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生物质炭源可溶性有机物消减土霉素生物毒性的效应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生物质炭源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土霉素生物毒性的影响,采用水溶液和土壤模拟培养方式,研究不同温度(350℃、500℃、650℃)制备的木薯渣基生物质炭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土霉素胁迫小白菜(Brassica rapa var.glabra)种子发芽、根伸长和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OM350和DOM500分别对水培和土培种子的发芽率呈现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3.33%和10.00%;生物质炭源DOM对土霉素胁迫种子发芽存在缓解作用(P<0.05);土霉素胁迫下DOM浓度与小白菜种子芽伸长呈显著相关(P<0.05);土培条件下,DOM与低浓度土霉素(<34.78 mg/kg)共同促进种子根、芽伸长,对高浓度土霉素(>94.09 mg/kg)存在缓解作用;水培条件下,低浓度DOM对土霉素胁迫种子(B. rapa var. glabra)根伸长呈现缓解作用,DOM浓度与种子芽伸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霉素 小白菜 生物毒性 生物质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点的黄秋葵部分数量性状表达差异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个黄秋葵品种为材料,通过种植试验探究不同生态区的环境条件差异对黄秋葵品种数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长度、宽度在品种及地区间数据波动较大,因此这2个性状受品种及环境的互作效应较大;叶柄长在品种间差异较小,但受环境影响较大;果实厚度和果实长度在品种内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果实长度和果实直径在品种间的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9.68%和8.68%,因此环境作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单荚种子数在不同生态区表现出显著差异,易受环境影响;在品种类型中,矮杆类型、长果类型、红果类型的黄秋葵相较于其他类型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种植地点 栽培环境 黄秋葵 数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蒸汽爆破辅助提取油茶籽蛋白及其功能性质分析

中国油脂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蒸汽爆破结合碱溶酸沉法提取油茶籽蛋白工艺,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同时分析了pH、蛋白质量浓度、NaCl浓度和蔗糖浓度对蒸汽爆破处理前后油茶籽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蒸汽爆破压力0. 8~2. 3 MPa、蒸汽爆破时间30~120 s、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0℃、pH 10、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油茶籽蛋白提取率为71. 01%,显著高于未经蒸汽爆破处理的58. 74%;经蒸汽爆破处理得到的油茶籽蛋白吸油性和吸水性均有所提高; pH、蛋白质量浓度、NaCl浓度均对油茶籽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蔗糖浓度对油茶籽蛋白起泡性作用比较明显,但对泡沫稳定性无显著改善作用,对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到改善作用.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油茶籽蛋白 碱溶酸沉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花对牛大力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去花对牛大力生物量和药用部位块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上疏花、疏荚果对牛大力块根的发育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年生热选1号牛大力苗为试验材料,根据"库—源"调控原理在花期进行去花处理,测定处理后70 d植株的叶片数及处理后7个月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干重、根条数、根长和根粗等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大力块根中芒柄花素、高丽槐素和刺桐碱含量。【结果】与不去花对照相比,去花处理可极显著增加牛大力的叶片数、地下部鲜重和根粗(P<0.01,下同),同时地下部干重、根长和侧根数也显著增加(P<0.05,下同),各指标分别增加40.68%、72.56%、31.71%、105.35%、33.59%和49.25%,但根条数却显著减少37.74%。去花处理后牛大力块根中的有效成分刺桐碱含量极显著降低25.45%,芒柄花素含量显著降低40.42%。【结论】在牛大力栽培前期(1年生),去花处理可通过增加叶片数(增大光合面积)、根长度、粗度和侧根数进而增加产量,但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降低。

关键词: 牛大力 去花 生物量 有效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体外生理活性的变化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炮制后的生理活性变化,为研究何首乌的有效发酵炮制方法及开发何首乌炮制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枯草杆菌对何首乌生品进行发酵,考察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不同提取液(水和70%乙醇)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能力、酪氨酸酶抑制率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效果,评价何首乌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性、抑制黑色素和抗高血压等体外生理活性变化情况。【结果】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乙醇提取液的DPPH清除率分别为86.61%和96.24%,发酵品不同提取液的DPPH清除率均高于生品,且极显著高于人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P<0.01,下同);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的亚硝酸盐清除率随pH降低而升高,p H为1.2时何首乌发酵品和生品乙醇提取液的亚硝酸盐清除率分别为97.74%和92.38%,二者间差异极显著;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乙醇提取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89.38%和97.04%,发酵品不同提取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极显著高于生品;何首乌发酵品水和乙醇提取液的ACE抑制率分别为32.41%和35.67%,极显著高于生品(22.96%和31.43%)。【结论】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其后体外生理活性均增强,且以有机溶剂乙醇溶液提取的生理活性效果更佳,该发酵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炮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何首乌 枯草杆菌 发酵 生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法测定黄瓜中的喹啉铜残留量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d-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黄瓜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和0.1 mol/L盐酸混合溶液提取,C18填料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C18(4.6×150 mm,5μm),流动相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乙腈(65∶35)体系,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表明:在0.02、0.2、2 mg/kg三个添加水平下,喹啉铜回收率在92.3%~10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7.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能够用于黄瓜中喹啉铜的残留分析。

关键词: 黄瓜 喹啉铜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Seq揭示Foc4在外源氧化胁迫(H_2O_2)下的基因表达及细胞代谢变化

微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Foc4)是香蕉枯萎病的强致病性病原菌。Foc4在侵染香蕉植株早期必须面对寄主的活性氧迸发。【目的】了解Foc4应对外源氧化胁迫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Illumina 2500 RNA-Seq测序平台分析了经外源氧化胁迫(H_2O_2)处理的Foc4与对照在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外源氧化胁迫条件下,Foc4的生长受到抑制。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超过2千万条clean reads。进一步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差异倍数FC (fold change)≥2且FDA值≤0.001为选择标准,发现496个基因表达上调,298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429个基因比对到GO功能分析数据库,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许多与代谢过程、生物调节、细胞过程和刺激应答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有141个表达差异显著基因比对到KEGG中的50条代谢途径。其中,主要是各类氨基酸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同时也包括与抗氧化胁迫直接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DNA的损伤修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体、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这些结果暗示,为了在强氧化胁迫环境下生存,Foc4细胞从包括直接应对氧化胁迫的信号调控途径在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均发生改变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胁迫。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4号小种 氧化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种质资源果实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优良种质资源,对22份种质资源果实的表型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种质资源果实的表型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变异性,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为0~1.04,品质性状为0.40~2.01;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0.06~0.38,品质性状为0.01~0.6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15时,火龙果22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说明不同资源间亲缘关系较远。这为发掘火龙果的育种潜力,筛选优异基因资源,改良种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火龙果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筋蛋白粒子-黄原胶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表征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备黄原胶与面筋蛋白纳米粒协同稳的Pickering乳液,表征Pickering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通过黄原胶与面筋蛋白纳米粒协同作用,可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Pickering乳液。低质量分数的黄原胶(0.2%)会促进乳析;当黄原胶质量分数不小于0.3%时,乳液于4℃贮存30 d仍无乳析现象;当黄原胶质量分数为1%时,贮存30 d乳液出现析油的现象。不同乳化顺序得到乳液的稳定性不同。乳液M-WG-XG(面筋蛋白纳米粒与玉米油乳化得粗乳液,然后加入黄原胶二次分散)的稳定性最好,同时乳液的平均粒径最小(21.4±0.314)μm。黄原胶的加入增大了乳液的净电荷,乳液的稳定性提高。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乳液M-WG-XG液滴分布均匀,界面层呈现出多层结构。相比于其他方式制备的乳液,乳液M-WG-XG有更好的黏弹性和离子稳定性。

关键词: 面筋蛋白纳米粒 黄原胶 Pickering乳液 理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MinMYB1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载体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myeloblastosis)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调控植物类黄酮代谢、植物生长发育等。为了研究在芒果果实中类黄酮代谢调控机制,本研究从金煌果肉中克隆得到一个MYB基因,将其命名为MinMYB10,其全长cDNA序列为1021 bp,开放阅读框为837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有27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重量为31.60ku,等电点为5.89。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MinMYB10与拟南芥是亲缘关系较近的蛋白。本研究还构建了基因沉默载体pTRV2-MinMYB10和过表达载体pGreenII 62-SK-MinMYB10,以期在后续研究中探明MinMYB10基因在芒果果实花青素代谢中的作用。

关键词: 芒果 MinMYB10基因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