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种质资源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江浙地区不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潮丰(CF)、蓝天(LT)、源泉A(YQA)、源泉B(YQB)、嘉丰(JF)、南太湖(NTH)等6个江浙地区养殖群体和1个泰国正大(ZD)引进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1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7个群体均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0.7,遗传多样性大小排序为ZD>YQA>YQB>JF>LT>NTH>CF;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结果显示,泰国正大与江浙地区各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Fst介于0.101 45~0.123 48之间;江浙地区群体除NTH与CF群体间为中等程度遗传分化(Fst=0.050 98)外,其余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介于0.015 71~0.040 99之间。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个体内和群体内个体间,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2.10%。依据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泰国正大群体独占一支,江浙地区6个群体聚为另一支。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被划分为2个理论群,江浙地区6个群体为一个集群,泰国正大群体为一个集群。该研究不但揭示了江浙地区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而且也为罗氏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信息。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杨梅素对煎烤鱿鱼片贮藏过程中氧化三甲胺降解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贮藏鱿鱼制品中甲醛含量和提高鱿鱼制品的贮藏品质,本研究以未加二氢杨梅素的鱿鱼制品为对照,将用质量分数0.2%二氢杨梅素浸泡并烤制的鱿鱼制品在25℃条件下贮藏。以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含量、甲醛含量、二甲胺含量、三甲胺含量、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特性、气味和水分变化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二氢杨梅素对鱿鱼制品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二氢杨梅素处理能增强鱿鱼片贮藏过程中的持水性,同时有效延缓煎烤鱿鱼片褐变反应,改善鱿鱼片的颜色变化,降低脂肪氧化程度,提高产品的硬度及弹性,延缓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不良挥发性气味的生成并且抑制TMAO降解,减少甲醛的生成。因此二氢杨梅素能很好地保持煎烤鱿鱼片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氧化三甲胺 煎烤鱿鱼片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圆舵鲣栖息地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圆舵鲣(Auxis rochei)是南海外海最具开发潜力的小型金枪鱼之一。根据2013—2019年南海区灯光罩网调查数据,结合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ea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height, 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 CHLA)数据,采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原理,以标准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ect, CPUE)作为栖息地质量高低的指标,建立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模型,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圆舵鲣栖息地的影响及栖息地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南海圆舵鲣渔场SST、SSH、CHLA因子的最适值分别为28.6℃、81.0 cm、0.11 mg/m3。对不同海洋环境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别与CPUE建立适应性指数模型,各模型R2均大于0.8,模型解释度较好。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对模型权重系数进行分析,SST的系数为0.26,SSH系数为0.52,CHLA的系数为0.22,表明SSH对栖息地的影响最大。采用2019年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准确度均超过75%,模型预测准确。

关键词: 圆舵鲣 南海 海洋环境 权重系数 CPUE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评价

生态毒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拒马河是北京周边具有独特生物多样性的河流,目前面临很多水生态环境问题。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是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和10月,在拒马河北京段设置9个采样点,利用地笼和刺网进行调查,共获得鱼类样本2 001尾,隶属于4目9科。根据采样情况,初步设置了5大类21个初选指标,经过对指标完整性、相关性和取值范围分析,筛选得出6个评价指标:鱼类总物种数(M1)、鲤科占总种数的百分比(M3)、中上层鱼种类数百分比(M9)、杂食性鱼类种类数百分比(M13)、产粘性卵鱼类种类数百分比(M19)和鱼类总个体数(M20),构建了适用于拒马河的F-IBI指标体系,运用该体系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将F-IBI与几个主要水环境参数和拦河坝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整体处于较差水平,F-IBI与水质理化因子无显著相关性,与参数"采样点与上游最近拦河坝的距离"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拒马河北京段河流健康指数的关键影响因素不是水质理化因子,可能与拦河坝导致的河流片段化有关。

关键词: 鱼类组成特征 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河流生态健康 拒马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蛤的种质、养殖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蛤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的滩涂及河口地区,在中国已开展了广泛的养殖和浅海增殖.本文从青蛤的基因组学、系统分类、种群多样性、遗传发育、苗种繁育、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和营养及药用价值方面,系统地综述了青蛤的种质资源发掘、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并就野生资源的保护与评估、育苗技术与良种选育、绿色高效养殖与碳汇渔业以及营养价值与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青蛤;种质资源;繁殖发育;养殖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辐照对蚌肉的保鲜效果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辐照对蚌肉的保鲜效果,分别设置气调比例为A组:100%CO2、B组:70%CO2+30%N2、C组:50%CO2+50%N2、D组:30%CO2+70%N2和E组:50%CO2+30%N2+20%O2,气调包装后使用5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处理后蚌肉进行冰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辐照能较大程度抑制蚌肉冰藏中微生物的增长,减少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产生,同时气调包装能有效减缓由于电子束辐照引起的脂肪氧化,降低蚌肉中TBA值。各气调包装组结合电子束辐照比对照1组分别延长了冰藏蚌肉货架期17、17、15、13和16 d。在CO2含量高于50%时,对蚌肉的保鲜效果相差不大(p>0.05),且20%O2的存在,可提高蚌肉的色泽度,改善感官品质。综合考虑,50%CO2+30%N2+20%O2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对蚌肉的保鲜效果较优。

关键词: 气调包装 电子束辐照 蚌肉 保鲜效果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评估北部湾大头白姑鱼资源状况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头白姑鱼(Pennahia macrocephalus)是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种群之一,研究其资源状况对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06—2014年北部湾大头白姑鱼生物学数据,通过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estimation method, LBB)估算大头白姑鱼的渐进体长(L)、相对自然死亡率(M/k)、相对捕捞死亡率(F/k)、相对总死亡率(Z/k)、最适开捕体长(Lcopt)、开发率(E)和相对生物量开发指标(B/B0)。结果表明,2006—2014年北部湾大头白姑鱼的平均L为265 mm,平均Lcopt为157 mm,M/k、F/k和Z/k分别为1.39、3.58和4.96;Lcopt呈上升趋势,而L呈下降趋势。目前大头白姑鱼E较高(0.58),B/B0小于0.5,表明当前北部湾大头白姑鱼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关键词: 大头白姑鱼 种群参数 数据有限 长度频率 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 北部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淡水渔业发展战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借鉴日本淡水渔业的先进发展经验,对日本淡水渔业制度、相关法律以及战略(内向型、外向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渔业发展战略向名优水产养殖品种(鳗鱼)和贸易品种(锦鲤)转移,并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厘清了养鳗是维持日本淡水养殖产业的关键,同时通过日本生态修复措施保住了部分国内鳗鱼供给。日本政企联合实施锦鲤出口型战略,中国购买力为日本锦鲤养殖业注入活力,亦带动了新泻县的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日本淡水渔业内部结构性衰退是使淡水渔业产量下降的真正原因,日本淡水渔业发展战略为中国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本 淡水渔业 发展 战略 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胁迫对大鳞鲃抗氧化酶和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盐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抗氧化系统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NaCl盐度组(3、6、9和12 g/L)和1个淡水对照组,检测分析了不同盐度胁迫下曝露3、6、12、24、48、96 h和7 d大鳞鲃肝、肾和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清中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相同盐度胁迫下,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ACP、AKP、GSH-Px抗氧化酶的活力、MDA含量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胁迫开始24 h内各指标达到峰值,并在48 h开始逐渐趋于平稳;胁迫初期,相同曝露时间,大鳞鲃的肝、肾和鳃组织中3种抗氧化酶活力、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含量均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大鳞鲃在盐度胁迫过程中,ACP、AKP活力和MDA含量在肾组织的范围分别为1.42~2.15U/gprot、1.01~1.87金氏单位/gprot和13.05~57.27nmol/mgprot;肝组织中分别为1.27~1.96 U/g prot、0.31~0.86金氏单位/g prot和17.02~55.98 nmol/mg prot;鳃组织则为0.98~1.96 U/g prot、0.13~0.84金氏单位/g prot和8.33~53.93 nmol/mg prot,肾组织中ACP、AKP活力和MDA含量均高于肝、鳃组织;而GSH-Px的活力在肝、肾和鳃组织的范围分别为44.41~114.77、16.52~67.59和9.07~48.00活力单位,肝组织中GSH-Px活力显著高于肾和鳃组织.此外,血清皮质醇在盐度胁迫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97.00~355.50 ng/L.综上所述,在12 g/L的高盐胁迫下大鳞鲃通过自身调节,各项指标仍可恢复正常,表明其对盐度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大鳞鲃 抗氧化酶 皮质醇 盐度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拖网网板性能与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

渔业现代化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拖网网板是应用于拖网渔具以扩张网口的重要渔具构件,一直以来在海洋捕捞拖网作业中备受关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国家(地区)文献分布、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拖网网板的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国内外拖网网板研究应用方面的发展动态与研究焦点.此外,还针对影响网板性能的设计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根据网板性能的研究与试验方法,分析对比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基于拖网渔业与装备技术的发展,结合网板性能的研究成果,提出网板应用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即网板结构智能化调控技术与网板新材料应用技术,为拖网网板的性能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拖网 网板 水动力性能 文献计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