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13个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在白银市的引种表现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关键词: 中早熟 马铃薯 新品种 引种 白银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陇油杂1号 双低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饲料中应用芽孢杆菌的效果研究

甘肃科技 2018

摘要:益生菌对动物机体常常能够产生有利影响,作为一种活性菌制剂,益生菌能够有效调控消化道菌群平衡,同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并且益生菌制剂还具有耐高温、耐高压和强抗逆性等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饲料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超星数字资源用户使用统计与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收集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超星数字资源2015—2017年的用户使用数据,通过对每月访问量和文献传递量统计,分析了职工使用电子图书的情况,提出合理利用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超星发现 读秀 电子资源 使用统计 图书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黄土旱地西瓜全膜垄上沟播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西瓜全膜垄上沟播栽培技术是在垄顶开微沟,覆盖地膜后再破膜播种。西瓜生长初期干旱少雨时,微沟可高效积蓄自然降雨;生长后期降雨较多时,微沟可起到排水作用,减少涝害。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习称"陇东",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400~600 mm,且多集中在7~9月,是我国北方旱地晚熟西瓜主产区之一。2016年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纤维类型分类及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肉类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类型组成的差异与产肉动物的产肉量及其肉品的质量密切相关,故肌纤维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先对肌纤维ATP酶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等肌纤维类型的分类方法进行综述,进一步对肌纤维特性进行简要概述,最后回顾了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外界因素及分子调控通路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肌纤维类型及转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肌纤维类型 免疫组化染色 ATP酶染色 肌纤维类型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根长、叶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3MG-CEA,受3对独立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叶鲜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4MG-CEA,受4对独立主基因控制。8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9.59%~50.96%之间。

关键词: 胡麻 重组自交系群体 苗期抗旱性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浸根对温室当归苗出苗及生长进程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以当归苗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赤霉素浸根对温室当归苗出苗及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有效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并显著促进其出苗进程,对其生长进程有一定影响。当用80 mg/L赤霉素浸根时,纯土苗和基质苗的出苗率分别达到58.79%和43.76%,当归产量分别达到4 267.65 kg/hm~2和4 116.60 kg/hm~2。

关键词: 赤霉素 当归苗 出苗动态 形态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地区桃苗木繁育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根据甘肃的气候、土壤特点,结合试验和生产实践,从苗圃选择,砧木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到接穗采集、苗木嫁接、嫁接后管理以及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了适宜本地区的桃苗木繁育技术。

关键词: 苗木 繁育技术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光敏型高丹草营养成分及动态变化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以光敏型高丹草品种"大卡BMR"和"海牛"为材料,采用8.33、12.50和16.67万穴·hm~(-2) 3个低、中、高密度全膜平铺穴播种植,在植株不同生长阶段,测定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总可消化养分(TDN)和糖锤度(BX)含量,以研究光敏型高丹草在当地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生长发育进程在植株营养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品种间,两品种生长前期CP含量差异较大(P<0.05);"大卡BMR"的NDF、ADF和BX整体低于"海牛",TDN含量高于"海牛"。密度对营养成分有影响,CP含量随密度的增大有所降低;密度对BX含量前期影响较大(P<0.05),中后期影响不明显(P>0.05);在全生长期内NDF和ADF含量整体上高密度处理明显低于(P<0.05)低密度处理;密度对TDN含量影响明显(P<0.05),生长后期(出苗后126~140d)依次均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动态变化表现为,两品种随生长发育进程的延长,CP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BX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NDF和ADF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TDN含量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126~140d,干物质产量仍在上升,CP和TDN产量平稳,TDN的含量处于下降趋势。这种动态变化为北方不抽穗或能抽穗不能成熟的光敏型高丹草最佳刈割期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饲草生产角度考虑,在春播一茬青贮收割模式下,当地以"大卡BMR"品种较好,种植密度以每公顷12.50万穴较好,两品种均在出苗后126~140d(9月上中旬,大卡BMR处于抽穗期、海牛处于开花期)刈割最佳。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发育阶段 光敏型高丹草 营养价值 动态变化 最佳刈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