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比例的乙醚合丙酮混和溶剂及酸处理的方法 ,对从高水分 (质量分数达 4 6 1% )菜子油脚中直接萃取磷脂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每克菜子油脚中加入 0 10m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的相同处理条件下 ,用混合溶剂萃取时 ,随着混合溶剂中丙酮比例的增加 ,油脂萃取率明显增加 ,残渣率明显减少 (P <0 0 5 )。在使用相同混合溶剂 (乙醚 :丙酮 =80∶2 0 )萃取的条件下 ,改变酸处理量时 ,随着酸处理量的增加 ,油脂萃取率下降 ,残渣率增加。酸处理量为 0 0 5ml·g-1时 ,磷脂萃取率达 2 7 9% ,比浓缩处理磷脂萃取率 (2 6 6 % )高 1 3个百分点。乙醇可溶物萃取率 ,随着丙酮比例的增加趋于减少 ,随着酸处理量的增加趋于提高。萃取液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遵循指数曲线模式 y =a +b(1-e-ct) (r>0 95 )。
关键词:
菜子油脚
磷脂
丙酮
盐酸
萃取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包膜尿素单个颗粒养分释放速率的检测方法 ,为包膜尿素的量化评价和科学施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包膜尿素
养分释放速率
测定
《分析科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液固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浸膏(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甲素含量的方法。用LichrospherC18色谱柱,以甲醇∶水=60∶40(V/V)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8nm。方法回收率为99.4%,变异系数为0.53%,方法快速,重现性及准确度能满足雷公藤浸膏中甲素含量测定的要求。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鄂麦 12的变异株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鄂麦 17(原代号 7175 3) ,2 0 0 2年 7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品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中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GB/T 1932 0 - 1998) ,且比对照鄂恩 1号增产 ,特别是子粒外观性状、吸水率、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性状 ,完全符合面粉加工企业的要求 ,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鄂麦17
选育
特征特性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B20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兼用型大麦新品种,2002年度通过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表现为丰产稳产,产量结构协调,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并对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麦
TB206
选育
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苏云金杆菌制剂和除尽以 (3 0∶1 2 )的比例混配防治甜菜夜蛾 ,跟单剂相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其增效作用可用共毒系数表示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除尽
最佳混配比例
共毒系数
《中国生物防治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5种不同苏云金杆菌菌株进行了菌株交叉混合摇瓶发酵试验和一种组合2 3t发酵罐中试,以及两个优势组合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的混合发酵试验。摇瓶试验获得两个优势组合为GC 91+58和94004+94001,其发酵效价分别为6476和6071IU/μl,晶体蛋白含量分别为0 526%和0 577%。发酵效价分别比GC 91纯培养提高50%和40%,晶体蛋白含量分别比GC 91纯培养提高24%和36%。两种组合在以豆饼粉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发酵水平分别达到5650和5800IU/μl,明显优于以棉籽饼粉为氮源的培养基。GC 91+58组合在2 3t发酵罐中试发酵效价和晶体蛋白含量达到4520IU/μl和0 467%。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混合发酵
培养基
发酵效价
晶体蛋白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保克乳油在贮藏柑桔上降解缓慢,半衰期为70d左右。按推荐用药量(500mg·L-1)处理柑桔,贮存14d后,在全果和桔肉中的施保克残留量均大大低于FAO/WHO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关键词:
杀菌剂
施保克
降解
残留
柑桔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混用 ,扩大了杀草谱 ,提高了防效 ,普遍表现增效作用 ,其中扑草净 +绿麦隆、拉索 +异丙隆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单用及混用处理均对玉米安全。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其中 72 %都尔乳油 90 0ml·hm-2 +2 5 %绿麦隆可湿性粉剂 30 0 0g·hm-2 的增产率最大 ,为2 1 4 6 %。
关键词:
玉米田
杂草
除草剂
混用
《湖北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禽流感病毒NP基因 ,设计并合成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 ,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套式PCR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能够用于检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核酸 ,最低能检测出 0 2pg的AIVRNA ;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应用于规模化鸡场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 ,淘汰带毒或隐性感染鸡群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P基因
逆转录套式PCR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