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谷子品种晋谷60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晋谷60号(太选1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优质品种长农34号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晋谷36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谷子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适合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无霜期150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谷子 晋谷60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马贯众不同萃取部位总间苯三酚含量的测定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

摘要:目的:测定绵马贯众不同萃取部位总间苯三酚的含量。方法:以0.5%坚牢蓝BB盐溶液为显色剂,室温放置10min显色,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76 nm波长下测定绵马贯众不同萃取部位总间苯三酚的含量。结果:对照品间苯三酚在2~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49 2x+0.018 3(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2.1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绵马贯众不同萃取部位总间苯三酚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间苯三酚 含量测定 可见分光光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吉林农业 2018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0.3%印楝素乳油、5%阿维菌素微乳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丙溴磷微乳剂、25%氟啶脲悬浮剂、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药剂0.3%印楝素乳油与10%多杀霉素水分散粒剂防治小菜蛾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7天后,防治效果均大于98%以上,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5%阿维菌素微乳剂、20%丙溴磷微乳剂施用7天后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大于95%,可以作为甘蓝小菜蛾防治的轮换或替代药剂进行施用。

关键词: 甘蓝小菜蛾 田间防治 印楝素 阿维菌素 多杀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对胡麻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本试验以‘晋亚12号’为材料,通过单施或复合配施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研究其对胡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合理配施方法。结果表明,播前喷施土壤改质肥,配合快速生长期喷施2次叶肥,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显著高于除"土壤改质肥+2次叶肥+果肥"、"土壤改质肥+1次叶肥"外的其他施肥处理(P<0.05),说明土壤改质肥与叶肥合理配施能够促进胡麻产量提高。

关键词: 土壤改质肥 叶肥 果肥 胡麻 生长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糜子品种抗倒伏性田间鉴定及抗倒评价指标的筛选分析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45个糜子育成品种抗倒性进行了田间鉴定,选取其中7份不同倒伏级别的糜子品种统计分析植株农艺、力学性状与田间倒伏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中有宁糜1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雁黍8号等7个品种倒伏级别为0级,抗倒伏性较好。对7份不同倒伏级别糜子品种研究表明,倒伏系数与田间倒伏级别相关系数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机械强度、根重、株高是倒伏系数的较大影响因素,其中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大,根重次之。

关键词: 糜子 抗倒伏性 田间鉴定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栽培要点及山西树莓产业发展前景

天津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树莓是食药同源植物,营养丰富。本文结合山西省气候及地形特点,从栽前准备、苗木繁育、土肥水管理、采收等方面对树莓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并就山西树莓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山西省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树莓 栽培 山西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病虫害“三关键”防治法

北方果树 2018

摘要:苹果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在各种防治措施中,化学措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生产中投资较多、果农管理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对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病虫害化学防治的调查,生产中跟风打药、打保险药的现象明显,有的果农全年打药8~10次,每次用药七八种;在施药过程中,普遍缺乏主动性,大多果农在苹果病虫害防治时过分依赖农药商,导致防治效果不尽人意,花冤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种植要求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摘要:荞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经验丰富。我国古代就有很多书籍记载了荞麦,人们总结种植经验并逐渐流传至世界各地。荞麦分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普通荞麦俗称甜荞麦,鞑苦荞。本文首先对苦荞麦的优势和种植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结合当下实际,探讨了苦荞麦种植要求及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荞麦具有优良的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利于调节现代让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荞麦易煮透,有特殊清香,与大米同煮具别具风味。另外,苦荞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成花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摘要:[目的]成花过程是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发育阶段转化的中心枢纽,适宜的开花时间对农作物生产和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要。[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成花调控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对6条重要成花调控途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结论]本文可为进一步的成花分子机理研究及人为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成花调控 开花时间 拟南芥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中晚熟玉米种植区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山西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农户选择合适的种植玉米品种及辨别不同玉米品种提供科学数据支撑。采用7种当地主推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采用宽行密植栽培技术,收获后考种测量穗部性状及产量。研究发现:(1)‘先玉335’产量相比其他品种仍为最高,‘军玉288’次之。‘太玉811’在产量相关指标方面均低于其他品种;(2)除‘协玉4号’之外,各品种中影响穗粗的基因表达相近,且品种差异对穗行数及穗长影响显著,但有些品种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反映出当前市场上有些品种的遗传背景较为相近;(3)‘军玉288’应通过一定的栽培措施降低秃顶长度,且反映出除‘协玉3号’与‘协玉4号’之外其他品种在控制轴粗方面的基因相近,而现在的育种目标追求细轴,因此‘协玉3号’与‘协玉4号’应在轴粗方面进行相关改进。在山西中晚熟玉米种植区选取玉米品种时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产量相关性状差异也不显著,但在一些外部形状、抗逆性、适应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差异显著。‘先玉335’的综合性状在这些品种中为最优。有些性状的表现反映出这些品种的遗传背景相近,说明中国玉米遗传资源狭窄,因此今后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应在遗传资源的拓展、抗逆性的提高及适应机械化收获等方面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关键词: 中晚熟区 玉米品种 穗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