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甘蔗渣的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及其酶解

化工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预处理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素原料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间的顽抗结构,从而提升纤维素基质可酶解性.本文针对目前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花费时间过长的问题,尝试开展酸催化的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研究以缩短预处理时间.实验通过单因素选择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获得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温度245℃,预处理时间38min,硫酸添加质量0.1%.在此条件下获得基质48h酶解率的响应面预测值为94.0%,实际值为91.4%.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方案和回归模型适用于本实验,预处理显著提高了基质可酶解性.高浓度基质(15%~20%)酶解进一步证明了预处理后基质具有突出的可酶解性,20%浓度基质在酶载量5FPU/g干基质条件下批次酶解72h,酶解率达60%,葡萄糖浓度达83.4g/L.酸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酸预处理在明显缩短预处理时间的同时,能显著提高木质纤维素基质可酶解性,使后续工业化意义的浓醪酶解糖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甘油 有机溶剂预处理 酸催化 甘蔗渣 酶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香蕉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香蕉产业发展与科学研究的历程.系统阐述我国在香蕉引种、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栽培与施肥、机械化采摘及采后与保鲜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就未来香蕉产业和科技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 香蕉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PEPRK基因家族5个成员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激酶相关激酶(PEPRKs)在橡胶树中参与乙烯信号传导的相关反应,还与叶片发育、真菌侵染和低温胁迫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PEPRK基因家族中个成员(PEPRK1, PEPRK2, PEPRK3, PEPRK4和PEPRK5)进行了物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HbPEPRK1和HbPEPRK3基因同时定位在巴西橡胶树4号染色体长臂上,其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分别为15.49、31.07;HbPEPRK2、HbPEPRK4和HbPEPRK5基因分别定位在巴西橡胶树5、6和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信号位点距离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分别为30.31、19.75和40.32。并讨论了这些基因与其他定位的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橡胶树分子辅助育种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用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 PEPRK基因家族 荧光原位杂交(FISH) 物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对五指毛桃离体再生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采摘的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6-BA)、α-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 2,4-EBL)对其不定芽的诱导,以及吲哚丁酸(indolebutyric acid, IBA)、NAA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激素对不定芽的诱导率大小依次为6-BA、2,4-EBL和NAA.3种因素对生根的作用大小依次为IBA、MS、NAA.目前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在五指毛桃离体再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该实验不仅为五指毛桃快速繁殖提供优化途径,并且为探究BRs这类具有高生理活性的甾醇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6-BA NAA 2,4-EBL 五指毛桃 离体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溃疡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与生物防治效果初探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火龙果溃疡病为火龙果多发病害,为有效开展该病害的绿色防控,从火龙果不同生境进行了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从11个不同生境中共分离到103株细菌,应用对峙培养法进行了拮抗活性评价,筛选出15株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强拮抗性菌株5株,中等拮抗性菌株4株,弱拮抗性菌株6株。进一步对这些菌株进行生防物质分析,赋值≥10分的菌株有8株。综合以上结果,优选10个菌株进行温室防效测定,连续观察20 d,7-6-1和10-4-6两个菌株的平均防效较高,分别为50.41%、48.85%。

关键词: 火龙果溃疡病 拮抗菌株 筛选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方法对互叶白千层理化特性及 精油品质的影响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4种不同干燥方法(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对互叶白千层理化特性及精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风干燥互叶白千层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68±0.27)%;经冷冻干燥互叶白千层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最低,分别为(53.74±4.58)%、(71.63±2.95)%;经4种方法干燥后,精油提取得率下降,冷冻干燥所得互叶白千层精油提取得率最高(5.99±0.60)%,精油中松油烯-4-醇大于30%,1,8-桉叶素小于5%,符合ISO4790—2004及GB/T 26514—2011中的规定标准;且经太阳晒干与热风干燥后所得精油中松油烯-4-醇含量的差异显著,太阳晒干所得精油中松油烯-4-醇最高为(50.14±1.48)%,冷冻干燥所得精油中1,8-桉叶素最低,为(1.19±0.09)%.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精油 热风干燥 冷冻干燥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蚯蚓粪按照不同体积比替代泥炭作为基质开展小型西瓜育苗试验,研究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蚯蚓粪添加比例的增加,基质的pH、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 EC)、干容重、湿容重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则呈逐渐下降趋势,当蚯蚓粪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50%可能给基质物理特性带来不利影响.添加了蚯蚓粪的基质,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下降,尤以细菌数量的降幅最大,微生物总量随之大幅降低.小型西瓜幼苗在S2基质(含10%蚯蚓粪)中的株高、茎粗、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均为最高,生长状况最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表明在泥炭基质中添加10%蚯蚓粪有利于提升小型西瓜育苗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型西瓜幼苗的生长受基质物理特性的影响较大,其茎粗、根长及综合评价得分与基质干、湿容重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基质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蚯蚓粪 泥炭 基质特性 小型西瓜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的设计与验证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我国蚯蚓养殖自动化程度低、养殖劳动强度大、养殖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设计了一种温度、湿度、通气量可自动控制的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可实现单独蚯蚓养殖箱内温度、湿度的实时显示,监测和自动调控,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通过定期通气还可以实现蚯蚓的高密度养殖。笔者主要介绍了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工作可靠、反应灵敏、成本低、易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蚯蚓养殖的劳动强度,通过定期向养殖基料中通入空气,提高养殖基料中的含氧量,蚯蚓养殖密度提高15%,节省人工养殖费用560元/万条,节省劳动力58.3%。说明采用高效智能蚯蚓养殖设备可为蚯蚓养殖提供便利,实现了蚯蚓的高密度养殖。

关键词: 蚯蚓养殖 自动控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高效 智能 高密度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槲皮素与β-乳球蛋白B的结合机制及其溶解性能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槲皮素水溶性差的问题,采用β-乳球蛋白B作为载体,基于多光谱、等温滴定量热仪和分子模拟等实验手段,探究槲皮素和β-乳球蛋白B的结合机制,以及结合后β-乳球蛋白B的二级结构和槲皮素溶解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槲皮素可与β-乳球蛋白B结合,该结合过程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三维荧光、同步荧光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槲皮素的结合使β-乳球蛋白B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圆二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槲皮素的结合诱导该蛋白中部分α-螺旋转变为β-折叠;分子模拟结果表明,槲皮素在β-乳球蛋白B上的结合位点位于一个由α-螺旋与β-转角所形成的空穴中,在该结合位点中有8个氨基酸残基参与了与槲皮素的结合,其中第125位的苏氨酸残基提供了较强的氢键,其余残基则提供了范德华力;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在与β-乳球蛋白B结合后,槲皮素的溶解度增大至原来的1 844倍左右。综上所述,以β-乳球蛋白B为载体结合的槲皮素水溶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槲皮素 β-乳球蛋白B 结合机制 二级结构变化 溶解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菠萝蜜种质资源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XYS17菠萝蜜、XYS18菠萝蜜和榴莲蜜为材料,采用HS-SPEM-GC-MS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揭示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香气成分组成差异,为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不同基因型菠萝蜜资源共鉴定出66种香气物质,异戊醇、月桂醛、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丙酯等9种共有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CA分析表明,马来西亚1号主要香气成分为3-甲基丁酸戊酯、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丁酯和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XYS17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酸丁酯、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3-甲基丁酸戊酯、醋酸辛酯和癸醛,XYS18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酸乙酯、异戊酸丁酯、丁酸乙酯、异戊酸甲酯和正辛醛,而榴莲蜜主要香气成分为异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异戊酸乙酯和异戊酸异戊酯。不同基因型菠萝蜜香气成分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和优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菠萝蜜 种质资源 香气成分 香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