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异型绒毡层 超微结构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获得6种枸杞花粉植物。[方法]以6种枸杞花药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的9种MS培养基上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离体培养。[结果]6种材料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0%,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 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结论]材料不同,在同一培养基上的诱导率不同,在光照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暗培养条件下的诱导率高。

关键词: 枸杞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单倍体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川市景观水道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夏季为绿藻-蓝藻型,秋季为绿藻-硅藻-蓝藻型;两季平均绿藻指数6.2,藻类综合指数10.9;Margalef指数平均2.6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0.82;各站点营养状态指数均值为72.63。综合分析得出:景观水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个别站点已达到极富营养化水平。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水质 营养状态 时空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枸杞小孢子和药壁组织在四分体刚形成及之前的各个时期发育正常;四分体形成之后,四分孢子的胞质首先变稀薄,出现液泡化,随后液泡化加剧,四分孢子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和残余的胼胝质壁依次先后收缩、解体,四分体严重变形,最后完全消失;在四分体败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也剧烈液泡化,并且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先后于原位解体;四分体败育及解体过程均发生在胼胝质壁中.据此推断,不育系绒毡层细胞的提前解体是导致其四分体解体的原因.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系 可育系 花药 细胞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典型抗旱造林整地技术集流效果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中推广应用的典型抗旱造林整地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措施的集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88542"集流造林整地工程,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尤其在0-60cm土层表现较为明显;工程措施的集流效果随地形的变化有所不同:随坡位自上而下改变,"88542"集流水平沟比集流坡面水分的增加率总体上呈增大趋势;随着坡长增大,工程措施对水分增加率也呈增大趋势;随坡度的增大,水平沟相对集流面的水分增加率也随之增加;随坡向不同,工程措施的集流效果则无明显差异;相对于工程措施的集流效果,坡长和坡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故在工程设计中,坡度越大,相应集流坡面长度就要缩短,反之坡度越缓,集流坡面长度就要增加。

关键词: 造林整地 88542 半干旱地区 径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水稻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4个宁夏粳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N6和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基因型、激素、分化、继代对宁夏粳稻成熟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宁夏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较大,参试材料中优育28的培养特性最好;诱导愈伤组织中2,4-D质量浓度以2 mg/L较好;分化培养中参试品种均表现为KT 2mg/L+NAA 1 mg/L+IAA 0.5 mg/L处理的分化效果最好;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1~2次对分化没有显著的影响,继代3次以上,其分化能力明显减弱。通过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宁夏水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

关键词: 粳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苁蓉寄生对梭梭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寄生和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为对象,分别测定其同化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测定了2种条件下梭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2种处理的梭梭在6—9月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且寄生肉苁蓉梭梭的保护酶活性在前期均高于未寄生的梭梭。梭梭在被肉苁蓉寄生后,MDA含量显著增加,且植株体内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可溶性糖含量却有所降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肉苁蓉的寄生给寄主梭梭造成了胁迫的环境,对寄主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系统产生了明显的伤害,并降低了寄主梭梭的抗旱性。

关键词: 梭梭 肉苁蓉 寄生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滩羊的屠宰和肉质理化性状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方法的优化及抗源筛选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小麦抗全蚀病育种提供更有效的抗病鉴定方法和便于利用的抗源材料。【方法】以感病小麦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将小麦全蚀病(G.graminis var tritici)菌种制成菌饼或菌粒,设菌饼法、菌粒法、菌粒+菌饼法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调查统计病根率、严重度和病茎率,用于筛选有效的抗病鉴定方法;选择22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材料,采用优选出的抗病鉴定方法对其进行抗性鉴定,筛选便于利用的抗源材料。【结果】菌饼+菌粒法对宁春4号的致病力明显高于菌饼法和菌粒法,其病根率、严重度和病茎率分别达到100.0%,57.3%和28.6%。22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麦材料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其中小麦-簇毛麦易位系Pm97033的抗病性最强,病根率和严重度分别为11.3%和5.4%;代换系Wan7107次之,病根率和严重度分别为21.4%和10.6%;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TH1)与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强于粗山羊草与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后代。【结论】菌饼+菌粒法是较佳的小麦抗全蚀病鉴定方法;TH1是一个很好的抗全蚀病育种材料。

关键词: 小麦 全蚀病菌 抗病性 病害严重度 抗全蚀病易位系

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为枸杞不育系花粉败育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半薄切片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枸杞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药营养物质积累和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药减数分裂后,淀粉粒在药隔薄壁组织中骤减,表皮和药室内壁中的淀粉粒也大幅减少,绒毡层没有脂质积累;绒毡层和四分孢子先后发生液泡化,进入解体过程。[结论]药隔维管束多糖供应下降,导致绒毡层细胞糖脂转化机制发生紊乱,由此引发了绒毡层提前进入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四分孢子因营养匮乏,最终解体。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 营养物质 花粉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