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缺钾胁迫下谷子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挖掘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钾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挖掘提高作物钾吸收能力的基因,增强作物对缺钾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冀谷45’为供试材料,幼苗长至6叶期时进行缺钾胁迫7 d,通过农艺指标及转录组分析挖掘缺钾胁迫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缺钾胁迫影响谷子的生长发育,株高、叶宽、叶长、茎粗、苗期地上部干重及叶绿素含量低于CK,而根长、根表面积显著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缺钾胁迫后217个基因表达上调,38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核糖体的结构成分、有机氮化合物代谢过程、蛋白质代谢过程、细胞蛋白质代谢过程、无膜细胞器等类别。KEGG功能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核糖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谷胱甘肽代谢等19个通路。进而筛选出35个与激素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19个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10个转录因子家族及11个与转导信号相关的基因,1个与氨基酸及核苷酸的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候选基因Seita. 9G193900属于CYP45084A亚家族,调控S型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Seita.5G365500属于WRKY家族,调控抗病响应基因PAD3等基因的表达;Seita.3G216900是RNA聚合酶Ⅱ转录亚基37E相关介质——HSPA1s辅助蛋白;Seita.4G286000为几丁内质内切酶基因CHIB,调控糖的合成与酵解。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谷子缺钾胁迫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为谷子耐缺钾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 谷子 缺钾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NKI的中国秸秆还田研究态势分析

绿色科技 2024

摘要:为准确客观地分析我国秸秆还田领域的发展趋势,同时为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CNKI全文数据库,分析了该领域相关论文的出版时间、论文数量、研究机构、被引用量等指标,结合CiteSpace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我国秸秆还田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秸秆还田研究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论文的发表量呈指数增长;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依次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在该领域的活跃研究者有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鲁剑巍、甘肃农业大学的张仁陟和中国农业大学的陈阜;发表的相关文章分布在《农业工程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土壤通报》等期刊;我国秸秆还田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耕作农艺措施调控以及采取秸秆还田措施的效应研究,主要包括增加产量、提高土壤肥力以及相关生物学机制研究等方向。总体而言,我国秸秆还田的研究热点从产量、土壤肥力变化研究向秸秆还田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转变。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反应是我国未来秸秆还田研究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CNK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乳酸菌添加剂对谷子青贮品质及CNCPS组分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探究了 4种不同类型乳酸菌添加剂对谷子青贮品质和CNCPS组分的影响,设置了 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副干酪乳杆菌LP1(Lactobacillus paracasei)组、植物乳杆菌LP2(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组、干酪乳杆菌LC(Lactobacillus casei)组和布氏乳杆菌LB(Lactobacillus buchneri)组,测定谷子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CNCPS组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LP1组pH值和丁酸(BA)含量显著降低,乳酸(LA)含量显著上升(P<0.05),副干酪乳杆菌LP1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低于其他处理(P<0.05).与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P2组相比,其他添加剂处理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降低(P<0.05),淀粉(Starch)含量显著升高(P<0.05);布氏乳杆菌LB组中速降解蛋白(PB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慢速降解蛋白(PB3)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研究表明,4种乳酸菌添加剂均能够改善谷子青贮的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其中副干酪乳杆菌能够显著提升谷子青贮的发酵品质,布氏乳杆菌提高快速降解蛋白组分和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组分的作用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乳酸菌添加剂 谷子青贮 发酵品质 CNCPS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葡萄无核化研究进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4

摘要:优质、大粒、无核鲜食葡萄深受消费者青睐,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葡萄无核化生产已成为获取优质、大粒、无核鲜食葡萄的重要途径,并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葡萄无核化机理、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使用浓度和处理方法、无核化栽培技术及需注意的问题等,以期为葡萄无核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无核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需冷量桃新品种-南桂桃1号

中国果业信息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摘要:针对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等问题,通过3年的协同技术攻关,集成了品种优选、深松耕层、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作业6项关键技术,为推动山前平原夏玉米增产增效、绿色可持续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夏玉米 机械化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牛.对照组(DZ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WE50组)和70 g/(头·d)(DWE70组)的蒲公英水提物.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正试期内,牛舍日平均温湿度指数(THI)>72,表明试验奶牛均处于热应激状态.2)与DZ组相比,DWE50组、DWE70组的第14、21、28天时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DWE50组的第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DWE70组的第7、14、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14、21、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3)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50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P<0.05),DWE50组、DWE70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50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著升高(P<0.05).5)与DZ组相比,DWE50组、DWE70组的乳中SCC均呈下降趋势,DWE70组的乳中SCC下降较为迅速,且第28天乳中SCC更低.6)在门水平上,各组粪便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各组粪便相对丰度最大菌属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显示,DWE70组较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更多,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梭状芽孢杆菌目(Clostridiales)、厚壁菌门等.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水提物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降低乳中SCC,增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正向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 蒲公英水提物 产奶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体细胞数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摘要:持续强化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事业发展。本文阐述了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 农业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MI模型与BLUP方法相结合评价河北省冬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鉴定和评价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河北省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采用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对2018—2019年河北省冬小麦节水组14个参试品种在10个试点产量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是引起产量变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所占比例最小。通过卡方检验发现,AMMI 2和GGE 2分别为AMMI家族和GGE模型的适宜模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号和GGE信号比例分别占84.06%和85.25%。各种稳定性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轴共计解释了方差变量的72.3%。产量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稳定因子以及几何适应性指数均呈现出高度正相关。‘衡H1704’‘中农202’‘众信8482’‘MG729’‘金禾16415’和‘石Ta14’等品种被籽粒产量×稳定性指数双标图选为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的品种。其中,‘众信8482’的WAASBY同时选择指数得分最高,是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的。而‘邯科4242’的WAASBY得分最低,是表现最差的品种。大曹庄、深州、永年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衡H1704’和‘中农202’,藁城、武邑、南皮和邢台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博麦11号’‘邯生414’和‘科茂60’,邯郸和鹿泉等试点适宜种植的品种是‘邯科4242’和‘MG729’,‘众信8482’适宜在深州、辛集、邢台和永年等试点种植。综上,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稳定性指数(WAASB)和同时选择指数(WAASBY)可为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示范和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AMMI模型 BLUP方法 稳定性指数 同时选择指数 多环境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