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柽柳根际一株盐单胞菌Bachu 26的分离、鉴定及其盐胁迫下的促生作用研究
《微生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渍化是世界性的土壤问题,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在盐碱地改良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柽柳是典型的盐生植物,筛选其根际微生物并研究其促生效果与促生机制,以此开发微生物菌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筛选耐盐碱植物柽柳的根际微生物,对其基本特性、耐盐碱能力、促生功能及促生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新疆巴楚境内野生柽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盐碱细菌菌株Bachu 26;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不同盐浓度(0%–20%)和不同pH(7.0–13.0),对菌株Bachu 26的耐盐耐碱能力进行测定;采用多种功能鉴定培养基测定其促生功能,并对生长素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进行定量测定;通过二分格培养皿实验验证菌株产生挥发性酸性物质的能力;在普通培养皿上将拟南芥幼苗与菌株Bachu 26共培养,分析菌株对拟南芥幼苗的促生作用;在二分格培养皿上将拟南芥与Bachu 26隔离培养,分析菌株产生的挥发性酸性物质对拟南芥幼苗的促生作用;用盆栽法分析该菌株对玉米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菌株Bachu 26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将其命名为Halomonas sp. Bachu 26,该菌株生长最高耐受盐浓度达20%,耐受的最高pH值为11.0。菌株Bachu 26具有溶解有机磷、固氮、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 deaminase, ACC)、IAA和挥发性酸性物质的能力,其中IAA产量可达45.885 6 mg/L。菌株Bachu 26可显著提高拟南芥幼苗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鲜重、侧根数、主根长和叶片数;盆栽实验中可显著提高玉米在盐碱胁迫下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和株高。【结论】新分离Bachu 26具有显著的耐盐碱促生效果,为后期盐碱地的改良和耐盐碱促生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了材料和理论支持,同时可以促进对盐单胞菌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关键词: 柽柳 盐碱地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 盐单胞菌 促生


4种药剂对梨火疫病防病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库尔勒香梨(简称香梨)梨火疫病高效的防病药剂,分析不同药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 000×10~8 CFU/g贝莱斯芽孢杆菌DP、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噻霉酮微乳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设置12个处理。【结果】高、中、低剂量Bacillus velezensis TK2019(以下简称Bacillus velezensis)可湿性菌粉、1.8%辛菌胺醋酸盐、3%噻霉酮微乳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分别对大田香梨梨火疫病的防效为71.64%、65.22%和51.30%,66.69%、56.18%和40.30%,66.50%、58.19%和41.89%,72.28%、60.49%和54.22%,其中Bacillus velezensis可湿性菌粉稀释浓度10~7CFU/mL、6%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可显著降低梨火疫病的发生。【结论】Bacillus velezensis菌剂和6%春雷霉素水剂对梨火疫病防效显著高于对照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噻霉酮微乳剂,较好地抑制梨火疫病的发生,控制发病枝条的数量,提高了香梨单果质量、改善果实品质、提升香梨果实防御酶活性,且高浓度生防菌改善作用更佳,施用后对香梨树生长发育安全。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贝莱斯芽孢杆菌 梨火疫病 辛菌胺醋酸盐 噻霉酮微乳剂 春雷霉素 解淀粉欧文氏菌 防治效果


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水分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春小麦旗叶SOD、CAT活性在扬花期呈升高的趋势,而在灌浆期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在扬花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则呈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升高的趋势;SOD、POD活性表现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MDA活性在春小麦品种间则呈相反的趋势。收获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处理下,其收获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幅度小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且产量高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结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旗叶SOD、POD酶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活性氧清除能力较强,有效延缓了小麦植株的衰老,收获穗数和穗粒数较抗旱性中等的新春37号和抗旱性较弱的新春26号下降幅度低,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


延迟预冷结合过氧化氢熏蒸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延迟预冷及过氧化氢(H2O2)熏蒸处理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现采蟠桃为材料,于阴凉处堆放0、2、4、6 h后,分别采用隧道式原位差压设备预冷至2℃,1%H2O2雾化熏蒸5 min,置于(0±0.5)℃,相对湿度8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7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结果】堆货0、2 h比堆货4、6 h果实差压预冷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短,延迟预冷结合H2O2熏蒸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了腐烂率、失重率以及PPO酶的活性,提高了CAT酶活性,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增强了果实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了MDA含量的升高和果肉的褐变,保持了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提高了果实的新鲜品质。【结论】采后预冷技术结合适宜的保鲜剂处理有助于提升蟠桃的贮藏品质,预冷时间越早,越能更好地保留果实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猬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链格孢的抑制作用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性物质熏蒸处理后0、3、5、7 d的链格孢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抑制率;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处理组和对照组链格孢ATP、ADP、AMP和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链格孢菌丝体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戊基-2H-吡喃-2-酮、4-乙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酸、4-苯基丁酸、2-甲氧基间苯二酚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氨基烟酰胺、11-酮基乙酰胆甾醇、3-羟基康力龙、茉莉酸、苯甲酰芽子碱等。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的通路为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在培养时间结束(7 d)时,M6-5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的呼吸抑制率为(49.64±2.04)%;与对照组相比,M6-5挥发性物质处理显著降低了链格孢ATP、ADP、AMP的含量和能荷水平,说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使链格孢胞内维持在更低的能荷水平,能量代谢失衡,呼吸速率受抑制,进而影响了代谢物质的变化。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 猬木霉 挥发性物质 链格孢 抑制作用


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酸化生物炭用量对滴灌棉田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确定改良棉田盐碱土的最佳木醋液酸化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一维土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 1%、2%、3%、4%和 5%五个不同质量木醋液酸化生物炭处理(木醋液与生物炭质量比为 2∶1),以空白处理作为对照CK1,以添加 2%未酸化生物炭处理作为对照CK2,分析不同处理滴灌后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土壤 pH 值、含盐量、土壤碱化度和脱盐率的分布特征.[结果]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湿润峰垂直运移距离和下渗速度均显著高于CK2和CK1;添加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各层土壤pH值均显著低于CK2和CK1,且施用量越多pH值降幅越大;随着酸化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层土壤碱化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土壤碱化度降幅最大;添加未酸化生物炭和酸化生物炭处理的0~50 cm各层土壤脱盐率均有所增加,2%酸化生物炭处理下的整体脱盐效果最好.[结论]添加酸化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添加未酸化生物炭,以 2%酸化生物炭用量下的效果最优.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 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 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 614.09 kg·hm-2和 7 339.48 kg·hm-2,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M1D1分别增加19.63%和22.67%.综上,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棉花种植密度20.25万株·hm-2配合喷施缩节胺390 g·hm-2的组合效果最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提高.
关键词: 棉花 76 cm等行距栽培 种植密度 缩节胺 株型结构 产量


棉花GhMYB4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华北农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转录因子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而GhMYB42为MYB家族之一的转录因子同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从棉花中克隆了GhMYB42基因的编码序列,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MYB42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通过Gataway BP和LR反应,将GhMYB42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通过设置不同的IPTG诱导条件来确定IPTG诱导蛋白的最佳条件,最后利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显示,GhMYB42(XP_016732693.1)全长序列1 508 bp,编码区长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29.534 ku,等电点为5.18.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MYB转录因子的序列相似率为80.62%,且GhMYB42蛋白N末端含有2个串联的SANT结构域,是一个R2R3转录因子.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陆地棉MYB42蛋白与陆地棉中另一 MYB蛋白(XP_012439547.1)相似性最高并在一个分支上.蛋白诱导时由于各个试验梯度结果差别不明显,因此,选择的条件为IPTG的终浓度0.2 mmol/L,温度37 ℃,时间3 h,蛋白溶解的温度和时间为37℃诱导3 h.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的大小正确,最终成功获得了大小为55.54 ku的GhMYB42重组蛋白,后续将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及深入研究转录因子GhMYB42的功能.


中草药制剂对肉鸽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性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中草药制剂对肉鸽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且体重相近的肉鸽360只,随机分为4组(CK、A、B、C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CK组饲喂基础日粮,A、B、C组添加0.01、0.025、0.05 g/kg的中草药制剂。试验期37 d,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B组末重显著高于CK组(P<0.05)。(2)C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K、A、B组(P<0.05),C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A、B、CK组(P<0.01),其他血清抗氧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B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比CK组降低了2.6%。(3)B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B组的补体C3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补体C4含量极显著高于CK、A组(P<0.01),B组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A(P<0.05),极显著高于CK组(P<0.01),B组的γ干扰素(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4)在肠道酶活性方面,CK组回肠的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对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可有效改善肉鸽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血清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水平,并改变肠道消化酶活性;以0.025 g/kg添加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中草药制剂 肉鸽 生长性能 血清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