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旗叶净光合速率、旗叶水分利用率、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冬小麦单株干质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根系活力提高4.9%~16.66%,叶片净光合提高4.4%~9.4%,旗叶水分利用率提高8.63%~25.17%;收获期,缓释尿素处理氮肥效率及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而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处理,冬小麦产量提高14.7%~16.5%。氮肥的种类、释放特性及施肥量是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素,施肥量的提高可能增加土壤硝态氮通过氮素淋洗对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

关键词: 冬小麦 变性淀粉 包裹型缓释尿素 生长发育 产量 土壤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及其施用环境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开展了不同农药在不同施用环境下,对不同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农药在封闭无菌状态下对平菇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开放有菌状态下,抑制作用整体减弱,半数以上农药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开放有菌状态促进了农药的代谢。

关键词: 农药 施用环境 平菇菌丝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因素对44%单嘧扑灭WP除草效果的影响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方法]针对44%单嘧扑灭WP在推广中的药效不佳问题,探索最佳用药措施。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施药剂量、整地质量等7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影响44%单嘧扑灭WP除草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施药剂量,其次是灌溉水量、土壤墒情、整地质量等。[结论]确定了44%单嘧扑灭WP的优化方案:施药剂量1800 g/hm2、整地紧实、土壤含水量15%、药后不进行喷灌,药效持效期45 d,能有效防控谷田杂草,特别是双子叶杂草。

关键词: 除草剂 44%单嘧扑灭WP 杂草 化学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竹柳种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砂基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竹柳种苗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竹柳的株高、茎粗呈下降趋势,叶片有不同程度的干枯、发黄、生长势衰退等现象,与对照差异显著;叶片含水量、电导率、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通过对外观形态的观测以及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推断出竹柳的耐盐阈值是0.5%,存活阈值是0.8%。该研究为竹柳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竹柳 NaCl胁迫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黄冠梨果实中多糖和脂类分布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类的分布及其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冠梨果实多糖主要分布表皮细胞层、单宁细胞层以及石细胞中,果肉的薄壁细胞中分布较少。随着果实生长发育,果实中多糖逐渐增多,花后70 d染色最深,随后又逐渐减少。果实中脂类主要分布在角质层、单宁细胞层和薄壁细胞,并随果实发育,角质层和单宁细胞层变薄,但染色程度变化不明显,而果肉的薄壁细胞染色越来越浅。套白袋和套3层袋的果实中多糖和脂类分布和变化与未套袋果实一致,但较未套袋果实染色浅,且3层袋果实染色最浅。套白袋和套3层袋果实的花斑病发生率分别为5.5%和22.5%,均高于未套袋果实。研究结果说明,套袋影响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类的积累,这些物质含量的减少与果实花斑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多糖 脂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二点委夜蛾Athelis lepigone(Moschler)各虫态的外部结构和细微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区分了成虫、蛹的雌雄特征,对成虫足、翅脉结构、幼虫头部、腹足等做了详细描述。该虫成虫和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翅灰褐色,前翅3条黑褐色的横线呈波浪状,中剑纹为黑色三角形或菱形斑,肾形斑由黑点组成边缘,外侧中凹有白点;幼虫颅侧区有倒"八"字形暗褐色斑纹。腹背具"V"字纹,亚背线深褐色具灰白色边缘。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成虫 幼虫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构仪在果实品质测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因其测定结果的高度灵敏性和客观性,质构仪越来越频繁的应用到食品的物性研究及检测当中。目前在果蔬测定中只局限于单一的质构参数的测定与研究,通过对质构仪在当前水果方面应用概况的了解及分析,提出了质构仪测定方法今后在果蔬测定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质构仪 果实品质 研究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玉米素(Zeatin,ZR)的含量变化特点不同: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GA3及ZR含量明显低于健株,且随病级增加,植株体内GA3、ZR含量逐渐降低,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孕穗期病株叶片中IAA含量低于健株,但根部IAA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AB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病情严重度增加,含量逐渐升高,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内源激素 玉米粗缩病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5年生苹果实生树不同节位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变化。结果表明,此酶只存在苹果实生树营养生长期的叶片中,而在童期的叶片和生殖生长期的叶片中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SHMT在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

关键词: 苹果 阶段转变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酶联免疫(ELISA) 免疫组织化学(IH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类型杀虫剂对麦长管蚜的温度效应及其与主要解毒酶的关系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杀虫剂毒力受温度的影响及其程度,本文测定了4大类8种药剂在10~25℃下对麦长管蚜的毒力;并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在不同温度下2个解毒酶和1个靶标酶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表现不规则负温度系数,啶虫脒表现不规则正温度系数,高效氟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的毒力不受温度影响,其他药剂(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均表现为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以有机磷类杀虫剂表现最为明显,毒死蜱温度系数高达57.70。酶活性实验表明:麦长管蚜在高温下GST活性增强,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它们的变化规律表明:GST活性与负温度系数密切相关,正温度系数与羧酸酯酶活性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温度系数 解毒酶 靶标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