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北疆日光温室风雪荷载的计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温室屋面为两个坡面、一个拱形面共同组成,风雪载荷较为复杂。对新疆北部地区日光温室风雪载荷进行计算分析,为新疆设施农业进行温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方法】就新疆西山农场日光温室的风雪载荷展开分段式分析计算。【结果】所得风雪载荷值Wk=0.446 7 KN/m2、S=0.86 KN/m2,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QB50009-2012)雪载值和风载值的范围内,并通过了生产实践检验。【结论】分段式方法分析计算温室复合屋面风雪载荷准确可行。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马铃薯甲虫解除冬眠影响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越冬马铃薯甲虫为研究对象,研究解除其冬眠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探索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为控制该甲虫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梯度,记录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甲虫的出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度低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25℃出现最大值,温度大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为20%附近出现最低值,土壤含水量大于20%时,解除休眠后成虫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升高。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的最佳温度、土壤含水量组合为25℃、10%。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出土率大于雄成虫出土率。在一定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4 d后开始出土。【结论】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室温条件利于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在相同温度情况下,过干或过湿的土壤环境对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有胁迫刺激作用。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较雄成虫易于解除休眠。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适宜情况下,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飞行能力的影响,探索稻水象甲的迁飞规律,为控制稻水象甲的扩散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结果】稻水象甲在光照强度为100 lx时飞行能力最强,且其飞行能力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光照强度对稻水象甲的飞行能力影响较大,弱光照强度下,稻水象甲容易迁飞,100 lx是稻水象甲的最适飞行光照强度。在相同光照强度等条件下,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和入土前的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别。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昆虫细胞色素P450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关键词词频法,对1999年至2012年间,国内外在昆虫细胞色素P450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结果显示:昆虫细胞色素P450文献数量在此期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昆虫细胞色素P450日益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关键词词频法说明对模式昆虫果蝇P450的研究依然是热点,而卫生害虫、农业害虫以及经济昆虫P450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研究方向上正向昆虫P450调控表达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拓展。
关键词: 昆虫 细胞色素P450 文献计量 词频法 研究动向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出适合新疆气候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水稻品种新稻11号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经诱变处理后将种子在地面种植,经过多年后代系谱选育,调查后代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参加新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F1代出现变异单株;F2代群体的单株间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后代分离,F3代个别株系开始稳定。F4代基本进入稳定状态,从中筛选出结实率高、产量高,食味佳,整精米率高(抗爆腰),抗病性强的突变株系。【结论】水稻品种新稻11号干种子经空间诱变所产生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1]。经系谱选育,育成一个适合新疆干燥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抗爆腰型、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39号。


决定不同类型甜瓜果实品质差异的关键性状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果实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果实的整体感官及购买力,其主要包括果实香气、色素、口感风味等,具有很强的品种特异性。为明确产生差异品质的原因,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ajek软件绘图法,比较了来自7个类型的20份甜瓜材料。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在果实成熟形态、香气物质构成及其他理化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以上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7.0%,PC1能将脱落、黄化及呼吸、乙烯激增等果实性状区分开来,PC2能够将形态学上的薄皮与厚皮甜瓜类型区分开来。Pajek软件所描绘的果实品质性状相关性网络显示,在所测定的香气及理化性状中,决定该差异的关键性状是醇类物质含量,以及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黄化、脱落和香气物质总量等。
关键词: 甜瓜 类型 品质 香气组成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网络


圣女果分段式变温变湿热风干燥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圣女果制干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采用分段式内循环热风干燥技术,利用4种干燥工艺,对圣女果在不同温湿度以及切分方式下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圣女果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着预热阶段和降速阶段。采用分段式内循环热风干燥圣女果在干燥室内的温度分别为50、60、65和70℃,对应的相对湿度分别为70%、50%、30%和10%,时间分别为0.5、2.5、2 h和直至结束时,沿轴向切分,干燥后圣女果的感官评分为8.5分,圣女果达到终了含水率的时间为10 h,此时干燥速率最快,达到了较理想的试验结果。在同等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快慢依次为轴向切分>斜切>径向切分。该研究为热风干燥技术应用于圣女果的干燥理论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干燥 农产品 热风 圣女果 变温变湿 切分 分段式内循环热风


枣棉间作棉田花铃期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枣棉间作条件下,以单作棉田为对照,研究花铃期枣树西侧冠下、东侧冠下及冠外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枣棉间作光合有效辐射降低,西侧冠下、东侧冠下、冠外平均降幅分别为31.2%、23.7%、15.8%。枣棉间作棉田温度峰值出现在18:00,为45.6℃,比单作棉田早4h,温度高2.1℃,38℃以上持续时间长达4h,不利于棉花生长及产量形成。西侧冠下相对湿度最低,但土壤含水量却最高。枣棉间作皮棉产量降低,依次为单作>冠外>东侧冠下>西侧冠下,分别降低11.5%、15.2%和27.9%。相关分析表明,PAR、相对湿度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枣树对棉花皮棉产量影响表现最大的为冠层处PAR、1.5m处温度及相对湿度,棉花单株结铃数受影响最大,其次是单铃质量和衣分。


基因组分析揭示番茄育种的历史
《遗传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栽培方式多样,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第一大蔬菜作物。2012年全球产量达到1.62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产值超过550亿美元。番茄也是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研究的重要模式系统。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随着人类迁移和驯化逐渐传到中美洲和墨西哥一代,16世纪传到欧洲,在随后的几百年中番茄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人工选择,产生了丰富的变异类型。番茄果实大小的变化是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人们食用的大果栽培
苹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苹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研究,为苹果消费、农药残留监管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自主产区的200个苹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分别用%ADI和%ARf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用ADI值、大份餐和体重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借鉴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农药和样品风险排序。【结果】⑴检测的102种农药中26种农药检出残留,检测的200个样品中189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仅有1个样品农药残留超标(超标农药为氧乐果);⑵检出残留的26种农药,其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用%ADI表示)在0.00%—1.07%,平均值为0.13%;其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用%ARfD表示)在0.18%—22.41%,平均值为4.12%;⑶根据残留风险得分,检出残留的26种农药可划分为3类,即高风险农药(8种)、中风险农药(10种)、低风险农药(8种);⑷以风险指数排序,风险高的样品仅占1.5%,风险中、低和极低的样品占98.5%;⑸在检出残留的26种农药中,灭幼脲可不制定MRL,氟硅唑等6种农药的MRLs过严,乐果等5种农药的MRLs过松,建议矮壮素、苯醚甲环唑、虫酰肼、二嗪磷、氟硅唑、甲基硫菌灵、乐果、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炔螨特、噻嗪酮、三氯杀螨醇、杀扑磷、戊唑醇、烯唑醇、亚胺硫磷和抑霉唑的MRLs分别设定为4、1、2、0.5、0.6、7、0.2、1、2、2、1、0.8、0.2、0.1、3、0.5、1和3 mg·kg-1。【结论】苹果农药残留检出率相对较高,但99.5%的苹果样品其农药残留量均低于MRLs。苹果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苹果应重点关注氧乐果、磷胺、杀扑磷、毒死蜱、二嗪磷、联苯菊酯、亚胺硫磷和乐果残留。建议修订或制定苹果中矮壮素等18种农药的M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