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作用基础和具体作用机制。试验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传统中兽药方剂归芪益母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建立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前10信号通路。试验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应用Autodock 1.5.7软件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归芪益母汤主要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16个;通过GO功能分析,共获得117个GO条目,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92条信号通路。在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图中,平均相邻节点数为5.78,网络中心度为0.18;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能均小于-7 kcal/mol。研究表明,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发挥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多有效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归芪益母汤 信号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舍甲烷浓度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农机化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甲烷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相当于CO2的25倍,故畜禽排放甲烷浓度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已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农业领域畜牧养殖过程中,饲养牛排放甲烷量居多,而牛舍甲烷排放主要来源于牛后肠道排气、打嗝或粪便等有机物无氧分解过程中产生。因甲烷减排是降低全球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对牛舍甲烷监测的准确性是实现甲烷减排的基础。因此,为提高畜牧养殖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针对国内外牛舍甲烷浓度监测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牛舍 甲烷 浓度监测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谷子选育品种现状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谷子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东北春谷区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对东北春谷区2011-2021年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及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的生育期、公顷穗数、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总体评价.[结果]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的品种在产量上有增加的趋势,但产量潜力提升不显著;登记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九谷23和九谷25,分别为6 498.00和6 357.00 kg/hm2;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增产幅度最大的品种是豫杂谷1号和豫谷35,分别为12.98%和12.21%;株高低于150 cm的品种有26个,株高低于130 cm的品种有20个;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公顷穗数(X2)、穗长(X4)、单穗粒重(X6)、千粒重(X8)决定了产量91.20%的变异;相关分析表明,公顷穗数、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结论]东北春谷区选育的新品种在产量、株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今后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培育综合性及各性状之间协调性较强的谷子新品种.

关键词: 春谷区 谷子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农机上的应用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

摘要:研究在智能农机领域中嵌入式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通过我国应用的具体实例,指出了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农机应用上的作用。探讨了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农机应用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重点分析技术革新、智能化升级、环境适应性、数据驱动决策支持等方面。经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嵌入式系统将在推动智能农机技术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智能农机领域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24

摘要: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管理 作物产量 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摘要:以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耕作不深松(CK)、机械深松30 cm(S30)和机械深松40 cm(S40)3种耕作处理,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了机械深松耕作对苏打盐碱土不同土层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30和S40处理中0~10、10~20、20~30、30~40、40~50 cm各层土壤电导率(EC)和pH均低于CK处理,整体上看,S40处理各层土壤平均EC和pH下降幅度大于S30处理;机械深松耕作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籽粒产量,对植株茎粗和秃尖长无显著影响,S40处理玉米作物长势好于S30处理(P<0.05);S30、S40处理籽粒产量分别为8 542.87、9 020.33 kg/hm2,比CK处理分别高16.40%、22.90%。综上所述,机械深松耕作可以有效削弱苏打盐碱土盐害和碱害,改善土壤性状,促进玉米作物的生长,深松40 cm效果优于深松30 cm。

关键词: 机械深松 土壤pH 土壤电导率(EC) 玉米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2024

摘要:对临床采集的疑似鹅细小病毒病的鹅病料进行鹅胚分离培养、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640 bp的鹅细小病毒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确定为鹅细小病毒。根据检测结果对该鹅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分离与鉴定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对法系大白猪生长、繁殖和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育种实践中目标性状选择及指数模型权重系数设定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收集了黑龙江某原种猪场2020—2023年法系大白猪生长性状信息8 751条,繁殖性状信息12 762条,体尺性状信息7 407条。使用DMU软件,基于动物模型估计法系大白猪生长性状达100 kg体重日龄(D100)、100 kg日增重(DG100)、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100)、100 kg体重眼肌面积(LMA100);繁殖性状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健仔数(NHB)、初生窝重(LBW);体尺性状体长(BL)、体高(BH)、管围(CBC)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白猪生长性状(D100、DG100、BF100、LMA100)遗传力分别为0.232、0.220、0.334、0.390,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繁殖性状(TNB、NBA、NHB、LBW)遗传力分别为0.081、0.065、0.060、0.090,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体尺性状(BL、BH、CBC)遗传力分别为0.677、0.877、0.227,BL、BH属于高遗传力性状,CBC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大白猪生长性状D100与DG100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分别为-0.999、-0.994,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繁殖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呈正相关,NBA与NHB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最高,分别为0.995和0.977。体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别在-0.345~0.246和-0.057~0.125,BL与BH之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均为负相关,且表型相关程度不高。以上结果表明,在育种实践中需要针对上述生长性状、繁殖性状和体尺性状遗传参数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育种方案,本研究估计的大白猪群体遗传参数,可以作为制定育种方案的依据,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关键词: 大白猪 生长性状 繁殖性状 体尺性状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莎豆及其副产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畜牧兽医 2024

摘要:油莎豆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经济作物,具有耐干旱、生长周期短以及籽粒较多等特点。油莎豆块茎中富含蛋白质、糖类和淀粉等营养成分,油莎豆油、油莎豆粕以及油莎豆茎叶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油莎豆及其副产物在食品、生物柴油以及医药领域研究较多,在家畜养殖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文章对油莎豆营养组成以及副产物(油莎豆油、油莎豆粕和油莎豆茎叶)的应用进行概述,为油莎豆及其副产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莎豆 油莎豆油 油莎豆粕 油莎豆茎叶 畜牧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但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仍以传统初加工模式为主,精深加工领域发展落后.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开展系统阐述的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即建设科企互作平台、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创新技术更新产品、加强技术装备配套,扭转地域劣势、扬长避短加强宣传,加强平台建设、引领良性循环.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产业现状 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