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田旋花EPSPS基因表达特征及草甘膦对其表达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了田旋花不同组织、不同叶龄的EPSP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草甘膦对EPSP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旋花EPSPS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量差异显著,在叶的表达量高于茎和根;该基因在9叶期的表达量最高,是3叶期的1.5倍;在草甘膦处理后,田旋花EPSPS基因的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处理后24 h达最大值.随草甘膦剂量增加,该基因的表达量升高.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田旋花对草甘膦耐药性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田旋花 草甘膦 EPSPS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园绿盲蝽种群周年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1年-2014年,对河北廊坊枣园绿盲蝽种群周年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一代绿盲蝽若虫于4月中下旬发生,5月中旬陆续羽化为一代成虫;二代若虫于6月上中旬达到高峰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陆续羽化为二代成虫,随后迁出枣园.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绿盲蝽成虫再次迁回枣园.分析发现,早春温度影响绿盲蝽越冬卵孵化进度,温度越高一代若虫出现的时间越早.研究结果为开展枣园绿盲蝽的发生期测报与及时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盲蝽 枣树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甲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序列和基因表达谱分析

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昆虫嗅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马铃薯上一种最主要的毁灭性害虫.为阐明该虫嗅觉识别分子机制,本研究对马铃薯甲虫26个OBP基因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谱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马铃薯甲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qRT-PCR技术,分别对马铃薯甲虫26个LdecOBPs (LdecOBP1-LdecOBP26)的系统进化及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除LdecOBP26基因外,其余25个LdecOBPs基因序列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0~25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3.66~29.38 kD,等电点为4.12~8.42,它们属于两个亚家族,其中13个为Classical-C OBPs, 12个为Minus-C OBPs.除LdecOBP3和LdecOBP26外,其他24个LdecOBPs的N端均由16~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不同的OBPs亚家族均具有各自典型保守的Cys残基.LdecOBPs之间高度分化,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3.20%~41.9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decOBPs与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的GdauOBPs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26个LdecOBPs基因在马铃薯甲虫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其中有1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2,LdecOBP4,LdecOBP6,LdecOBP9,LdecOBP10,LdecOBP12,LdecOBP13,LdecOBP16,LdecOBP20-22和LdecOBP24)在触角中高表达,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5和LdecOBP17)在足中高表达,其他1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1,LdecOBP3,LdecOBP7,LdecOBP8,LdecOBP11,LdecOBP14,LdecOBP15,LdecOBP18,LdecOBP19,LdecOBP23,LdecOBP25和LdecOBP26)在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和翅这些组织中均表达.[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甲虫嗅觉识别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气味结合蛋白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谱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究四棱豆栽培技术要点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四棱豆的栽培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并简单的介绍了四棱豆的生物学特性,希望对我国四棱豆栽培工作有所帮助。四棱豆是豆科植物,四棱豆的花叶、种子、果实、根茎等都富含蛋白质,属于多年草质藤本。四棱豆可以在地下结出薯块,地上又可以结出豆荚,同时具有蔬菜和粮食两种属性,这种作物原本生长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苏门答腊等国家,生长的气候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在十九世纪才被逐渐引入到我国。由于四棱豆中含有大量的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的制备及其培养特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平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培养特征,为平菇新品种选育提供创制材料及技术理论据支撑.[方法]采用原生质体制备技术获得平菇单核化菌株,采用生物学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培养特征分析.[结果]各菌株原生质体释放量随酶解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11个菌株在酶解处理3. 5 h时原生质体释放量最大、浓度可达2. 12*10~7个/mL,占总数的的84. 6%;各菌株原生质体萌发率和单核率均具有较大差异,原生质体平均萌发率为69. 62%,原生质体单核率为5. 74%;比较分析出发菌株与其单核菌株的菌丝长速、形态、长势等特征发现,20个单核菌株的菌丝形态优于其出发菌株,占单核菌株的48. 78%;12个单核菌株的菌丝长速显著高于其出发菌株,占单核菌株的29. 27%.[结论]所有供试菌株在原生质体释放速率、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单核得率以及菌丝长速、长势、菌落形态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平菇 原生质体 酶解 单核菌株 菌丝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齿型迷宫灌水器抗堵塞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模拟

灌溉排水学报 2019

摘要:[目的]揭示齿型迷宫流道灌水器物理堵塞的内在流动特性成因,同步优化提出高抗堵型齿型灌水器流道结构.[方法]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中的Workbench数值计算平台,对5种不同齿型流道结构(含改进后流道结构)的灌水器进行水砂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齿型结构水流流速、流道内湍动能、湍动能耗散率分布规律及物理颗粒运动轨迹等.[结果]提出了齿型流道结构优化改进方案,优化后的流道结构增加了灌水器内低速区域面积和低速区域湍动能值,区间湍动能范围同比最高提升了52%~200%,同时提高了物理颗粒的运移速率,减少了颗粒运移路程和滞留时间,提升了齿型迷宫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结论]齿型流道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与流道内低速区的流体速度及流道内湍动能大小分布密切相关,流速和湍动能较大的区域不易造成堵塞;湍动能最大值均出现在主流区,并且在齿尖迎水区达到最大;湍流动能耗散率分布与湍动能分布具有十分相似的规律,湍动能耗散最严重的区域分布在齿尖处,齿尖结构对灌水器的消能效果起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灌水器 抗堵塞性能 湍动能 结构优化 湍动能耗散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拱棚覆盖薄膜和地膜选择与应用技术

江西农业 2019

摘要:我国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薄膜材料在农业设施中应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作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和拱棚.由于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恶劣环境,如太阳辐射、昼夜空气温湿度变化、农药化肥等的交叉作用,如若使用不当会导致环境问题以及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通过介绍选择覆盖薄膜、地膜时的注意事项和安装技术,以期通过采取恰当技术措施,避免或减少因安装或保护不当而造成的影响,延长薄膜使用寿命,更好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关键词: 塑料薄膜 地膜 温室拱棚 设施园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氧化氮熏蒸抑制干制灰枣黑曲霉病及贮藏品质保持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 niger)是引起干制灰枣贮期腐烂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以新疆灰枣为试材,开展了一氧化氮(NO)气体熏蒸对灰枣贮藏过程中黑曲霉病发生的抑制作用及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在室温贮藏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浓度NO熏蒸对黑曲霉(A. niger)及灰枣黑曲霉病的抑制作用;探讨了NO对灰枣自然病虫害和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O熏蒸可以显著抑制A.niger的生长,降低了A.niger对果实侵染引起黑曲霉病的严重程度,病害抑制作用与熏蒸浓度呈正相关。浓度为600μL/L的NO熏蒸能完全抑制A. niger的生长和黑曲霉病害的发生,抑制率均为100%;灰枣贮藏50 d后,失质量率、霉变率、虫蛀率、褐变程度和表面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降低了0.484%、1.73%、3.40%、0.138和1.22 lg(CFU/g);NO延缓了灰枣果实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可以较好保持干制灰枣果实的外观和营养品质。该研究为NO气体熏蒸技术在干制果品贮藏期病害防控方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熏蒸 病害控制 灰枣 黑曲霉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学学报 2019

摘要:通过国内外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结合新疆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政策现状,总结分析新疆核桃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机械化生产、精准化水肥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技术落后;加工产能低,仍然以采后初加工为主;销售中卖难问题凸显。提出了适合新疆核桃产业发展道路的建议:(1)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强政府对核桃产业的帮扶强度;(2)推广核桃增产提质增效技术,提高生产基地质量与水平;(3)强化核桃加工转化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提高核桃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解决核桃产业发展关键问题;(5)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新疆核桃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新疆核桃产业高效发展。

关键词: 新疆 核桃 产业化 发展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R检测的4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棉花的动态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立枯病、红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新疆棉花上的4种主要土传病害,研究4种病害的病原菌在新疆棉花上的侵染动态,分析各自的侵染始期和最佳防治时期,为病害高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种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对混合接菌后分期采集的棉株进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各病原菌侵染动态分析及混合侵染分析。【结果】4种病原菌从棉花子叶期即能侵染;立枯丝核菌侵染相对较早、较快,拟轮枝镰孢霉次之;2种病原菌均在棉苗前期有较高的侵染株率,3叶期达到高峰,此后侵染株率逐渐降低;而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虽从子叶期开始即可侵染,但侵染株率较低,直到蕾铃期侵染株率呈渐增趋势;病原菌之间的混合侵染普遍存在,以两菌混合侵染居多。【结论】子叶期为4种病原菌的侵染初期;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以苗期侵染为特点;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以子叶期到蕾铃期均可侵染为特点;病原菌之间常有混合侵染发生。

关键词: 棉花 土传病害 立枯丝核菌 拟轮枝镰孢霉 尖孢镰孢霉 大丽轮枝菌 侵染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