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流量点源入渗对苹果园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点源入渗体的盐分分布特征,分析随着滴灌点源入渗苹果园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出影响主干型苹果园土壤盐分分布的最佳滴头流量和滴灌时长.[方法]设置5种滴头流量(q1、q2、q3、q4、CK),采用剖面网格取样法,分别于滴灌前、滴灌开始3、7、10 h和滴灌结束24h监测滴头点下水平、垂直各网格的土壤含盐量,进一步研究滴头流量和滴灌时长对土壤盐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处理距滴头水平距离 0~60 cm中,处理q2 滴灌 7h的土壤含盐量最低,为 82.55 g/kg,较CK降低了6.33 g/kg.距滴头垂直距离0~30 cm中,处理q2 滴灌7h时的土壤含盐量最低,为83.67 g/kg,较CK降低了10.26 g/kg.[结论]影响苹果园土壤盐分运移的最佳滴头流量为8L/h,最适宜的滴灌时长为7h.


两种覆盖方式下灌水定额对土壤温度变化、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棉花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定额对棉花生产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9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7―2018年膜下滴灌试验以新陆中4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24 mm(M1)、30 mm(M2)和36 mm(M3)3个灌水定额;2018―2019年无膜滴灌试验以中棉619为供试材料,设置36 mm(W1)、45 mm(W2)和54 mm(W3)3个灌水定额;分析不同处理对10 cm、20 cm、4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籽棉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种模式下棉田10 cm、20 cm和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籽棉产量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呈增加趋势。M2、M3处理的籽棉产量分别较M1处理显著增加8.82%~11.47%和14.24%~18.96%;W2、W3处理的籽棉产量分别较W1处理显著增加15.18%~22.61%和32.53%~46.29%。土壤温度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呈降低趋势。M2、M3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M1处理显著降低10.82%~12.94%和20.70%~23.84%;W2、W3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W1处理降低1.91%~7.85%和2.47%~11.65%。2018年灌水定额相同时,M3处理的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层土壤温度、籽棉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高于W1处理。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综合评价表明,膜下滴灌处理配套30 mm灌水定额,无膜滴灌处理配套54 mm灌水定额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提高灌水定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膜种植模式引起的籽棉产量降低,但会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无膜滴灌植棉技术在当地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膜下滴灌 无膜滴灌 灌水定额 TOPSIS 籽棉产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兴沃9号选育报告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通过向日葵种质资源筛选及优良新品种选育,加强对盐碱地利用,保证粮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选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向日葵品种为目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XW009A为母本、XW009B为保持系,XW09-1R为恢复系,选育出三系杂交种兴沃9号。2015—2016年参加多点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为4 850.94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21.64%。2016—2017年参加多点生产试验,2 a 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519.54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10.50%。该品种生育期122 d,株高223 cm;结实率87.80%,出仁率46.90%;籽粒排列紧密。籽粒蛋白质含量122.0 g/kg,粗脂肪含量285.41 g/kg,含油率30%。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市、武威市、白银市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及其他类似生态区种植。


加工番茄果实番茄红素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加工番茄果实番茄红素与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加工番茄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近年来选育或引进的30 个加工番茄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供试加工番茄果实番茄红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果肉厚度、pH值、a/b值、β-胡萝卜素及L值分析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在7 个加工番茄品种(系)果实品质性状中,pH值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番茄红素与a/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β-胡萝卜素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a/b值与番茄红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胡萝卜素和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β-胡萝卜素与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X5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番茄红素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L值与β-胡萝卜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番茄红素和a/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前 3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 83.721%,可以反映所测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第一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 45.728%,第二主成分因子和第三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18.443%和16.793%.[结论]加工番茄育种中可选择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较高的性状组合,用以培育高产优质的品种.


中国农田暗管排水排盐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摘要: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可有效缓解国家耕地紧缺,同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暗管排水排盐技术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排水排盐效益的充分发挥是暗管材料、结构、外包料、工程布置形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概述了我国暗管排水排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在暗管材料与结构、明沟-暗管等组合排盐系统的布置参数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暗管系统在暗管淤堵、灌排结合和施工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盐渍农田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将向节能环保、智能化、综合管理和多源互补等方向发展。本文旨在为我国暗管排水排盐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水分亏缺和盐胁迫对棉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 》 2024
摘要:为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海子灌区主栽棉花品种塔河 2号苗期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的适宜区间,设置水(轻度、中度水分亏缺)、盐(低盐、中盐、高盐胁迫)两因素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水盐胁迫对棉苗植株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水盐交互作用下,盐胁迫是抑制棉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主导因素.与对照相比,相同土壤含水量时,低盐处理未抑制棉苗生长及光合特性指标;中盐处理对棉苗部分生长指标已产生显著抑制(P<0.05),使棉苗株高降低 21.12%~34.53%,叶面积指数降低 23.73%~59.70%,同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分别显著降低 35.88%和27.12%~28.33%;高盐处理几乎显著抑制所有棉苗生理指标.相同盐胁迫下,中度水分亏缺更利于棉苗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并且高盐比中盐处理更明显,其他水分亏缺处理棉花生长及光合特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中度水分亏缺和中盐胁迫为供试棉种苗期正常生长推荐的水盐搭配.


棉花品种新垦M2061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 2024
摘要:新垦M2061 于 2023 年 11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长势较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且集中,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要求.2020―2021 年西北内陆棉区联合体早熟常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2 年平均新垦M2061 每 666.7 m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384.8 kg、161.4 kg 和 157.9 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 61 号增产 8.6%、7.8%和 8.0%.对新垦M206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简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新垦M2061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环境温度对地熊蜂工蜂采集和访花行为的影响
《中国蜂业 》 2024
摘要:熊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在野生植物和设施作物的授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温度是影响熊蜂采集花粉和花蜜的重要因素,然而,有关温度对熊蜂工蜂的采集和访花行为的影响却知之甚少。本研究以地熊蜂为材料,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监测了2023年7月新疆石河子地区地熊蜂工蜂的采集行为,人工观察了10:00~11:00、16:00~17:00和20:00~21:00三个时间段内工蜂的访花行为。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3.3℃~38.8℃范围内,地熊蜂工蜂的单次采集时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工蜂在10:00~11:00时间段单次访花时间(6.43±0.48 s)显著低于16:00~17:00和20:00~21:00两个时间段的单次访花时间(9.79±0.79 s和10.82±1.05 s),表明地熊蜂工蜂单次访花时间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延长;相应地,工蜂在10:00~11:00(9.74±0.51次/min)时间段内的访花频率显著高于16:00~17:00(7.56±0.56次/min)时间段内的访花频率,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地熊蜂工蜂的访花频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地熊蜂 环境温度 单次采集时长 单次访花停留时间 访花频率

