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草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草鱼 (Ctenopharyngodonidellus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大肠杆菌表达质粒 ,对已克隆到的草鱼IGF Ⅰ基因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基因去除了原cDNA的信号肽和E区序列 ,并在基因的两端分别加入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将改造后的编码草鱼IGF Ⅰ成熟肽基因亚克隆到pBV 2 2 0中 ,构建成表达质粒pBVgIGF7.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进行表达 .SDS PAGE显示 ,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菌株经热诱导后表达出一约 7 5kD的特异蛋白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 0 0 3% ,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重组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后 ,采用MTT法测定其对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和草鱼卵巢细胞CO的促增殖作用 .结果表明 ,所获得的重组草鱼IGF Ⅰ具有生物活性

关键词: 草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大肠杆菌表达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01

摘要:本文报道了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鱼白生长的影响。试验分别用 5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饲养平均体长 8厘米、平均体重 2克的 2龄翘嘴红鱼白30天 ,以观察饲料蛋白质含量对翘嘴红鱼白生长的影响。 5种试验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0 %、36 %、4 2 %、4 8%、5 4%。 (1— 5组 )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 %— 5 4%的范围内 ,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翘嘴红鱼白的生长比速、饲料效率都相应提高。第 4组较前 3组提高较多 ,而第 5组较第 4组变化不明显。蛋白质效率 1— 4组呈递增趋势 ,第 5组开始下降。因此 ,我们认为翘嘴红鱼白实用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4 8%~ 5 4%之间较为适宜

关键词: 翘嘴红鲌 饲料 蛋白质含量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鲢冻结过程中肌肉组织及蛋白质的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鲜活鲢为研究对象 ,从肌肉组织冷冻切片、盐溶蛋白、Ca2 + ATP酶活性等角度研究在缓慢冻结条件下鲢的冷冻变性情况 ,并探讨鲢冷冻变性的机理。结果表明 :冻结前后 ,鲢肌肉纤维组织结构变化十分显著 ;鲢冻结至 - 35℃后盐溶蛋白下降了 14.8% ;Ca2 + ATP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

关键词: 冷冻变性 肌肉组织 盐溶蛋白 Ca2+ATP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关键词: 微生物 养殖水体 有机物 COD 生物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变化对绥芬河滩头雅罗鱼产卵的影响

动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滩头雅罗鱼 水温变化 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添加剂对红鳍东方Tun的促生长效果与RAN/DNA关系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CSCD

摘要:在饲料中加入5种添加剂饲喂红鳍东方Tun32d,测定鱼体增重率为RNA、DNA含量,结果表明,5组饲料的增重率分别为106.96%、82.92%、83.46%、102.94%、83.23%,对照组为78.09%;RNA/DNA分别为4.47、2.56、2.72、4.21、2.65,对照组为2.35.增重率为RNA/DNA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肌肉中RNA/DNA比率是一个非常灵敏地反映鱼类生长的指标,可作为鱼类生长及其饲料添加剂优劣的指标.

关键词: 红鳍东方Tun 增重率 鱼体 RNA/DNA 添加剂 促生长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前景

海洋渔业 2001

摘要:大菱鲆(Scophthlmus maximus)英文名为Turbot,原产于英国,自然界中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东岸沿岸的北海和黑海西部,地中海沿岸也有分布。它口感独特,风味良好,在欧洲市场上同鲑鳟鱼类一样名贵。同时它性格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 ;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 ;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 相关性极显著 ,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 呈负相关 ;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血淋巴 免疫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鲤鱼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01

摘要:本文采用PHA体内培养法 ,取鱼体肾细胞 ,空气干燥法制备德国镜鲤选育系 ,松浦鲤、高寒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 ,德国镜鲤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 2n =10 0 ,核型公式为 3 0m +2 6sm +3 0st+14t,臂比 (NF) 156;高寒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n =10 0 ,核型公式为 2 8m +2 8sm +44st +t,臂比 (NF) 156,松浦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n =10 0 ,核型公式为 3 0m +2 6sm +2 6st+18t,臂比 (NF) 156,荷包红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 =10 0 ,核型公式为 3 0m +2 6sm +3 0st+14t,臂比 (NF) 156,为鲤鱼种质标准建立提供相应的参数

关键词: 四种鲤鱼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虹鳟生长激素酵母对罗非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表达重组虹鳟生长激素的酵母工程菌Y33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奥尼罗非鱼鱼种。结果表明 ,酵母胞内表达的虹鳟生长激素具有生物活性 ,能够经口服被鱼体肠道吸收 ,对罗非鱼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关键词: 虹鳟 生长激素 罗非鱼 促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