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旱寒区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强抗寒冬油菜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旱寒区不同种植密度下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群体干物质积累呈现Logistic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群体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影响冬油菜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并最终影响产量。种植密度为30×104~60×104株/hm2时,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油菜的光合生理指标提高,进而增加油菜产量,但种植密度高于60×104株/hm2时,随种植密度增加其产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不同外源肥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及相关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外源肥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及不同肥料间的相关性。【方法】2009~2011连续3年在扁桃结果期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N、P、K、B、Zn、Fe、Mn、Cu 8种肥料,统计扁桃坐果率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种肥料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的坐果率。【结论】比较3年坐果率的平均最大增加值,3种常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N肥>K肥>P肥;5种微量元素肥料对扁桃坐果率的影响顺序为B肥>Cu肥>Zn肥>Fe肥>Mn肥;8种肥料对扁桃的坐果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其中K肥、B肥与N肥、P肥与K肥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肥、K肥与Fe肥、Fe肥、Cu肥与Mn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施肥量对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甜瓜生长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基质和3种施肥水平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红心脆甜瓜品种为试材,泥炭、羊粪、蘑菇渣和沙子为栽培基质材料,采用重力滴灌系统,进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追施化肥对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施用适量化肥对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的甜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也有效的改善了甜瓜品质;三种不同基质相比,以羊粪∶蘑菇渣=1∶1为基质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以羊粪∶蘑菇渣=1∶1结合追施适量无机化肥(Ⅱ)处理时,甜瓜的增产效果最佳,其产量可达2 588 kg/hm2。
关键词: 甜瓜 无土栽培 有机基质 施肥量 生长特性 产量品质


生物炭对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与氮素相关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对新疆灰漠土和风沙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与氮素转化相关功能菌和功能酶的影响。【方法】室内恒温箱进行70 d培养。【结果】(1)在灰漠土上,不施氮肥的对照与生物炭处理对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单施氮肥的对照相比,生物炭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24.49%细菌数量(P<0.05);但无论施氮与否,生物炭对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呈降低趋势(P>0.05)。在风沙土上,无论施生物炭与否,对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生物炭对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呈增加趋势。(2)培养结束后土壤Biolog碳源利用测定显示,施用生物炭两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差异(P<0.05)。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配施氮肥均可提高两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3)在灰漠土上,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配施氮肥处理对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在风沙土上除亚硝化细菌差异不显著外,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配施氮肥对自生固氮菌和氨化细菌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两种土壤上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配施氮肥处理反硝化细菌数量均呈降低趋势。(4)在灰漠土上,单施生物炭和生物炭配施氮肥处理对脲酶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蛋白酶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在风沙土上,这两种处理对脲酶无明显影响,但对蛋白酶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生物炭能提高新疆灰漠土和风沙土与氮素转化相关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生物炭配施氮肥优于单施生物炭,灰漠土优于风沙土。


南疆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不同冠形间的差异及对小麦产量和生长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南疆地区间作种植模式下,成龄扁桃主干分层形(大冠型)和小冠形2种树形的树体结构、枝叶分布、产量差异及对不同间作区域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旨在为南疆成龄扁(桃)-粮间作模式中选择适宜高光效树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11a生晚丰品种为试材,设主干分层形和小冠形2个处理,对果树树冠结构、产量、透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间作区域小麦的营养生长情况、旗叶质量、光合指标、产量构成指标进行分区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与主干分层形相比,小冠形处理树冠体积小、单位体积负载量高、留枝量低、透光率高;对间作区域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小;但由于树冠体积过小(不足主干分层形处理的1/5),在单位体积负载量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单株负载量仍不足主干分层形处理的2/3。分析认为扁桃小冠形树形,对间作区域小麦生长结实的影响小,现有种植模式下,缩小株距加大栽植密度,产量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小冠形树形配以合适密度,将是实现果粮双赢的有效途径。


成熟度对伽师瓜采后蔗糖代谢及后熟甜度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依据成熟度对伽师瓜采后蔗糖代谢及甜度的影响,确定适宜采收成熟度。【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常规种伽师瓜3个成熟度果实采后的3种糖组分含量、5种蔗糖代谢酶活性以及甜度的连续变化。【结果】贮期结束时3个成熟度伽师瓜的甜度差异为:成熟度2>成熟度1>成熟度3。成熟度2果实的蔗糖含量相对最高、对甜度贡献最大;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其采后糖代谢的调控关键酶。【结论】通过采后糖含量、酶活性及甜度的比较,成熟度2(可溶性固形物10%~12%)为伽师瓜适宜贮运的采收成熟度。


PEG处理下新疆冬小麦品种幼苗期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小麦苗期的抗旱生理性状的变化,明确新疆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期抗旱性差异,为小麦苗期抗旱材料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性状指标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经过渗透胁迫处理(20%PEG6000),研究小麦幼苗期生长变化及部分生化指标(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的变化。【结果】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的小麦幼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不断上升,不同品种的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了不同小麦基因型苗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形态生理差异,初步评价了11个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结论】小麦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性状,用单一指标或某一类指标评价小麦抗旱性可能不够客观。试验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小麦的抗旱性,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是新冬35号,其次是新冬22号与新冬32号。


南疆枣-麦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果粮间作生态系统土壤营养状况,为科学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南疆典型枣麦间作农田,对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和分析。【结果】下层(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随着与枣树距离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土壤盐分和速效钾无规律性;而在垂直方向上0~20 cm土层有机质、氮素、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但土壤p H值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土层。【结论】南疆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速效磷含量等均存在明显垂直、水平方向的异质性。


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种群动态研究,探讨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特点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结果】麦长管蚜5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发生危害时间稍早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危害高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核桃小麦间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大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结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核桃小麦间作田的危害重于其在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的危害。


盐地碱蓬在北疆的生育规律及其对盐渍土改良效果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北疆气候条件下盐地碱蓬生育规律及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盐地碱蓬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6d和18d,苗期持续时间为63d和116d,开花时间为8月20日和8月24日,成熟期大约在10月20日。其地上部分灰分累积量为2 871.89kg·hm-2和3 437.63kg·hm-2,Na+累积量为1 512.96kg·hm-2和1 641.16kg·hm-2,Cl-累积量为668.27kg·hm-2和894.04kg·hm-2。其从土壤中净输出盐分为452.99kg·hm-2和2 497.63kg·hm-2,净输出Na+为1 232.33kg·hm-2和1 449.66kg·hm-2,净输出Cl-为492.79kg·hm-2和774.63kg·hm-2。在盐渍土上种植盐地碱蓬后,0~100cm土层可溶性总盐、Na+和Cl-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均以40~60cm土层降低最多。种植盐地碱蓬2a后,40~60cm土层电导率降低2.1dS·m-1,脱盐率达54.97%,脱Na+率达67.74%,脱Cl-达9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