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及破眠方法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方法。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其种皮透水性;生物测定法检测种内发芽抑制物;层积结束后,解剖观察种胚发育情况,计算发芽率及发芽势。结果:浸种5 h后,种子吸水率达41.86%;不同种子浸提液可显著抑制白菜幼根生长;5℃低温层积效果最为显著,90 d后种子胚率由处理前15.39%增至86.21%;低温层积后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巫山淫羊藿种皮无明显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为胚形态后熟及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较其他方法可显著促进种胚形态发育,提高发芽率,是最佳的破眠方法。


纽荷尔脐橙及其果形变异体的AFLP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荷尔脐橙及其果形变异体在DNA水平上的差异,采用AFLP分子标记,从120对EcoRI/MseI酶切引物中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3个引物对,对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及其果形变异体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138条带,其中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占2.79%。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软件NTSYSpc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07353 0。说明,长圆形纽荷尔脐橙的形状特异性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不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籼型三系不育系H22A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珍汕97B与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保持系贵9B杂交,F4代选择优良单株与金23A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在BC1F1和BC5F1用PCR-AccⅠ分子标记对控制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型(TT基因型,产生460bp纯合带)进行辅助选择,选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彻底、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的三系籼型不育系H22A,并于2008年在贵阳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玉米o16基因回交渗入o2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赖氨酸玉米育种中,主要是以玉米opaque-2(o2)突变体作供体回交转育培育亲本材料,再行培育高赖氨酸杂交种。但是,迄今培育的o2玉米系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赖氨酸含量约为0.4%,不能满足食用和饲用的需求。为了提高o2玉米的赖氨酸含量,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高赖氨酸突变基因opaque-16(o16)的载体QCL3021作供体,o2玉米系太系19为受体,将o16基因回交渗入o2玉米系。在回交的每一世代及随后的自交世代,用o2基因内的SSR标记umc1066和o16基因的连锁SSR标记umc1141进行前景选择,再对中选单株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的背景选择,最后用染料结合赖氨酸法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以便保证筛选出遗传背景恢复率和赖氨酸含量均高的目标单株。在BC2F4代,获得携带o2和o16基因的家系17个,其遗传背景与o2玉米系相当(恢复率为92%~95%),赖氨酸含量为0.469%~0.599%。其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平均提高约122.63%;比高值亲本太系19(o2o2)平均提高22.33%,增幅为6.11%~35.52%;比低值亲本QCL3021(o16o16)平均提高65.86%,增幅为43.87%~83.74%。表明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16基因回交导入o2玉米,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对高赖氨酸玉米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回交 高赖氨酸突变体 o16 o2 玉米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与企业薪酬管理浅议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弱势地位的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开发工作边缘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中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促进科技开发事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贵州省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分析评价与展望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迟熟水稻杂交种选育一直是贵州省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生产上中迟熟生态区应用的品种也较多。以代表贵州省最新育种水平的2007~2008两年区试迟熟组各育种单位选育参试新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1.0和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产量和主要性状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参试品种水平予以分析评价,提供迟熟水稻新品种市场信息,推荐未来生产主导品种或接替品种,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水稻杂交种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 主导品种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