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药多酚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损伤预防作用研究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21
摘要:以质量分数5%的葡聚糖硫酸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研究山药多酚预防肠黏膜损伤的功效。采用组织病理学分析、蛋白印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等方法,观察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组织病理状态的改变,测定关键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山药多酚灌胃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山药多酚可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量,保护肠黏膜,下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8表达量,减少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抑制环氧合酶-2的表达,其中以240 mg/(kg·d)的山药多酚灌胃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山药多酚具有预防小鼠肠黏膜损伤的功效,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环氧合酶-2表达的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 山药多酚 葡聚糖硫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肠黏膜损伤 环氧合酶-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葚渣多酚提取物冻干粉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葚渣是一种潜在的多酚类食品功能成分,但其氧化和热降解稳定性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研究以副产物桑葚渣为原料,制备一种醇溶液提取物,添加冻干保护剂得到7种不同的桑葚渣多酚提取物冻干粉(P1~P7)。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冻干保护剂后的桑葚渣多酚提取物冻干粉的总酚含量(单独添加麦芽糊精组除外)及抗氧化活性均有所提高,但单体花色苷含量(表观)均显著降低(P<0.05),保护剂的包裹影响了花色苷的提取率,P5的保护效果较好,其次为P4、P7(麦芽糊精包埋组)。25℃贮藏1个月后未添加保护剂组的总酚含量、总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活性较初始分别下降了19.27%、18.16%、11.41%,麦芽糊精和乳清蛋白粉提高了其贮藏稳定性,且活性成分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更强。未添加保护剂组的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及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含量分别为(11.63±0.13)、(4.14±0.05)mg/g,较初始分别下降了26.72%、16.53%,P4、P7两种主要的花色苷单体的含量没有明显下降,稳定性较好。随着体外消化的进行,各组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微胶囊包埋组(P3、P6、P2)中花色苷保留率较高,提高了桑葚渣多酚提取物的消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小花蝽和黄蓟马的种群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南方小花蝽和黄蓟马在冬季蚕豆植株上的发生情况及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室内捕食控害能力,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盘拍法调查了蚕豆植株上黄蓟马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的种群密度;在实验室内用捕食功能反应法研究了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对黄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寻找效应及其自身密度对捕食黄蓟马的干扰反应。结果表明:黄蓟马在3月初达种群密度最大值18.2头/株,南方小花蝽种群高峰晚于黄蓟马19 d出现,在3月中旬达到最高峰3.4头/株;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的捕食效应受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影响,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功能反应模型,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分别为Na=0.5655N/(1+0.0193N)和Na=1.1864N/(1+0.0346N);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9.3头/d和34.3头/d;当猎物密度不变时,南方小花蝽成虫对黄蓟马的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平均捕食量随南方小花蝽密度升高而下降,其干扰反应方程为E=0.3009P-0.4290。南方小花蝽种群在野外蚕豆上种群对黄蓟马种群有跟随现象,其种群随着黄蓟马的增加而增长,在2―3月,蚕豆进入花期时黄蓟马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南方小花蝽对黄蓟马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可作为黄蓟马生物防治实践中重要的天敌资源加以研究和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英德红茶的品质比较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四种常见英德茶叶品种(A、B、C、D)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水溶性糖、茶黄素、抗氧化活性等营养指标以及茶叶质量感官评定,对四种茶叶之间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红茶茶多酚含量在14.53%~21.98%,水浸出物含量在29.57%~38.56%,氨基酸含量在2.85%~3.04%,茶黄素含量在1.57%~3.75%,其中A号茶叶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显著(p<0.05)高于C号和D号;C号茶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A号和B号;A号茶叶的茶黄素含量最高3.75%,B号茶叶的含量最低为1.57%;四种红茶儿茶素含量在9.95%~16.98%,其中具有茶汤滋味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占总含量的5.98%~9.21%;四种红茶提取物中D号的抗氧化能力最高,C号的抗氧化能力最低,且抗氧化活性与多酚类物质具有相关性。人工感官审评结果说明,四种红茶样品的滋味分属性特征不同,C号茶样在滋味、香气、叶底3个分属性上优于其他三种茶叶,其次是A号茶叶。总体来说,四种英德红茶尽管在生化成分含量和感官审评上具有差异,但均表现出英德红茶汤色红亮、甜香浓郁的特征品质,A号、C号茶叶具有更好的茶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提取物对快速型黄羽肉鸡运输应激后体重损失、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柑橘提取物对快速型黄羽肉鸡运输应激后体重损失、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母鸡3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柑橘提取物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柑橘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3 d.试验结束后,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每个重复选6只鸡进行运输应激试验,分别运输0、2和4 h,运输结束后进行屠宰取样.结果 表明:1)饲粮处理与运输时间对快速型黄羽肉鸡的体重损失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输2和4 h后柑橘提取物组的体重损失显著降低(P<0.05);运输时间显著影响体重损失(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体重损失越来越大(P<0.05).2)与对照组相比,运输0、2和4 h后饲粮添加柑橘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快速型黄羽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运输0、2和4 h后柑橘提取物组快速型黄羽肉鸡胸肌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运输2和4 h后柑橘提取物组胸肌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运输时间显著影响胸肌中的MDA含量和GSH-Px活性(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4)饲粮处理和运输时间对快速型黄羽肉鸡胸肌的45 min亮度(L?45 min)和45 min红度(a?45 min)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输0、2和4 h后柑橘提取物组胸肌的L?45min显著降低(P<0.05),而a?45 min显著升高(P<0.05);运输时间显著影响L?45 min和a?45 min(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L?45 min显著升高(P<0.05),而a?45 min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输0、2和4 h后柑橘提取物组快速型黄羽肉鸡胸肌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运输时间显著影响胸肌的剪切力(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剪切力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运输应激显著影响黄羽肉鸡的体重损失和肉品质,而饲粮中添加柑橘提取物可降低运输后黄羽肉鸡的体重损失,提高胸肌抗氧化能力,改善肉品质,缓解运输应激对黄羽肉鸡的影响.
关键词: 肉鸡;柑橘提取物;运输应激;体重损失;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基因Pi2的基因特异性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是一个对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基因,对于水稻的稻瘟病抗性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提高Pi2的选择效率,本研究根据高抗稻瘟病品种黄广油占与高感稻瘟病品种广陆矮4号在Pi2基因的第787位、第788位密码子上的变异GCA GGA/GTG TTA,基于竞争性等位基因PCR(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标记技术原理,开发Pi2的基因特异性KASP标记。对40个水稻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因特异性KASP标记可准确区分Pi2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型、感病等位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并且与抗病表型高度关联,是一种鉴定Pi2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的有效方法。F2分离群体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标记可在苗期检测育种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的等位基因型,不需要将育种材料种到病圃鉴定,可用于预测育种材料的稻瘟病抗性,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鉴定出了28个携带Pi2抗稻瘟病基因的广东水稻品种,并提供了可快速鉴定的分子标记,对提高品种培育效率,促进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抗稻瘟病基因 基因特异性标记 KASP标记 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土壤质量的改良剂修复镉污染稻田综合效果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DTPA浸提态Cd、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糙米Cd和稻谷产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判改良剂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改良剂施用量为6 000 kg·hm-2和7 500 kg·hm-2时,DTPA浸提态Cd含量分别减少10.5%和8.8%。当改良剂用量为6 000 kg·hm-2时,有机质含量减小6.3%;改良剂没有显著影响碱解氮、有效磷和CEC含量,但是显著提高了速效钾含量。当改良剂用量为1 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增加23.9%;当改良剂用量≥4 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且修复效率(RE)均超过40%。当改良剂用量为4 500 kg·hm-2时,稻谷产量增加18.7%。采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当用量为6 000 kg·hm-2时,改良剂修复Cd污染稻田的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改良剂 镉(Cd)污染稻田 修复效果评估 土壤质量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菜心、芥蓝研究现状与展望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菜心和芥蓝是广东省重要的叶菜类蔬菜,具有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和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蔬菜种类。广东省是菜心和芥蓝秋冬季节的主产区。随着我国北方夏季种植区域的扩大,消费者对叶菜类蔬菜商品性和品质的需求提高,对现有品种的产量、适应性、抗性和风味物质含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挖掘,广东省内各科研单位对菜心和芥蓝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促进了品种从常规种到杂交种的更替,也为未来分子育种打下了基础。而广东省菜心和芥蓝在实际生产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从品种本身特性和挖掘优异种质资源上进行突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提升品种在抗性、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不足。综述了广东省菜心和芥蓝的研究历史、种质资源收集情况、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现状,以期为广东省叶菜类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送嫁药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评价
《现代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送嫁药防治水稻稻水象甲试验,评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0 d,20%呋虫胺悬浮剂450、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9.07%、43.69%,4%二嗪磷颗粒剂22.5、45.0 k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57%、72.3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45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26%、94.27%;药后20 d,20%呋虫胺悬浮剂450、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5.37%、54.34%,4%二嗪磷颗粒剂22.5、45.0 k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92%、81.03%,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25、45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1.68%、63.51%.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用作稻水象甲的秧田送嫁药效果明显,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稻水象甲;送嫁药;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处理对苹果成熟、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苹果果实采后成熟、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Granny Smith'苹果果实为实验材料,将其进行外源ABA处理后置于20?℃贮藏(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纤维素酶活力、果胶甲酯酶活力、叶绿素含量、内源ABA含量、乙烯产生速率及乙烯生物合成基因(ACO1、ACO2、ACS1、ACS3)、苹果乙烯信号转导基因(ERS1、ERS2、ETR2、ERF3、ERF4、ERF5)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降低苹果果实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提高果实中的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促进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降低.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苹果乙烯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量(P<0.05).同时,参与苹果乙烯信号转导的ERS2、ETR2和ERF3、ERF4、ERF5表达量随着果实采后成熟明显增加,并且ABA处理组果实中的表达量总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苹果内源ABA的合成,提高苹果乙烯生物合基因和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促进苹果内源乙烯合成和乙烯信号的转导,加快苹果果实的采后成熟进程.
关键词: 苹果;乙烯;脱落酸;基因表达;果实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