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 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 d出洞。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发生 生活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生长及毒力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的提出,昆虫病原真菌在防治农林害虫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白僵菌是世界各国研究应用最多的真菌杀虫剂。从白僵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温湿度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总结了提高菌株生长水平和杀虫效果的主要措施,以期对今后白僵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僵菌 营养 环境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细菌NCD-2中抑菌功能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是一株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细菌,它通过产生抑菌物质达到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以该菌株作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农药已通过国家农药登记。通过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转座子mini-Tn10的质粒pHV1249转入枯草芽孢杆菌NCD-2中,获得转化子。对转化子通过高温诱导转座子转座,获得4 000个NCD-2菌株的突变子。对这些突变子进行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作用测定,筛选到2株抑菌作用增强的突变子和4株抑菌作用降低的突变子。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对此6个突变子中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的侧翼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结合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抑菌作用增强的2个突变子中,转座子插入到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内部,此基因与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中的yvoA基因的同源性为98%;抑菌作用降低的4个突变子中,转座子插入位点对应于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中的phoP基因内部,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中的phoP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8%。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转座子mini-Tn10 染色体步移法 大丽轮枝菌 双调控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菌定性和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株小麦赤霉菌(禾谷镰刀菌BDX4-5,BDX3-2,HwH4-5)的混合菌体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小麦赤霉菌的间接ELISA法。结果表明,小麦赤霉菌抗血清的效价为1∶640 000,灵敏度为0.005μg/mL。由ELISA法测定的结果可知,此抗体可以与镰刀菌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供试的病原真菌的菌体蛋白呈阴性反应。对田间人工接种的小麦籽粒进行了ELISA定量测定,病菌的生物菌量与病害的发病程度相符合。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检测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承试点效应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6~2003年河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资料,对先后承担区域试验的17个试验点判别品种的能力、产量年际间的稳定性及各试验点产量结果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利用这3项指标对9个多年承担区域试验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廊坊和安国是最理想的承试点,遵化、文安和阜城是较理想的承试点。

关键词: 玉米 区域试验 试点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年连续施用秸秆和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潮土钾素肥力培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设计不同施钾处理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层深度表现不同。连续12年施入秸秆、钾肥、秸秆加钾肥(年施K2O≥150kg hm-2)对培肥耕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有积极促进作用,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但对耕层以下土壤培肥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潮土 速效钾 缓效钾 含量和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脂肪氧化同工酶(Lox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检测缺失大豆脂氧酶近等基因系-Su系列,将标记不同缺失类型种子经脱脂、干燥、浸提、离心后制成样品,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电泳洗脱仪回收获得蛋白。间接ELISA测定Lox1免疫血清效价为1∶1600,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和达到对数生长期的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培养,筛选杂交瘤细胞的阳性克隆,应用有限稀释法和交叉分析,获得3株能稳定传代且分泌Lox1单克隆抗体的、与其他Lox类型没有交叉反应的杂交瘤细胞,各株单抗的效价均在1∶64以上。大豆脂肪氧化同工酶Lox1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脂氧酶的缺失类型,可为辅助育种提供投资少、见效快的鉴定方法,可为研制大豆脂肪氧化同工酶检测试剂盒提供实验基础。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 单克隆抗体 ELISA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衡单16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品种衡单1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天津市审定(津审玉2006002),在适宜地区推广。该品种增产潜力大,抗病虫性强,适应性广,活秆成熟,是粮饲兼用的适宜品种。

关键词: 玉米 衡单16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晚播冬小麦产量不稳和品质低的问题,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对河北省低平原地区晚播冬小麦施肥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10.99 kg/hm2,P2O5=188.51 kg/hm2,K2O=80.31 kg/hm2,产量可达7 964.88 kg/hm2;小麦蛋白质含量达到14.85%的施肥方案为:N=265.64 kg/hm2,P2O5=197.99 kg/hm2,K2O=148.17 kg/hm2;小麦沉降值达到22.19 mL的施肥方案为:N=199.38 kg/hm2,P2O5=173.54 kg/hm2,K2O=108.33 kg/hm2。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施肥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植物保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系)有56份,占供鉴品种的13.18%、中抗品种54份,占12.71%、低抗品种99份,占23.29%。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等7个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性。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麦红吸浆虫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