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老虎聚合果的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老虎"湘黑-0701"聚合果为材料,分别研究其果皮、果肉果汁、种子和果芯4部分主要营养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聚合果中果皮占比(42.52%~47.75%)最大,果肉果汁占比(35.23%~37.77%)次之。黑老虎种子在聚合果中占比(7.55%~11.26%)小,但灰分(7.25%)、蛋白质(11.24%)、粗脂肪(22.20%)均为最高,且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尤其锰(90.573 mg/kg)、锌(9.675mg/kg)含量丰富;种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4.78%,其中C18:2(亚油酸)高达60.30%;组成也较为丰富;种子中的游离多酚(23.69 mg/g)、结合酚(6.90 mg/g)、总多酚(30.59 mg/g)和总黄酮(30.54 mg/g)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黑老虎种子是一个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健康食品原料;果皮皮厚(1.11~2.59 mm)、生物碱(3.20 mg/g)和花色苷(8.89 mg/g)含量高,宜从功能果脯蜜饯的角度去开发;而果肉果汁则可从特色饮料角度去开发。种子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高,则可从油脂、功能产品方面去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菠萝使用农药登记现状及对策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菠萝是热带特色小宗作物,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较多。截至2020年8月20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产品41 579个,其中登记在菠萝上使用的农药产品26个,仅占0.06%;而这26个产品中,有22个(占84.62%)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4个(占15.38%)是除草剂,可见菠萝上符合规定使用的农药产品极其匮乏。本文根据广东和海南菠萝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近年来菠萝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研究进展;并以中国农药信息网作为农药登记数据来源,分析同类病虫害登记使用农药品种的有效成分、毒性、剂型等情况,分析菠萝病虫害防控使用农药产品需求,为开展特色小宗作物——菠萝农药登记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人工湿地研究计量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了解国内外人工湿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数据依据与参考。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2019年间人工湿地相关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R语言软件bibliometrix分析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统计范围内,人工湿地研究领域刊文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Ecological Engineering》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刊物,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由Vymazal于2007年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文章;中国、美国与西班牙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位列世界前三,而德国赫尔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及人工湿地运行表现始终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研究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麒麟三华李"在广东省武江区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 》 2021
摘要:武江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西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常年有霜冻,日夜温差大,是广东省内少数适宜发展落叶果树的地区之一。2013年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三华李新品种"麒麟三华李",在武江区龙归镇开展试验试种,并结合多年的引种实践从建园栽植、土壤和水分管理、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武江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指导,促进该地区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孢子粉和大豆异黄酮对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110~140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10日龄文昌母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周期30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试验期满后,测定试鸡生长性能,采集试鸡血浆、胸肌样品,测定血液与胸肌抗氧化指标、胸肌肉质性状、肉感官评定及货架期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大豆异黄酮组试鸡的生长末重与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降低(P<0.05);2)灵芝孢子粉显著提高试鸡胸肌宰后24h的pH(P<0.05)、降低剪切力(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胸肌宰后45min的a*值(P<0.05),提高胸肌宰后24h的L*值和pH(P<0.05);3)灵芝孢子粉组试鸡的肉汤鲜味评分显著提高(P<0.05);4)灵芝孢子粉可显著降低文昌鸡胸肌宰后24h的丙二醛(MDA)与宰后45min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试鸡胸肌宰后45min和24h的MDA含量(P<0.05);5)饲粮添加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了文昌鸡血浆MDA含量(P<0.05),灵芝孢子粉还增加了血浆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500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均可提高文昌鸡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品质。二者比较,500mg/kg灵芝孢子粉作用更优。
关键词: 文昌鸡 灵芝孢子粉 大豆异黄酮 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肩绿盲蝽外生殖器及其感器的超微结构
《环境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是稻飞虱重要天敌之一.为分析黑肩绿盲蝽成虫生殖器上与生殖有关的感器类型,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黑肩绿盲蝽雌成虫交配孔和产卵器,雄成虫交配器感器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雌成虫交配孔有毛形感器Ⅱ(TSⅡ)和锥形感器Ⅱ(BSⅡ)2种感器;产卵器上有毛形感器Ⅰ(TS Ⅰ)、刺形感器(CHS)、凹状感器(DS)、锥形感器Ⅰ(BS Ⅰ)等4种感器;雄成虫交配器上有毛形感器Ⅰ(TS Ⅰ)、二叉状感器(DIS)、刺形感器(CHS)、凹状感器(DS)、钟形感器(CAS)、栓锥形感器Ⅰ(SS Ⅰ)、栓锥形感器Ⅱ(SSⅡ)和腔形感器(CS)等8种感器.研究结果为揭示黑肩绿盲蝽外生殖器上感器在其交配和产卵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化肥施用效率,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一次性基施化肥100%用量(TCF100)、一次性基施化肥80%用量(TCF80)、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100%用量(WCF100)、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80%用量(WCF80)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施化肥60%用量(WCF60)共6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农艺性状、匍匐茎特性、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0%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方式下,WCF80处理的株高和匍匐茎数较WCF100分别显著增加15.32%和33.3%;氮肥偏生产力(PFPT、PFPC、PFPTN、PFPCN)分别显著增加13.93、21.54、44.75、64.63 kg·kg-1。等量养分下,WCF80处理的产量较TCF80处理显著增加11 267.38 kg·hm-2,且马铃薯的株高、分枝数、生物量、块茎干物质积累、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pH均显著增加。化肥减施后更符合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减肥20%的TCF80和WCF80处理块茎中氮含量分别比TCF100和WCF100处理减少了19.87%和10.20%,而马铃薯地上部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9.55%和46.15%,化肥减施后地上部氮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氮素循环利用和下茬作物的氮肥减施,为广东省合理使用化肥和发展绿色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生物农药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研究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大害虫。本文研究了种子丸粒化包衣、拌土撒施和叶面喷雾3种施药方式下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对为害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chinensis var.utilis的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苏云金杆菌G033A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进行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的菜心,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6.71和9.93,显著低于对照(31.79);拌土撒施处理的菜心,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19.34和24.17,显著低于对照(65.53);叶面喷雾处理后第3、5、7天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58.95%/52.37%、69.56%/64.04%和81.12%/70.09%。本研究探索了菜心生产中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将为菜心生产过程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苏云金杆菌G033A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菜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配施减量化肥对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F2)和两个不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3、F4),共5个处理,分析比较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对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的响应。【结果】与习惯施用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化肥(16.67%、33.33%、58.33%和75%)可提高土壤中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蕉柑产量4.4%12.1%,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降低总酸含量。其中,在施用等量有机无机配方肥(等量化学氮)情况下,不施用钙镁磷肥F3、F4处理土壤速效磷、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降低,产量比F1、F2处理分别下降3.1%、2.2%,但仍比对照增产9.0%、4.4%,F3、F4处理能更有效改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指标,而F3处理综合效果优于F4处理。【结论】有机无机配方肥替代化肥是蕉柑园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从兼顾蕉柑产量、品质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试验区目前蕉柑减少钙镁磷肥投入是可行的,施肥以50%有机养分替代无机养分(包括钙镁)为适宜的替代比例。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方肥 蕉柑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化肥减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