剂1小包效果最好,在贮藏50 d后,果柄耐拉力为2.44 N,果实汁液p H值为3.4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16%,在贮藏105 d后,果肉SO2残留量为10.21 mg/kg,残留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且腐烂率、漂白率、落粒率均较低。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二氧化硫(SO2) 残留量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特色无核葡萄品种规范性贮藏保鲜技术
《保鲜与加工 》 2015
摘要:介绍无核白(Thompson Seedless)、克瑞森无核(Crimson Seedless)和火焰无核(Flame seedless)三个特色葡萄品种的果穗果实特征特性及贮运特征特性,提出三个无核品种葡萄的规范性贮藏工艺技术和独特保鲜技术,旨在为我国无核品种葡萄的产业化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处理对红乳葡萄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红乳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鲜处理对红乳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处理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小葡萄储藏期间的掉粒、腐烂,减缓果柄耐拉力和果实硬度的下降;能够有效地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减少,较好保持葡萄的外观和品质。并且,能有效抑制葡萄PPO活性,保持POD活性,减缓葡萄的衰老氧化进程。其中以处理Ⅲ即SO2熏蒸+8包CT2保鲜剂处理对红乳葡萄贮藏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