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297条记录
黑毛豆仁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工艺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黑毛豆仁膨化产品的品质,采用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工艺。考察不同单位质量微波功率对黑毛豆仁干燥特性的影响,探讨联合干燥过程转换点含水率、膨化温度、停滞时间、压力差、抽空干燥时间对黑毛豆仁膨化产品的含水率、硬度、脆度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位质量微波功率为5W/g时,黑毛豆仁的干燥速率较快,干燥时间较短;联合干燥转换点含水率、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时间对膨化产品的品质影响显著,而膨化压力差、停滞时间对膨化产品品质影响较小。确定黑毛豆仁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单位质量微波功率5W/g,转换点含水率31%,压力差0.124MPa,膨化温度100℃,停滞时间10min,抽空干燥时间90min。研究结果可为黑毛豆仁干制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干燥 工艺 微波 气流膨化 黑毛豆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RSIS策略的SAR影像与多光谱遥感小波融合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南方多云多雨、光学遥感数据不易获取的特点,在江苏省宝应县设置了区域试验,探索了ENVISAT/SAR影像与HJ-1A星多光谱遥感融合的模式与效果。基于ARSIS策略,利用Mallat小波变换和波段间交互构造模型IBSM,对SAR影像和HJ-1A/CCD影像进行小波分解与低频、高频系数重构,然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信息融合影像。针对低频与高频影像的不同区域特征使用不同的融合规则,以增强融合过程的自适应性。对融合影像进行了主观与相应的定量评价,并与PCA变换、IHS变换等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利用GPS矢量样点提取了小波融合前后影像的波段值与NDVI信息,对融合效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说明。结果表明,小波融合、IHS变换、PCA变换影像光谱扭曲度平均值分别为0.1016、0.3261、1.2772,其中小波融合方法的值最小。三者的信息熵平均值分别为14.7015、11.8993和13.2293,以小波融合方法的值最高。说明小波融合方法在提高空间分别率的同时,较好的增强了光谱保持能力,信息解译效果明显优于PCA变换和IHS变换2种方法。

关键词: 遥感 小波变换 信息融合 SAR影像 多光谱影像 ARSIS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作物持续稳产和高产的途径,利用始于1980年的江苏太湖典型稻麦轮作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水稻和小麦不同年份产量数据和土壤养分数据,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作物产量波动和土壤养分变化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试验小区水稻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均呈锯齿状波动,受气候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年份间的产量变动差异较大。数十年期间,各施肥处理包括对照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有增长趋势,水稻增产趋势较小麦明显,小麦产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或有机肥有更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产量的稳定性高于小麦,各处理水稻产量的变异系数(CV)较小麦低,而稳定性系数(SYI)较高。其中MPK(有机肥+化肥磷钾)处理的产量稳定性最高,而MNPK(有机肥+化肥氮磷钾)的稳定性最低。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可能是造成产量稳定性降低的一个因素。氮肥是增产的主要因素,也可能是引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因素。水稻和小麦产量与土壤氮素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相比旱季,在稻季条件下,水稻产量稳定性更高,且增产趋势更明显,说明稻田土壤生态系统可能稳定性较高,并且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其稳定性有提高趋势。

关键词: 试验 稳定性 稻麦轮作 水稻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大型沼气工程沼液理化特性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是一项提供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工程。该研究采集了江苏省21个规模化养猪场和奶牛场内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样本,进行了氮磷钾等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由厌氧反应罐排出的沼液呈中性至微碱性,还原能力较强。猪场和奶牛场沼液中总氮分别集中在400~900mg/L和200~400mg/L范围内,其中铵态氮占总氮量的70%以上;总磷分别集中在30~100mg/L和300mg/L以上,可溶性磷含量变异较大;总钾分别集中在100~500mg/L和500mg/L以上。沼气工程运行时间对沼液理化性状影响显著,运行时间越长系统稳定性越好。氧化塘对沼液中颗粒物、氮素和磷素有显著的削减作用,多级氧化塘处理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沼气 养分 管理 沼液 理化特性 氧化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因素对秸秆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相法是有机固废物厌氧发酵的主要工艺,该文以稻秸为发酵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单相与两相法两种工艺下的产气量,研究了不同接种物对秸秆水解酸化的影响,pH值、曝气处理对相分离的效果,以期为秸秆两相法厌氧发酵工艺提供基础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8%、35℃条件下,与秸秆单相厌氧发酵相比,采用两相工艺能将沼气中甲烷含量平均由50%提高至66%,但对秸秆原料产气量没有显著影响,接种毛头鬼伞菌(编号为0901)及厌氧污泥可以加快稻秸水解,与对照相比,稻秸半纤维素、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11倍和8.91倍,间歇曝气不仅不能抑制产酸相产甲烷,还影响总产气量,调节酸化相pH值6.0,可以有效抑制秸秆产酸相的产甲烷,水解酸化相产气所占系统比例由79.52%下降到18.88%,甲烷相产气比例由20.48%提高到81.12%,以上研究为秸秆两相厌氧发酵控制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发酵 稻秸 沼气 农业废弃物 水解 接种物 曝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生长阶段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性能,找出互花米草的最佳收获期,进行了不同生长阶段互花米草的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互花米草中易分解有机物含量下降,木质纤维素含量增加,木质纤维结构发育逐渐成熟,坚韧度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C/N增加,互花米草的可生物降解性能降低,但由于金属阳离子含量降低,对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的风险降低。互花米草直接厌氧发酵的厌氧生物转化率较低,最高的为5月份采收的互花米草,为42.55%,最低的为11月份采收的互花米草,仅为18.76%。从互花米草生物量以及产气稳定性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8月份作为互花米草的最佳采收时期。

关键词: 沼气 厌氧消化 农业废弃物 互花米草 不同生长期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莓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高品质保健油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黑莓籽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黑莓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样品最佳粉碎粒度60目,超临界CO2萃取适宜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分离罐压力10 MPa,萃取罐温度45℃,萃取时间30 min,萃取得率为(17.73±0.19)%。GC-MS检测结果显示黑莓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油酸、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8.04%、11.76%、8.38%,占总脂肪酸的78.18%。研究结果为黑莓籽的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脂肪酸 农产品 黑莓籽油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EI 北大核心

摘要:以扬稻6号(中熟中籼)和南粳43(中熟晚粳)为材料,探讨了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剑叶有关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两个品种水稻花粉萌发率和花粉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剑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明显增加,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胁迫初期略微增加,尔后迅速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抽穗扬花期南粳43受高温的伤害始终小于扬稻6号.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保持较高水平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以及较低水平的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AsA,GSH和SOD的含量是水稻抗逆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生理特性 抽穗扬花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预处理对稻秸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堆腐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预处理技术已广泛使用,但堆腐也会使秸秆中部分有机物损失,了解堆腐损失有机物对秸秆总产气量的影响,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堆腐预处理技术的可行性。该试验在室内中温(35℃)、总固体(TS)质量20%条件下,研究了稻秸堆肥预处理、添加猪粪对稻秸产沼气的影响,分析了堆肥预处理以及厌氧发酵前后稻秸组分的变化,估算了堆肥预处理对稻秸总固体质量产气量的损失。结果表明:稻秸堆肥预处理并不能增加稻秸产气量与甲烷含量,堆肥预处理使稻秸的半纤维素量损失了12%以上,从而降低了稻秸总固体质量产气量。厌氧发酵中稻秸半纤维素降解率最高,对稻秸产气贡献率最大。由此可见,堆肥预处理方式并不能提高稻秸厌氧发酵的产气量。

关键词: 稻秸 堆肥 厌氧发酵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限制EM算法的猪肉预冷过程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肉类加工企业的少量猪肉预冷试验数据,提出了一种预冷过程建模策略。定义了2种预冷过程向量:基于温度梯度的降温过程向量和基于当前损耗的损耗过程向量,分别用于描述胴体热量散失和物质流失规律。针对每条试验记录均包括有风和无风2种工况,给出结合限制的EM算法来同时拟合:E过程构建有风预冷过程向量,M过程构建无风预冷过程向量;E过程和M过程中均施加2个向量间的偏序限制,均以云进化算法CBEA为优化算法。基于37条试验记录构建了预冷过程向量,并用来模拟猪胴体的预冷过程,降温过程拟合的平均误差为0.93℃,损耗过程拟合的平均误差为1.51‰。企业可以使用该策略分析实际猪肉预冷过程数据。

关键词: 算法 模型 向量 猪肉预冷过程 云模型 进化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