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植密度对棉株氮素库源分配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不同密度处理棉株的氮素库源分配情况,找出密度与库源分配合理的搭配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设置5种(A1~A5)不同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棉株库源器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氮素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单株的氮素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盛铃-见絮期积累速度大,各处理积累量均达到最高,9.0×104株/hm2处理最大,为430 g/株,27.0×104株/hm2处理最小,仅为161 g/株。在不同库源器官氮素分配中,根系作为氮素营养吸收器官,苗期浓度较高,随后基本维持在1%左右,且因滴灌模式,密度影响只在苗期和吐絮期才较明显的显现出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各处理叶源的氮素浓度最高且超过2.5%,其次为库器官蕾、铃,最后为茎源。【结论】中间密度处理氮素在源库分配中,相比其他处理铃库与叶源比例较高且相对协调,都达40%以上,更有利于干物质的供应与产量的形成。


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设计与性能试验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滴灌过程中地下滴灌系统的堵塞问题,设计了新型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分析并确定地下滴灌系统水压为15~25kPa,出水孔间距为300mm,防护管内壁与毛管的外壁距离为40mm时,灌水均匀度可达到85%以上;通过该系统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防堵塞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普通滴灌相比能保持20~6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植株根冠比,增加有效根表面积,加快根系周转与更新,进而增强植株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南疆三地州枣粮棉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南疆三地州枣粮棉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找出经济效益最佳的枣粮棉间作模式及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投入要素。【方法】基于南疆三地州枣粮棉间作和单作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找出在枣树不同的生长期、不同间作模式下,肥料、农药、种子、水、动力、人工等投入要素对枣粮棉间作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间作其他作物相比,枣树在幼龄期和产果期的经济效益间作棉花大于间作粮食,且产果期的产值大于幼龄期;种子的投入对枣粮棉间作的产值产生显著地负影响,肥料、动力和人工的投入对产值产生显著地正影响,农药和用水的投入对产值有正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在幼龄期和产果期选择枣棉间作模式,适当的减少肥料和人工的投入,增加肥料、农药和动力的投入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不同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 620 m3/hm2(W1)、1 950 m3/hm2(W2)、2 400 m3/hm2(W3)、2 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 82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19 kg/m3,滴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4.9%,显著减少40~100 cm的土壤储水消耗。北疆冬小麦春季适宜总滴水量在2 850 m3/hm2左右,每次滴水量在525 m3/hm2左右,以保证远离毛管区域小麦生长的水分需要。


不同材料覆盖越冬对葡萄枝蔓及根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年生全球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为试材,采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保温被覆盖葡萄越冬,测定越冬过程中枝蔓及根系中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等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对葡萄枝蔓及根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种材料覆盖葡萄越冬对温度的影响较大,覆盖物下0~60 cm深度土壤温度较对照提高0.34~2.32℃;②保温材料覆盖越冬前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较大;③玻璃棉覆盖越冬后,根系中组织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脯氨酸和电导率较低。不同材料覆盖对葡萄枝条及根系抗寒生理指标影响较大,但并不能改变葡萄根系的耐寒性。


核桃果柄分离力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找适宜核桃振动采收装置的技术参数,对新新2、扎343、实生核桃三个品种的果柄分离力和影响因素进行测试与研究。【方法】以核桃的青皮硬度、果皮开裂度作为影响果柄分离力的主要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各因素与果柄分离力的皮尔森相关系数。【结果】由相关性检验可知,在0.01水平下3个品种果实青皮硬度与果柄分离力正相关,青皮开裂度与果柄分离力负相关。【结论】曲线拟合结果中,开裂度对果柄分离力的影响,扎343欠佳;青皮硬度对果柄分离力的影响,实生核桃欠佳,其他拟合度均较高。


春小麦种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国内外引进和本地主栽春小麦种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特性。【方法】参考农业部《小麦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NY/PZT001-2002的方法进行。【结果】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在20.1~40.0的耐盐材料4份,占参试材料1.4%,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在40.1~60.0的中等耐盐材54份,占参试材料76.05%,其中GCP材料34份,国内引进材料17份,新疆主栽材料3份;苗期盐害指数在40.1~60.0的中等耐盐材料20份,占参试材料28.16%,其中GCP材料16份,国内引进材料3份,新疆主栽材料1份。相关性分析表明:芽期盐胁迫根长与盐胁迫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盐胁迫芽长、根长与芽期盐害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苗期盐胁迫根长分别与盐胁迫叶长、相对叶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对叶长与相对根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盐胁迫根长、叶长与苗期盐害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盐胁迫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要强于芽和叶。盐胁迫芽长、根长与芽期盐害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盐胁迫根长、叶长与苗期盐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小麦盐敏感的指标。


籽粒成熟度与穗部位置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穗部及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新春26号种子,在不同穗部间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质量、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及幼苗干质量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成熟度越好,则千粒质量越大,相关活力指标越高,且表现为穗中部>穗基部>穗上部。对不同穗部千粒质量与活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后25d收获与开花后30d收获的种子,其穗中部千粒质量与种子活力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即随着小麦成熟度增加,小麦种子干、鲜质量与种子活力回归关系极显著。而且,其相应部位的幼苗鲜质量或干质量均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关系,因此,可以用种子千粒质量大小、幼苗鲜质量或幼苗干质量判定不同收获期下种子活力的大小。


水分胁迫对新疆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PEG胁迫下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了解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特性。【方法】选取11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过氧化物酶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干旱胁迫对参试材料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生理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明显不同。干旱胁迫下,11个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升高趋势。【结论】小麦幼苗应对干旱胁迫时,基因型是影响其各指标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基因型小麦通过不同的生理机制或调控方式来适应逆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