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九孔鲍幼苗掉板防治初步研究

水产科技 2003

摘要:鲍苗培育阶段有关鲍苗掉板及死亡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1995年在浙江沿海几家鲍育苗场出现大量幼鲍(上足分化幼体和围口壳幼体)脱落死亡,陈全震等(1995)利用福尔马林和抗菌药物来防治附苗板上的原生动物、桡足类及细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7年至1998年初台湾东北角宜兰地区许多养殖场发生附着苗大量死亡的情形,吴萃慧等(1998)发现大量死亡多发生在附苗后一个月,当原有硅藻种群濒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 10~4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性。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微藻 异养细菌 蓝藻 弧菌 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生长特性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日生长最快达13.52g·d-1,平均为6.84g·d-1,养殖250d以上其平均体重可达500g左右,1周年达1000g,2周年达3000g。其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314SL3.0972,全长和体长的关系为TL=1.1839SL+0.5012,体高与全长的关系为BD=0.8512TL-1.0358。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是Lt=49.2294(1-e-0.7106(t+0.2211)),Wt=6186.2350(1-e-0.7106(t+0.2211))3.1609,体重生长拐点年龄1.3984,参照生物学指标,大菱鲆应该在拐点后上市,它符合经济原则及人们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 大菱鲆 工厂化养殖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后代的形态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美国奥利亚罗非鱼(Ao)、Ao(♀)×鳜(♂)的子代(As1)、埃及奥利亚罗非鱼(Eo)、Eo(♀)×鳜(♂)的子代(Es1)、As1(♀)×Ao(♂)的所谓"回交"子代(As2)、Es1的兄妹交子代(Es2)的形态和框架数据,用卡方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形态异同。可数性状卡方分析表明,这几组实验鱼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形态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As2与Ao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都有显著差异,其中As1和Es1与其它鱼的差异最大,Es2与其它鱼的差异其次;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判别效果极显著,判别准确率都在90%以上,判别准确率依次为Es1、As1、As2都为100%,Es2为96.2%,Ao为95%,Eo为90%。综合以上分析,根据亚种75%规则,表明雌性奥利亚罗非鱼与雄性鳜间远缘杂交后代与亲本奥利亚罗非鱼不同;为此通过本课题的远缘杂交也许能产生新的养殖品种。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远缘杂交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北京水产 2003

摘要: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生物技术为我国渔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综述了近期来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点对转基因技术、染色体操作、水产动物性别控制、藻类育种工程,鱼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以及海洋自然产物与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评述。并对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洋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Ⅳ.拟哲水蚤属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81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航次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28°-34°N,127°E以西)的中网标本,研究了中小型桡足类-拟哲水蚤属(ParacalanusGenus)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本次调查中拟哲水蚤属由小拟哲水蚤(P.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crassirostris)、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和瘦拟哲水蚤(P.gracilis)4个种组成,种群数量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小拟哲水蚤是其中最重要的优势种,其种群数量占拟哲水蚤属的73.92%~86.18%,对浮游动物的总数量变动起着关键作用。拟哲水蚤属总丰度的平面分布特点是:沿岸水域的数量比外海水域高,且皆与表层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关键词: 中小型桡足类 拟哲水蚤属 黄海南部 东海 生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鲮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基因的保守性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RT PCR技术从鲮(Cirrhinamolitorella)脑垂体组织中克隆出鲮生长激素成熟肽cDNA片段,将纯化的DNA片段克隆到pUCm T载体上。克隆的鲮GHcDNA开放阅读框全长567bp,编码由188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长激素成熟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鲮GH成熟肽氨基酸序列与另2种鲮—印鲮(Cirrhinamrigal)和南亚野鲮(Labeorohita)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和83%,与鲤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并对9个科的17种鱼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本研究所克隆的基因序列和推测的蛋白质序列已登录入GenBank、EMBL和DDBJ基因库,序列号分别为AF458105和AAL51107 1。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丰江水库太湖新银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水利渔业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2000~2001年对新丰江水库太湖新银鱼进行逐月采样,用各月龄体长、体重均值研究该鱼的生长特性。体长体重的关系为W=0.002L3.2813;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其体长、体重与月龄的关系:Lt=8.80[1-e-0.2172(t-0.1250)],Wt=2.45[1-e-0.2172(t-0.1250)]3。体重生长拐点为5 18月龄,拐点的体长为5 86cm,体重为0 65g。考虑拐点后体重月增长量仍保持稳定,故捕捞期应在拐点后至产卵前的秋冬季。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生长 新丰江水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CSCD

摘要: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子一代、子四代、子五代群体和黄、渤海野生群体遗传变异进行了同工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在检测的 4个群体肌肉组织的 13个基因位点中 ,MDH 2 、GPI 、MPI 、PGM 2 和PGM 3 5个位点呈多态。PGM 3 位点上的变异程度最高 ,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减趋势 ;人工选育群体在MPI 位点上出现 c基因 ,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增趋势。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同人工选育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相同 ,为 38 4 6 % ;其平均观察杂合度分别为 0 0 5 77、0 0 377、0 0 2 6 3、0 0 2 31,呈依次递减趋势。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 0 0 0 6 2 ,远大于子四代和子五代间的遗传距离。人工选育中国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已有所降低 ,但在某些基因座位上出现了特异基因 ,这是否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抗逆能力的人工定向选育群体的基因标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人工选育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鲤血清主要离子含量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03

摘要:采用五种常用中草药 (黄芪、板兰根、茯苓、黄芩和鱼腥草 )作为饲料添加剂 ,按 1 0g·kg- 1 的剂量添加到饲料当中饲喂一龄鲤 ,测定这几种中草药对鲤的血清中的K+、Na+、Ca2 +、Cl- 、Mg2 +、Fe2 +、Zn2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草药使血清中的游离离子浓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也测试了生活在含高浓度敌百虫水中的鲤在加中草药及不加中草药时血清的几种主要离子含量 ,并同正常水体中对照组及加中草药鲤血清的离子含量作了比较。

关键词: 中草药 血清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