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土壤改良材料中有效微生物的检测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细菌类、真菌类、放线菌类等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对土壤改良材料中主要微生物菌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改良材料中起作用的有效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放线菌类、丝状菌类 ,它们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微生物 检测 土壤改良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远缘核质杂种的培育与育种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 30年的远缘杂交工作。通过染色体加倍、胚珠离体培养等技术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后代不孕性 ,成功获得了多个种间杂种和异源细胞质的质核杂种。通过进一步回交选育 ,获得了异源细胞质的抗虫种质T458、Q1 0 38及纤维品质优良的陆地棉种质J80 80、H80 8、H82 8等。育成了棉属 9个种 (种系 )细胞质同核系 ,为棉属细胞质的遗传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研究了同一细胞核背景下异源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中棉和异常棉胞质能显著提高陆地棉抗性。实现了陆地棉胞质的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在实现了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的基础上 ,进一步与海岛棉 71 - 74杂交 ,改良了恢复系。从陆地棉与异常棉的远缘杂交后代中 ,选育出哈克尼西棉基因组以外的、来自异常棉基因组的新恢复源。展望了棉花远缘质核杂种的应用前景 ,提出种间质核杂种的应用是棉花育种的新途径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核质杂种 培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概况与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育种技术 ,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概述了选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抗病虫棉的优系材料 ;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转基因棉花育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转基因棉 育种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城疫病毒HB 92株M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新城疫病毒(NDV)无毒耐热株(HB92株)M基因,将其克隆于PGEM-T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M基因长1 223个核苷酸,包含一个1 095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6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10株NDV M基因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8.4%~95.8%,氨基酸同源性为89.8%~95.3%,HB92株与V4株M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达95.8%).NDV M蛋白分子中有9对碱性氨基酸,在多肽的第117~120位有一个含4个氨基酸CKKS的特征性结构.这些结果为揭示NDV HB92株的分子生物学背景,了解NDV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变异机理,进而开发利用HB92株奠定了基础,也为将NDV另列为副粘病毒亚科的一个新属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质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诱变和离体草酸筛选抗菌核病材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菜华双 3号为材料 ,研究辐射诱变和离体草酸处理筛选抗菌核病材料的方法和技术。结果表明 ,用于离体筛选种子的辐照剂量以 40~ 12 0Krad为宜 ;用草酸处理60 Co -γ射线照射种子产生的试管苗 (一轮草酸筛选 ) ,或用草酸处理辐照种子及种子产生的试管苗 (两轮草酸筛选 ) ,获得 49株抗草酸小苗 ;未经辐射处理的种子均未筛选出抗草酸小苗。将抗草酸小苗离体叶接种核盘菌菌丝体 ,获得 9株抗 (耐 )核盘菌的小苗。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诱变 离体筛选 草酸 菌核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9311白叶枯病抗性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CSCD

摘要:以 9311为轮回亲本 ,以IRBB2 1为抗白叶枯病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和三次回交以及两次自交 ,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建立起具 4 4个株系的BC3F3群体。分别用连锁标记 pTA2 4 8和基因内STS标记MXA2 1对抗性基因Xa2 1进行前景选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全基因组的 2 4 8个SSR标记 ,进行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分析 ,获得 76个具多态性的SSR标记 ,用于背景选择。结果选到基因型背景回复到轮回亲本的 73 6 8% - 88 16 % ,且Xa2 1基因纯合的株系 4个 ,分别为M 0 71、M 0 82、M0 86和M 0 87。以Xa2 1的鉴别菌系菲律宾 6号小种PXO99接种鉴定表明 ,9311为感 (S) ,IRBB2 1为抗 (R) ,中选株系M 0 71和M 0 82的抗性与IRBB2 1相同 ,为抗 (R)级 ,M 0 86和M 0 87抗性略低于IRBB2 1,为抗到中抗(R/MR) ,这两个株系内单株之间抗性有差异。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 ,中选株系与轮回亲本 9311相似。以中选株系M 0 86与培矮 6 4S配制的F1和原组合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进行比较 ,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有了明显提高 ,综合农艺性状相似。论文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综合利用以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9311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晚杂金优133的优势表现及规范栽培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抓住天时地利 ,大力发展湖北的优质晚稻 ;针对品质较优、食味良好的金优 133垩白率出现变异的弱点 ,推行规范化保优栽培技术 ,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栽培

关键词: 杂交晚稻 金优133 优质 规范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人MCP和CD_(59)双基因小鼠的制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显微混合注射的方法制备转人MCP(膜辅因子蛋白)和CD59(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双基因小鼠,共注射478枚受精卵,移植于21只受体,其中14只受孕,8只受孕小鼠中途流产,从6只受孕小鼠获得18只仔鼠,经检测,其中9只仔鼠单基因阳性(50%),6只仔鼠双基因阳性(33.3%)。结果表明:通过显微混合注射的方法可以获得转人MCP和CD59双基因小鼠。

关键词: 小鼠 MCP基因 CD59基因 显微注射 转双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毒力测定

植物保护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测定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LC50 和LT50 ,结果表明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 1、5日龄虫 ,药后 4 8h的LC50 为 2 8 8~ 131 7μg/mL。甲胺阿维菌素对不同龄期幼虫毒性差异很大 ,药后72hLC50 值显示 5日龄比 1日龄大 8 3倍 ;药剂浓度相差 7倍 ,LT50 相差 3~ 5倍。

关键词: 农药毒理学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甜菜夜蛾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除草剂防除麦田葎草等杂草效果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每公顷麦田使用Mustang有效成分 1 84 0 0~ 2 30 0 0 g对草的防效为 92 33 %~ 94 2 1 % ,对草株高的抑制率为 75 51 %~ 90 32 % ;对牛繁缕的防效为 93 58%~ 97 74% ;对猪殃殃的防效为87 0 0 %以上 ;对婆婆纳防效低。麦喜对草的防效为 84 48%~ 86 76 % ,对牛繁缕的防效为 98 0 0 %左右。而巨星对牛繁缕的防效为 92 0 0 %左右。快灭灵、好事达和麦喜对猪殃殃的防效均达 90 0 0 %以上。

关键词: 除草剂 葎草 猪殃殃 婆婆纳 牛繁缕 防效 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