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晋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甘薯的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率;相比CK,单施菌肥和化肥与菌肥配施处理均可提高甘薯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积累量,其中,单施菌肥处理相比化肥与菌肥配施,Vc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明显,且差异显著,但蛋白质积累量和干物率却有所下降。通过对甘薯产量、净收入和产投比综合分析得出,单施生物菌肥375 kg/hm~2处理效果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
《湖南饲料 》 2018
摘要:我国是养羊大国,养羊数量和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肉羊规模养殖发展较快,我国羊肉生产正在从分散饲养、个体屠宰加工与低质量的状态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集中屠宰加工与高档羊肉生产转变。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肉羊养殖从业人员大都对肉羊的生产技术不很了解,往往会出现经济效益不高甚至赔钱的现象,尤其是在羊价低迷时更为突出。一、原因分析(一)所饲养肉羊品种不适宜养肉羊能否多赚钱,首先取决于所饲养的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筛选出晋北地区绿豆适宜的种植方式,以晋绿豆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绿豆花荚期至鼓粒期必须要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以及合理的群体透光率,在密度18万株/hm~2等行(D3H1)、18万株/hm~2宽窄行(D3H2)以及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3种种植模式下,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高,群体光照分布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保证花荚生长的营养需要;绿豆的净光合速率(Pn)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密度下,宽窄行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等行距种植;不同处理间绿豆籽粒产量最高的是密度18万株/hm~2宽窄行(D3H2)种植模式(1 556.7 kg/hm~2),其产量较20.25万株/hm~2宽窄行(D4H2)和18万株/hm~2等行(D3H1)2种模式分别高38.4,41.0 kg/hm~2,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余5个处理;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粒质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宽窄行种植单株产量略高于同密度等行种植。综合比较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光合生理及产量相关指标,认为绿豆18万株/hm~2,宽窄行种植60 cm∶40 cm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