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基于专利分析的智慧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在智慧农业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农业产业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智慧农业的边界和发展阶段。基于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采用专利地图方法,对比了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上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技术创新生态环境;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农人培育培训。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框架 专利地图 技术创新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肇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敏感种群与田间种群对广东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和甲维盐6种药剂的抗药性.柑橘木虱田间种群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3%甲维盐微乳剂处于低水平抗药性,LC50抗性倍数分别为5.89倍、8.53倍和9.86倍;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推荐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措施,以延缓柑橘木虱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柑橘木虱;抗药性;浸叶法;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粮谷中茚嗪氟草胺及其代谢物

分析化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同时测定粮谷中茚嗪氟草胺及其4种代谢物(1-氟乙基三嗪二胺、茚嗪氟草胺-乙酸、三嗪-茚满酮、茚嗪氟草胺-烯烃)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离心分层后,取上清液进行净化.在优化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数据采集.5种化合物在2.0~2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7,在10、20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9.3% ~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1.2% ~6.0%.方法检出限为0.05~0.60μg/kg,定量限为0.15~2.00μg/kg.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回收率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快速分析测定粮谷中茚嗪氟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粮谷;茚嗪氟草胺;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藜芦醇及其代谢衍生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藜芦醇(3,4,5-三羟二苯乙烯)是一种生物活性强的天然多酚类植物抗毒素,能通过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为了提高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理活性,近年来白藜芦醇及其代谢衍生物的设计和合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机体代谢过程、白藜芦醇及其代谢衍生物的生物学功能、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促进白藜芦醇及其代谢衍生物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藜芦醇;生物学功能;动物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蚕业 2021

摘要:文章综述了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为今后蚕桑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蚕桑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生的前世今生

中国食品 2021

摘要:鱼生是日本的饮食文化代表之一,又被称为"刺身"、生鱼片,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可你知道吗,鱼生其实源于中国,后来才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在日本成为很受欢迎的食物。一、鱼生的前世我国的先人很早就开始食脍,"脍"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切得很薄很细的生肉,在秦汉以后,因牛、羊脍极为罕见,脍通常被人们用于单指鱼脍,后来又衍生出一个"鲙"字,专门表示生鱼片,早于日本吃鱼生的记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分析不同硒源调节黄颡鱼适应低温应激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基于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研究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低温(13℃)应激下黄颡鱼肝脏转录组和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硒源调节黄颡鱼适应低温应激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以5.7 g左右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亚硒酸钠(T1组)和酵母硒(T2组)的试验饲料,于养殖42 d后开展低温应激试验.结果显示:T2组黄颡鱼的增重率和存活率高于T1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亚硒酸钠相比,酵母硒显著提高了低温应激后黄颡鱼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及抑制与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P<0.05),并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肝脏转录组分析显示,T1组和T2组分别产生了140574638和139455508个高质量reads(clean reads),共筛选到14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6个基因表达量上调,71个基因表达量下调,表达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到蛋白质水解作用、水解酶活性、肽酶活性、肽链内切酶活性、羧肽酶活性、蛋白质代谢过程以及胰腺分泌、蛋白质消化与吸收、脂肪消化与吸收、花生四烯酸代谢、醚脂代谢等通路.这些通路中的硒蛋白M、磷脂酶A2、羧肽酶A1、类胰蛋白酶-1、胰凝乳蛋白酶样弹性蛋白酶家族成员2A等关键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通过RT-qPCR对上述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摄食酵母硒为硒源饲料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抗低温能力优于摄食亚硒酸钠为硒源饲料的黄颡鱼,酵母硒可能通过上调胰腺分泌、蛋白质消化与吸收、脂肪消化与吸收、花生四烯酸代谢、醚脂代谢等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提高黄颡鱼的抗低温应激的能力.

关键词: 硒;黄颡鱼;低温应激;信号通路;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了明确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蓝的安全性,于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施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99.5、250.5、300.0 mL/hm2,药后1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0.56%之间;药后3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说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有效控制甘蓝黄曲条跳甲对甘蓝的危害,建议在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施药,用药量为250.5~300.0 m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

关键词: 甘蓝;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田柚不同组织部位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目的 揭示沙田柚不同部位酚类物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 提取沙田柚油胞层、白皮层、囊衣和籽中游离酚和结合酚, 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含量, 单体酚组成和抗氧化活性, 并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确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沙田柚各部位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酚为主, 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变幅分别为2.01~13.28 mg GAE/g DW和3.79~15.2 mg RE/g DW, 油胞层和白皮层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囊衣和籽.从沙田柚各部位鉴定出柚皮苷、橙皮素、甜橙黄酮、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共 6 个单体酚, 柚皮苷是各部位中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且以白皮层中含量最高.沙田柚各部位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FRAP)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变幅分别为7.36~69.26 mmol TE/g DW和116.91~625.1 μmol TE/g DW, 甜橙黄酮是各部位发挥FRAP活性的重要成分, 而柚皮苷是各部位发挥ORAC活性的重要成分.结论 沙田柚副产物, 尤其是果皮(油胞层和白皮层),是天然酚类物质的来源.

关键词: 沙田柚;游离酚;结合酚;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经济林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果实品质。为了弄清广东省东莞地区葡萄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为该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8月果实采收后,选取该地区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采集土壤(0~20 cm)样品,测定分析了各个土壤样品的pH值和有机质、氮、磷、钾、钙、镁、锌、锰、硼、铜等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东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园的土壤pH值为3.42~6.72,有机质含量为8.4~35.7 g/kg;全氮含量为0.33~2.82 g/kg,碱解氮含量为66.25~461.76 mg/kg;全磷含量为0.57~1.81 g/kg,有效磷含量为34.74~282.51 mg/kg;全钾含量为8.55~25.39 g/kg,速效钾含量为115.0~497.5 mg/kg;交换性钙含量为56~589.2 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6.48~108.24 mg/kg;铁、锌、锰、铜、硼的含量分别为40.1~257.3、1.27~15.43、7.77~62.73、1.11~8.81、0.19~1.63 mg/kg。【结论】东莞地区葡萄园的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少,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氮素含量偏低,但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较高;钙和镁元素含量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部分葡萄园的土壤中缺乏硼元素;而磷、钾、铁、锌、铜、锰元素含量均处于高水平。在东莞地区葡萄园的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情况合理施肥,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适量施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葡萄园土壤 养分状况 广东东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