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AFLP分子标记构建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研究
《高技术通讯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中国对虾的单对杂交亲本及其F1代为作图群体,应用MAPMAKER EXP/3.0软件,分别构建了中国对虾雌、雄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中国对虾的雄性连锁图谱中,74个标记组成了5个连锁群(遗传标记数量大于3)、7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951.5 CM,最大连锁群的长度为206.2 CM,最短的为7.4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2.8 CM;雌性连锁图谱中,由66个标记组成的5个连锁群,4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712.7CM,连锁群的长度介于7.7CM~128.2CM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0.7 CM.估算的中国对虾基因组总长度为2000 CM,所构建的连锁图谱分别覆盖了基因组长度的47.5%和35.6%.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比较基因组作图以及基因定位与克隆创造了条件,并对今后其他海洋生物遗传图谱的构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前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代渔业信息 》 200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技术创新,包括育苗技术创新、病害管理、饲料技术、暂养系统、水产增养殖技术、育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的现状和主要的技术创新点。供水产养殖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参考。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及其渔场
《海洋渔业 》 2004
摘要:秋刀鱼渔业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渔业之一 ,现在开展这一渔业的有四个国家和地区。秋刀鱼渔获量有着十分剧烈的年间变化 ,渔场位置也随着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对渔场变动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分布、浮游生物的分布、黑潮各分支的强弱配置状况和亲潮的强弱配置状况等


养殖水体的双分层是海参发病的普遍原因
《齐鲁渔业 》 2004
摘要:通过分析养殖海参发病的情况和养殖水环境的变化,指出养殖水体水温和溶解氧的双分层是导致海参 发病的普遍原因,提出以预防为主,从改善养殖条件入手,从根本上防治海参疾病的方法。


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
《营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评价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营养成份、重金属、微生物指标的分析,以及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对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即食麒麟菜的主要成分中蛋白和脂肪含量极低,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8.6%,矿物微量元素中以锌、钙含量最高;重金属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值,无毒性,无致突变作用。结论: 即食麒麟菜是一种功能型的保健食品,是食用安全的新资源食品。


日本渔业环境污染的监测
《现代渔业信息 》 2004
摘要:日本的渔业生态环境曾受到过多种污染物的胁迫。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仅相关水域的质量趋于恢复,还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理论性成果,并开发出了许多有效的监测手段。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研和综述。


光照、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摄食、行为和生长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m·s~(-1)和0.18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GE=46.106+142.04V(r=0.5216)。特定生长率(SGR)与养殖密度(S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其关系式为SGR=4.9728-0.4914SD(r=-0.6553)。3种环境因子对稚鱼的食欲未有明显影响,但饵料转化率会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和流速的降低而显著性增大。史氏鲟稚鱼在照度100~1100lx之间的趋光率为49.55%,无显著的趋光性;当亮区照度在13000lx以上,椎鱼100%避光。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却普遍变浅,呈灰白色;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在试验流速范围内,水流刺激还将影响稚鱼的某些行为,在流水环境中稚鱼喜聚集和逆水游?


我国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及发展展望(上)
《科学养鱼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深水抗风浪网箱代表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方向,是国家今后重点支持的先进的海水养殖方式。为此本刊特邀国内著名的深水网箱养殖专家徐君卓教授就我国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养殖技术、挪威深水网箱发展情况等内容作一介绍,刊出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读者纷纷来电、来函询问深水网箱的有关问题,并希望我刊能多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我刊又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水网箱课题组负责人郭根喜研究员等专家重点就南海区深水网箱发展概况、深水网箱养殖适宜的养殖水域条件、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一系统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