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油菜素内酯诱导小白菜初生根不对称生长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能诱导单子叶植物初生根发生不对称生长,而在双子叶植物中还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外源施加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2,4-eBL)观察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初生根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4-eBL能诱导小白菜初生根发生不对称生长形成卷曲。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根卷曲比例和曲率逐渐增大,同时向地性逐渐降低。试验发现外源施加2,4-eBL可诱导双子叶植物根不对称生长的现象,为研究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在根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2,4-表油菜素内酯 小白菜 初生根 不对称生长 向地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线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线蕨属(Adiantum L.)隶属于铁线蕨科(Adiantaceae),属内植物为多年生中小型蕨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本属有200多种植物,中国现已发现30余种。铁线蕨属植物多数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诸多应用。此外,铁线蕨属植物外形美观,多用于室内盆栽和园林设计,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为了探究出更有效地保护及繁殖方法以及更高效地利用铁线蕨属植物的观赏及药用价值,本综述就繁殖技术、形态特征、园林及医药应用等方面对该属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栽培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铁线蕨属 快速繁殖 园林应用 医药价值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染色体制片方法的改良及FISH信号检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幼叶为材料,通过改良配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混合酶的溶剂、酶解时间等参数,对酶解去壁低渗方法进行了相应改良。结果表明,在37℃下,采用磷酸盐缓冲液(NaH2PO4,31.21 g/L; Na2HPO4, 71.64 g/L; Na Cl, 8 g/L; pH=5.5)作为溶剂,配制终浓度为5%纤维素酶、4%果胶酶的酶混合液时,酶解时间为1.0 h,大大缩短了酶解时间。用该法制备的中期标本,染色体形态分散、清晰、细胞膨大良好,荧光原位杂交信号检测后,信号正常。本研究可为橡胶树细胞遗传学、基因定位提供细胞学方法。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热研7-33-97 染色体制片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橡胶树品系树皮结构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自主选育的热试662、热试419等7个开割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树皮乳管列数目、厚度等乳管分化特征参数,分析上述参数与胶乳产量、茎围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7个品系中,石细胞以内的次生韧皮部厚度与茎围,再生皮的厚度呈正相关。2)胶乳产量与石细胞以内的次生乳管列数目,树皮中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总厚度的比值呈正相关;其中,热试419树皮结构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结构的总厚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品系,次生乳管的总列数最多,乳管分化能力较强,且胶乳产量最高。3)热试9359和RRIM600次生乳管的分化能力较强,产胶潜力大。该实验结果为以树皮乳管分化指标辅助评价主要农艺性状提供了参考,也为参试品系割胶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树皮结构 农艺性状 胶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PYL13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木薯脱落酸(ABA)受体PYR/PYL/RCARs家族基因(MePYL13)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性变质(PPD)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后续探索ABA信号通路在木薯PPD中的功能及作物抗逆育种打下基础。【方法】从木薯品种SC8中克隆MePYL13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保守结构域及二、三级结构等进行预测,对基因上游启动子进行元件分析,通过亚细胞定位观察MePYL13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ePYL13基因在木薯PPD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的MePYL13基因编码区(CDS)长度663 bp,编码2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23.957 kD,理论等电点(Ip)为6.74。MePYL13蛋白与巴西橡胶树(XP_021654464.1)PYL家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1.55%,表明MePYL13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从MePYL13基因启动子鉴定获得与非生物胁迫逆境相关的响应元件,包括厌氧诱导元件(ARE,AAACCA)、光响应元件(ATCT-motif,AATCTAATCC)、干旱MYB元件(MBS,TAACTG)及ABA应答元件(ABRE,AAACAGA)和分生组织表达相关元件(CAT-box,GCCACT)等;MePYL13蛋白在木薯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上均有表达。随着PPD进程的推移,MePYL13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至PPD后期(48 h)其相对表达量是0 h时(PPD前)的16倍,即MePYL13基因受木薯块根PPD的显著诱导。【结论】MePYL13基因是PYR/PYL/RCARs家族成员,可能在木薯块根PPD过程中发挥正向调控作用,为培育木薯PPD改良品种提供了潜在基因资源。

关键词: 木薯 PYR/PYL/RCARs家族 MePYL13基因 生理性变质现象(PPD) 表达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大鲵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下大鲵的形态特点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可行性,找出不同大鲵种群间的主要形态差异,为大鲵群体形态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野生大鲵、汉中大鲵、恩施大鲵及张家界大鲵各30尾,分别测量12个形态学特征参数,经校正后得到11个形态比例性状,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鲵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的特征值较大,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13%。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主要受X1(头长/全长)、X5(头宽/全长)和X7(体高/全长)的影响,第二主成分(PC2)主要受X11(前肢长/全长)的影响,第三主成分(PC3)主要受X3(尾长/全长)的影响。4个大鲵群体被分为两大类,其中,汉中大鲵先与恩施大鲵聚为一类,再与张家界大鲵聚为一大类;野生大鲵则单独聚为一类。采用建立的判别方程式对所有大鲵样本进行判别,结果发现4个大鲵群体的总判别准确率均为77.5%,其中,张家界大鲵的准确率最高,达83.3%,其次是野生大鲵(准确率为80.0%),汉中大鲵和恩施大鲵的准确率为73.3%。【结论】不同地域的大鲵种群在形态上具有一定差异,其中野生大鲵与养殖大鲵在头长/全长、头体长/全长、头高/全长和体高/全长4个形态比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判别分析可进行初步区分。

关键词: 大鲵 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注射法瞬时转化荔枝果实组织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的荔枝果实瞬时基因表达方法,本研究以荔枝品种‘新球蜜荔’(LitchichinensisSonn.var.‘Xinqiumili’)为试材,利用农杆菌注射法对荔枝果实组织进行转化,研究了果实发育时期、菌株种类、注射部位、取样时间、菌液浓度等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果肉已完全包裹种子的Ⅱb期果实进行连体注射,在果柄、果皮、种子、果肉分别注入OD600值为2.4的农杆菌菌株GV3101,4d后取样进行检测,4个组织的GUS染色率较高。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荔枝果实的基因瞬时表达系统,为今后快速鉴定荔枝果实相关基因功能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农杆菌注射 ‘新球蜜荔’果实 瞬时表达 GUS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CT-2无氨保存剂对浓缩天然胶乳保存效果及其性能的影响

应用化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溶性杀菌剂BCT-2保存浓缩天然胶乳的效果及对预硫化胶乳粘度、成膜特性、硫化胶膜干燥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天然胶乳保存6个月以上的挥发性脂肪酸值最高为0. 048,要比GB/T 8289—2016的0. 06低,粘度和p H值也都符合应用的要求。预硫化胶乳的粘度在放置前6 d没有太大变化,不影响预硫化胶乳的基本性能,且成膜性能好;与传统高氨保存的硫化胶膜相比,BCT-2保存的硫化胶膜干燥时间短,干燥速率常数提高了5~6倍; BCT-2保存的硫化胶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而撕裂强度为49. 31 k N/m。

关键词: 无氨保存剂 预硫化胶乳 成膜特性 干燥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淀粉脱支酶对菠萝蜜种子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及糊化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普鲁兰酶和异淀粉酶制备脱支菠萝蜜种子淀粉(debranched jackfruit seed starch,DS)及脱支菠萝蜜种子支链淀粉(debranchedjackfruitseedamylopectin,DAP),旨在研究所得DS和DA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S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而DAP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普鲁兰酶水解α-1,6糖苷键更完全,所以普鲁兰酶DS和DAP平均分子量更低。普鲁兰酶水解较短侧链更有效,异淀粉酶则可水解外分支链。异淀粉酶DAP具有高比例B2链、B3链和长平均链长,导致其具有低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但糊化温度高。因此,淀粉脱支酶的选择和直链/支链淀粉组成均能导致淀粉分子结构和糊化特性显著不同(p<0.05),可根据特定需要选择合适制备方法增强或抑制菠萝蜜种子淀粉固有性质或赋予其新的特定性质。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淀粉 脱支淀粉 普鲁兰酶 异淀粉酶 分子结构 糊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和非耐寒橡胶树幼苗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差异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耐寒和非耐寒橡胶树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反应差异。【方法】以橡胶树耐寒无性系‘云研77-4’和非耐寒无性系‘热垦501’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在橡胶树幼苗生长至2蓬叶时,进行4℃低温胁迫处理及28℃最适温度处理,设定3个时间梯度:1、12、24 h。处理完成后取第二轮叶片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结果】随着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无性系的H2O2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耐寒无性系‘云研77-4’的增减幅度大于非耐寒无性系‘热垦501’;与对照相比,2个无性系的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力以及As A含量、GSH含量均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云研77-4’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As A含量、GSH含量高于‘热垦501’;GSH-PX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与GSH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耐寒和非耐寒无性系橡胶树叶片抗氧化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在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表明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与橡胶树幼苗耐寒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橡胶树 低温胁迫 抗氧化系统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