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维生素E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南部及东海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研究Ⅱ.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点探讨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多样度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中小型浮游桡足类有71种,4季皆出现的种类比例高达83.1%,种类季节变化不大明显。种数平面分布呈南部高、北部低、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特征,种数分布与该海域水团势力消长相关,在水系交汇处,种类较多的往往位于暖流的一侧。4季共出现优势种15种(优势度Y≥0.02),主要有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等,但在秋季,上述优势种类由尖额保猛水蚤(Aegisthusmucronatus),孔雀丽哲水蚤(Calocalanuspavo),锦丽哲水蚤(Calocalanuspavoninus)等替代。优势种更替率R值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南部及东海调查区中小型桡足类群落所栖息的环境从夏季转至秋季的变化较大,从冬季转至夏季的变化相对较小。桡足类物种多样度(H′)、均匀度(J′)和单纯度(C)指数4季均值分别为2.58(2.27~2.99)、0.72(0.64~0.7)和0.26(0.21~0.38),H′值平面分布趋势与种数分布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中小型桡足类 黄海南部、东海 种类组成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浅海养殖水域沉积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底分5个阶段,使用沉积物捕获器在桑沟湾养殖海区的扇贝区、牡蛎区和海带区进行自然沉积作用的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沉积物进行分析,估算该养殖海区的总氮和总磷由海水到海底的通量。估算结果显示,该海区颗粒物质的年平均沉积速率为278.8g/(m2·d),而每克颗粒物质则携带了190.4μg总氮、472.5μg总磷和0.103g有机物质沉入海底。沉积物的总氮和总磷含量显示了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总氮的峰值出现在5月(春季),最低值出现在12月(冬季)。而总磷含量在12月显著高于5月和7月时段。分析表明,下沉的颗粒物质的氮磷摩尔比为0.67~2,而底泥的氮磷摩尔比为0.025~2。研究结果为桑沟湾沿岸海域氮磷营养盐的通量建模提供了重要参数,并为养殖水域环境容量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自然沉积作用 总氮 总磷 氮磷比 贝类养殖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海洋与湖沼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菱鲆是欧洲沿海的特有名贵鱼类之一 ,于 1 992年引入我国 ,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一个主养品种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被视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菱鲆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报道 ,结果表明 ,大菱鲆对蛋白质有很高的营养需求 ,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鱼体的增重方面影响极显著 ,对配合饲料的转换率影响显著。脂肪可以促进大菱鲆蛋白质的转化利用 ,从而达到节约饲料蛋白质的目的。饲料中的脂肪酸对大菱鲆特别是其仔稚鱼的生长很重要。目前国际上大菱鲆的饲料配制水平差别较大 ,研究认为大菱鲆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 42 %以上 ,脂肪含量为 1 2 %以上。随着大菱鲆对各种营养参数的研究完善后 ,必将会提高饲料的配制水平。展望了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菱鲆 营养需求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ACE法分离团头鲂生长抑素全长cDNA及其序列测定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脑垂体GH释放的作用,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激素之一。本研究采用RT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测定了团头鲂脑中生长抑素PSSI cDNA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3’RACE扩增得到700bp左右的片段,5’RACE分离得到500bp左右的片段,把3’片段与5’片段拼接得到全长cDNA。cDNA全长735bp[不含poly(A)],5’端非翻译区有100nt,3’端290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45bp。该序列与金鱼PSSI cDNA序列同源性为90%,主要差异在5’端非翻译区。团头鲂生长抑素mRNA阅读框编码114个氨基酸,包括一些酶切位点,产生26个氨基酸的大分子态生长抑素,进一步加工成与人等结构相似的14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团头鲂生长抑素前体氨基酸序列与金鱼、虹鳟、鲶鱼、鮟鱇、蛙、牛、鼠、鸡、猴、人等的比较发现,它与金鱼的同源性最高达95%,与鮟鱇最低50%,与人68%。这说明生长抑素基因在长期的进化中相当保守,同时,也因为鱼类生活环境多样导致基因变异较大。

关键词: 团头鲂 快速扩增cDNA末端 生长抑素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鲈鱼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动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胚胎进行了玻璃化冷冻保存研究 ,筛选出了浓度较低、玻璃化程度较稳定的 5种玻璃化液 ,冷冻时形成玻璃化的概率在 4 8 1%~ 10 0 % ,在 35~ 4 3℃的水浴中解冻时保持玻璃化的概率在 4 4 4 %~ 6 3 0 % ;玻璃化液VSD2在解冻时保持玻璃化的概率最高。对鲈鱼神经胚、 2 0对肌节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前胚在玻璃化液VSD2中的适应能力及适合于玻璃化冷冻的胚胎时期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不同时期胚胎对玻璃化液的耐受能力不同 ,鲈鱼神经胚耐受能力最低 ,心跳胚耐受能力最强 ,出膜前期胚次之 ,心跳胚和出膜前胚适合于进行玻璃化冷冻。对 0 5mol/L蔗糖的洗脱时间进行了选择 ,结果显示 ,洗脱10~ 2 0min效果较好。利用玻璃化程度较好的VSD2对鲈鱼不同时期胚胎进行超低温 ( - 196℃ )冷冻 ,获得了2 1%~ 2 7 9%的透明胚。将鲈鱼心跳胚冷冻解冻后获 2粒复活胚 ,培养至出膜期 ,成活 4 2~ 5 0h ;出膜前期胚在冷冻解冻后有 1粒胚复活 ,并且孵化出鱼苗

关键词: 鲈鱼 胚胎 玻璃化 冷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农村养殖技术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条斑紫菜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英文)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CSCD

摘要:利用已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特征性保守区域合成探针,并对条斑紫菜cDNA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了一个编码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A)的全长cDNA克隆(GAP4)。GAP4包含了全长的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序列,编码7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338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将获得的Gap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GAPDH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后,发现条斑紫菜的GapA氨基酸序列都包含了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条斑紫菜GapA的cDNA序列中GC含量很高(64.2%),与紫菜EST分析中得到的结果(65.2%)近似。通过GAPDH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红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条斑紫菜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序列已登记到GenBank数据库,序列号为:AY273819。

关键词: 条斑紫菜 GAPDH cDNA克隆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与银鱼移植

水产科技 2003

摘要:新丰江水库1998年移植太湖新银鱼受精卵后,1999-2000年能捕到大量子一代,子二代的银鱼,但未形成产量。分析了该水库生态环境与银鱼移植增殖的关系及影响种群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移植银鱼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银鱼移植 新丰江水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养鱼水循环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

渔业现代化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