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肥中洛克沙胂

分析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串联紫外检测法检测有机肥中洛克沙胂的分析方法。选用20g·L-1K2HPO4作为提取剂,于60℃温度下超声提取有机肥中的洛克沙胂,采用MAX固相萃取柱净化。结果表明,采用Symmetry ShieldTMRP 18色谱柱,以含0.1%甲酸的0.05mol·L-1 KH2PO4∶甲醇=95∶5(V/V)溶液作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266nm检测,洛克沙胂的保留时间短,且可完全避开杂质峰的干扰;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介于81.14%~82.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7.0%,检出限为20μg·L-1。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有机肥中洛克沙胂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肥 洛克沙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炭疽病草莓新品种——‘申阳’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阳’是以‘久能早生’为母本、‘宝交早生’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炭疽病草莓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早熟丰产,果实圆锥形、整齐,第I、II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5 g,果形指数1.47;果面鲜橙红色富有光泽,果肉浅红色、肉细多汁、甜酸适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2%。高抗草莓炭疽病,较抗白粉病;育苗容易,适合上海及长江流域地区促成栽培。

关键词: 草莓 新品种 ‘申阳’ 优质 抗炭疽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青香软粳'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香软粳'是从‘南粳46'亲本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早熟晚粳新品种。多年试种示范及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高95 cm左右,全生育期为153 d。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为(9.3±0.59)%,碱消值为6.95±0.06,胶稠度达(87.50±6.86)mm,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综合表现为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适宜青浦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施肥,采用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等。

关键词: 软米 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效高抗性淀粉(RS)水稻新品种培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以降糖稻1号为高RS基因供体材料,分别与产量较高的密阳23、秀水123和沪稻55进行杂交,并利用3个杂交群体早世代籽粒垩白特性、直链淀粉含量(AC)及功能标记(CAPS/Spe I)进行高RS水稻辅助选择育种。结果表明,籽粒的垩白特性与RS含量有很高的关联性,早世代通过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可以淘汰大部分低RS含量单株。利用控制水稻RS合成主效基因sbe3-rs上的一个功能标记(CAPS/Spe I)确定sbe3-rs基因型纯合的高RS单株,经连续自交和辅助选育,最终培育了3个兼具功能性、高产和优质的高RS水稻品系RS23、RS123和RS55。本研究首次提出利用对杂交群体早世代籽粒垩白特性挑选淘汰大部分低RS含量单株,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显著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度,建立了高RS水稻品种选育的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本研究可为开展高RS育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垩白粒率 垩白度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都市农业发展过程及结果的确定、识别及评定的过程。该文阐述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和范围。研究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标准依作者对都市农业理解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综合指数法、幂函数法等。指标体系选取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权重赋值上也有较强的主观性,指标更侧重于经济产出类指标,除了生产、经济功能之外,对都市农业的观光、社会、文化等多功能性指标重视不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既有宏观的洲际、国家及城市层面,也有更微观的实体经济如都市农民及都市社区层面等。因此,评价的过程及评价的方法应多选择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使用,降低指标评价的主观性,评价指标突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

关键词: 都市农业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茎尖脱毒及再生苗扩繁中培养条件的优化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蔗脱毒茎尖及茎尖分化的茎段外植体为试材,研究基因型、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活性炭及复合抗氧化剂对甘蔗茎尖及外植体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基因型茎尖成活率、褐化率不同,褐化率越低,成活率越高;MS改良培养基较MS培养基和B5培养基利于甘蔗外植体生长;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5.0 mg/L有利于材料的分化,NAA的添加不利于甘蔗外植体的分化;活性炭添加量为0.8 mg/L时可有效吸附酚类物质,促进外植体分化。添加柠檬酸、亚硫酸钠及抗坏血酸组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能显著降低外植体褐化率,提高不定芽分化系数。采用改良MS培养基,并添加适量激素、活性炭及抗氧化剂组合能有效解决目前甘蔗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的褐化问题,显著提高甘蔗组培苗的分化率。

关键词: 甘蔗 脱毒茎尖 组织培养 褐化 活性炭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衣芽孢杆菌W10及其抗菌蛋白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衣芽孢杆菌菌株W10菌液及其产生的抗菌蛋白对贮藏期桃褐腐病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高浓度(1×1010 cfu·mL-1菌液,3.0 mg·mL-1抗菌蛋白)效果更好。在较低温度(4℃)和湿度(RH70%~75%)条件下,高浓度菌液和抗菌蛋白在病菌定殖前处理桃果能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钙离子[0.1%Ca(NO3)2]能提高W10菌液及抗菌蛋白对桃果实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能明显推迟始病时间。W10菌液和抗菌蛋白浸果处理能显著降低贮藏期的自然腐烂率,与多菌灵效果类似;通过对果肉色差L*值、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等品质指标参数的测定,发现菌液和抗菌蛋白处理均不会影响果实品质。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抗菌蛋白 桃褐腐病菌 生物防治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

上海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稻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CH_4和N_2O排放均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不同处理CH_4在水稻生长季内排放均呈现三峰型态,N_2O则表现双峰型态。3种栽培方式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较高为XB(穴直播),CZ(机插秧)与SB(撒直播)较低且接近。在穴播条件下,温室气体日变化观测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较高出现在13:00-15:00,早上和傍晚相对较低,呈现单峰型态,但在排放通量处于低水平时日变化近似直线型态;温室效应评估分析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的盐渍土稻田生态系统GWP差异相对较小,依次为XB>SB>CY。在试验处理综合总E_(CO_2)当量中,CH_4的GWPS占较大份额(>95%),降低稻田生态系统增温潜势重要途径以控制CH_4的排放量为主。

关键词: 盐渍土 稻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温室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养鹅业经过20世纪末约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出现了增长缓慢的趋势,原因除了中国畜牧用地限制、疫病危害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缺乏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主要原因。鹅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优秀公鹅的配种效率,而且可以加快鹅育种的遗传进展。如果精液冷冻保存成功,鹅人工授精技术还可以用于保种和克服配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鹅的育种落后和繁殖率低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鹅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将对养鹅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对近几年鹅精液收集、精液保存、精液品质评估和输精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人工授精 精液品质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伞菌海藻糖代谢相关基因调控及生物工程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糖是一种能够在外界胁迫条件下发挥其特殊抗逆保护作用的二糖,广泛分布于古细菌、细菌、真菌及动植物体内。该文对海藻糖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作了简要的概述,介绍了食用伞菌中海藻糖合成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对食用伞菌中与海藻糖代谢相关酶基因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藻糖 食用伞菌 代谢 调控 生物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